CNNIC主任毛偉:下一代互聯網是可信的互聯網
- 杭州寫字樓網
- 2009/11/2 10:12:46
11月2日下午消息,2009年互聯網大會“思想者——國際互聯網高層峰會”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行,網易科技作為大會戰略合作門戶網站、指定活動合作媒體對會議進行現場直播。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偉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認為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應該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對于信任、個人隱私、歸屬感都應該考慮到;ヂ摼W由可用走向可信,是擺脫互聯網發展的悖論、突破互聯網成長的瓶頸、邁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必由之路。
在談到如何構筑下一代互聯網時,毛偉指出應該從四個層面來構建可信的互聯網:一個是從物理基礎實施層,這包括了通信線路、互聯網設備、接入系統等等;第二個是基礎服務層,包括了地址管理、域名服務、標識管理等;第三個是業務應用層,包括了新聞、郵件、搜索、博客、視頻;第四個層面是網絡文化層,包括了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道德規范、規則等等。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 毛偉
以下是毛偉的演講實錄:
毛偉:各位貴賓大家下午好!
聽了李星老師的演講我有一些體會,他說了互聯網發展至今面臨著四大挑戰,其中一個挑戰是面臨著IP地址耗盡的問題。IPv4的地址,在2007年7月份的時候,這個地址在2012年前后會正式耗盡。這個事情對于大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挑戰是說我們現在的網絡,到時候如果我們不夠用的話,那就不能夠發展用戶,也不能夠開始新的服務。但是,機遇是什么呢?本來在互聯網上我們是后來者,是一個跟隨者,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跨越式的發展,所以在技術更新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參與,對于國家的互聯網發展是一個機遇。
從現在來看,我個人認為我們的機遇還沒有很好地掌握。包括剛才李星提到的關于IPv6地址的量來看,IPv6的地址量應該是在全球占有一個地位的位置。所以,我想大家要一起來努力推動積極地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
另外,他還提到一個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安全的問題。我今天的演講主要從這個角度入手,就是怎么樣解決我們互聯網的可信。從我們當前可用的互聯網,過渡到可信的互聯網。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達到了3億,居于全球第一位,互聯網的普及率也是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普及率,達到了25%。應該說,互聯網已經日益成為我們社會生活、經濟運行中最重要的部分。雖然說它的潛力還會遠遠大于自其誕生以來,我們所看到的。可以說,互聯網給我們所有網民帶來了巨大的數字福利,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互聯網帶來的東西并不都是美好的,比如說有用信息的比例相對下降。隨著上網人數和帶寬增加,網絡上各種低速、欺詐、釣魚、垃圾信息和陷阱充斥,從而使人們不敢更多依賴網絡,不能使網絡更深、更廣泛地介入自己的生活。
互聯網的未來報告顯示,絕大多數的專家對未來10年互聯網的最大擔憂是網絡的脆弱性,專家們基本上一致認定,在未來的10年中,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攻擊將會成為常規頻發事件,有人甚至寓言在10年內至少會有一次大范圍的,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攻擊。
在今年5月19日的時候,暴風影音一個很小的問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使得我們6個省的網絡癱瘓了,更多的網絡出現了訪問速度緩慢等等的現象。所以,網絡安全應該是嚴重地影響了公眾對于互聯網的信心。
我們CNNIC有一個統計,網民認為網絡交易信任水平偏低,網絡安全與誠信問題較多,只有29.2%的網民認為網上交易是安全的,不到四成的網民愿意在網絡上填寫真實的信息所以,營造健康和諧的網絡秩序,將有利于推動電子商務的應用。
可用性是互聯網最大的優勢,使人們交易的成本降低,使我們上網更加便捷。身份可信、內容可信、行為可信、可生存性和傳輸可信的保障是四個大的方面。在互聯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漫畫,這個漫畫是發表1993年互聯網的早期,它是說互聯網應該形成隱私保護的特點,應該是很好地促進了發展。
在比爾•蓋茨《走向世界》的書里面,引用了這個。這個問題到現在已經是影響到了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很大的問題,在網上你的身份等等的可信性沒有,實際上已經影響了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
還是剛才說的關于互聯網的報告里面提到的,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應該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對于信任、個人隱私、歸屬感都應該考慮到。所以,互聯網涉及到多個層面,它由可用向可信,是擺脫互聯網發展的悖論,突破互聯網成長的瓶頸,邁向下一代互聯網必由之路。
下面,我們看一下怎么樣構建這樣一個可信的互聯網。我想,應該從四個層面來構建可信的互聯網。一個是從物理基礎實施層,這包括了我們的通信線路、互聯網設備、接入系統等等。第二個是基礎服務層,包括了地址管理、域名服務、標識管理等。第三個是業務應用層,包括了新聞、郵件、搜索、博客、視頻等。第四個層面是網絡文化層,包括了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道德規范、規則等等。我們應該從這四個層面來著手可信互聯網的建設。
今天,我想講的是從可信的基礎資源服務和可信的應用服務,這兩個方面我們如何來加強可信互聯網的構建,這也是當今世界上討論的一個關于互聯網治理的重要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想CNNIC在構建可信互聯網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互聯網的基礎資源服務也有應用層面的,把這些情況向大家匯報一下。
基礎資源服務是介于基礎設施層和物理基礎設施層之間,任何互聯網業務應用必須查詢基礎資源服務獲得相關基礎資源信息后才能進行數據通信和互聯互通,才能使各項業務得以開展和實現。因此,包括域名和IP地址在內的互聯網基礎資源及其服務系統的可信,是互聯網業務科信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前不久,胡委員在視察CNNIC的時候提出,要加強互聯網基礎資源的管理和研究,尤其要加強對域名、IP地址等網絡基礎資源的管理應用,推進相關的技術研究。
從現在來看,我們國家域名每天注冊的域名達到了20億,實際上域名作為一個基礎設施,對于維護國家廣告主權,提高我國互聯網的安全穩定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地址的分配情況是這樣的,目前我們在IPv4地址里面在世界上還是非常有成就,從我們剛剛發展互聯網的時候,大家都說IPv4的地址還趕不上美國的一所大學。目前,中國的互聯網的地址是全球第二位,特別是去年,我們IPv4的地址量在全球是居于第一位的。中國一個國家的地址分配量占到整個亞洲的一半,這也跟我們國家自己的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有關系,也跟我們國家現在逐步介入到國際互連網管理的政策里面重要的成員,這方面也有關系。
對于互聯網基礎資源的可信研究方面,我覺得這不單純是CNNIC作為國家部門一個層面的事情,我們應該是一個分級建立我國可信的域名服務系統。這個域名在沒出問題的時候,是關心不了、注意不了他的。很多的時候我們訪問一個網站、做一個事情,我們很難想到背后有一個域名的服務在里面。實際上,它的服務是關鍵性的,剛剛舉的暴風影音的例子,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而不是國家的域名,而只是最初的多米諾的骨牌是域名服務商的服務器的問題,造成了整個域名系統的癱瘓,造成了整個網絡的癱瘓。所以,要構建一個可信的互聯網體系,在我們國家分級建立一個服務器體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個體系跟每一個互聯網的用戶,每一個互聯網的運營商都是這樣的關系。剛剛說的發改委的下一個項目里面,專門提出了關于可信域名服務里里面列出了這樣的項目。另外,我們的工作也跟大家有密切的關系,我們在域名當中會增加很多的信息,為域名提供數據來源驗證、數據完整性驗證和否定存在驗證,使得我們未來的域名查詢更加可靠。這樣的標準,國際上正在制定,我們國家也已經立項。我們對于這些方面應該重視,否則我們在域名的主動權會掌握在國外手里,我們希望國家的標準盡快推出。
另外,在自主域名軟件方面我們也在積極開發,我們希望開發出相應的軟件,讓大家都來使用,給國際的互聯網也做出貢獻。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全球的服務軟件,都會有公開源代碼在里面。
除了域名之外,我們對于可信的IP地址方面也在進行研發。我們的原地址認證,我們在另外的層面上對于IP地址進行認證,一個是希望在基礎層面加強互聯網的研究,另外在業務應用我們也在做一些事情。工信部的奚國華副部長,在博鰲論壇的時候提出,我們國家要進一步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要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建立誠信的信息,另外要有一個認證體系的建設。
我們最近在對于網站的認證,還有一個是網上的認證書方面的工作我們開展了一些。比如說我們在國內也是首先進入到IE瀏覽器的認證書。
關于應用方面對于網絡釣魚成立的聯盟,我們去年成立了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聯盟成員超過40余家。我們去年到今年,10月份的時候一共處理了8000多個釣魚網站,有效地打擊了釣魚網站,保護了公眾的利益。這個聯盟是開放的,我們也歡迎相關的一些電子商務的網站,如果愿意也可以加入,一起來打擊網絡釣魚的行為。
最后,我想總結一下,就是建設可信的互聯網,是解決互聯網自身悖論的必由之路,是大勢所趨。構建可信的互聯網應該是有政府、企業界、社會團體和國際組織、互聯網我用戶的充分參與。應該加強互聯網基礎資源、誠信體系建設、第三方認證、打擊不良應用等領域的可信技術研究,為向下一代可信互聯網過渡做好準備。CNNIC將在中立和面向公益使命的基礎上,做好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以及研發工作,推進網絡的建設。謝謝大家!
網友提問:馬上會迎來第25次統計報告的發布,非常感興趣,您能不能在這里提前透露一下第25次統計報告將有哪些亮點?
毛偉:關于互聯網的統計調查,我們是每半年開展一次。第25次的報告正在制作當中,我想中國的互聯網,在全球還是屬于領頭的地位。由于3G的開通,中國互聯網的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網友提問:你們非常重視IPv6,我想問一下IPv6對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具體有哪些積極的作用?
毛偉:我曾經說過一個觀點,IPv6不管你是不是喜歡或者愿意,到了2012年你都必須采用。很多的時候我們真正研究IPv6技術的時候,也發現它可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實際上是這樣的情況,畢竟IPv6是世界上被接受最廣泛的一個技術。我們到2012年前后,沒有技術的時候,我們必須得采用一種大家比較廣泛接受的技術來做,因為我們在建設的是互聯網,而不是自己內部的網絡,我們要跟國際接軌,所以我們應該這樣來看這個問題。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相關閱讀:
- ·互聯網以人為本方為“暖”(11/08)
- ·一個互聯網夢想小鎮的快速崛起(11/07)
- ·習近平論互聯網十大金句(11/07)
- ·互聯網讓特色小鎮更智慧(11/18)
- ·烏鎮“網事”精彩紛呈(12/17)
- ·把脈世界互聯網經濟新動態(12/15)
- ·溫州平陽網絡經濟從業人數超萬 電子商(06/09)
- ·中國網絡經濟成典范(05/20)
- ·網絡經濟為溫州企業再發展“添翼”(02/26)
- ·互聯網加金融擦出創新火花(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