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360私下較勁:開放平臺高姿態下的利益爭奪戰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6/15 11:24:59
仿佛是去年大戰的延續,騰訊和360似乎仍在私下較勁兒。
5月中旬,騰訊對外發布第四代QQ的雛形—“Q+”開放平臺,隨后的5月31日,奇虎360公司召開第一屆互聯網開放大會,宣布“360°開放計劃”。日前,《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6月15日,騰訊還將召開自己的開放大會。
實際上,除了去年宣布開放平臺的人人網、開心網,今年以來,包括百度、新浪、谷歌、阿里巴巴、盛大、U C優視等互聯網大佬都在宣稱自己的開放之道,一股開放大潮洶涌而來。
業內專家表示,開放已成為全球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但國內很多企業宣稱開放平臺多是流于形式,開放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壟斷。因此說,開放的高姿態下,實質上是又一場利益爭奪戰。
開放成為一種新的產業生態
“截殺渠道者僅僅是‘刺客’,占據源頭者才是‘革命者’。”今年年初,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經濟參考報》的新年寄語中如是說。騰訊正在身體力行做“占據源頭的革命者”,即實施平臺開放計劃。繼騰訊朋友戰略之后,今年5月中旬,騰訊對外發布了第四代QQ的雛形—“Q+”開放平臺,稱任何第三方廠商的軟件都能接入QQ平臺,直接抵達其龐大的用戶群。據悉,騰訊Q+開放平臺將在7月推出公測版本。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6月15日,騰訊還將舉辦一場“開放大會”,深入闡明其平臺開放計劃。
實際上,業內對開放平臺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1月,搜狐就高調推出了“博客+開放平臺”的搜狐博客3.1版,緊接著迅速壯大的SN S網站如人人網、開心網也都宣布開放平臺。國外開放平臺的典范Facebook更是人盡皆知,這個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從2007年5月推出開放平臺之后,短短三年時間,網站上聚集了超過50多萬個應用,用戶量猛增。而依靠第三方應用,Facebook也迅速成長為一個市值超過800億美元的互聯網大鱷。
知名互聯網人士洪波表示,Facebook的獲利豐厚使得國內企業紛紛效仿。此外,國內的互聯網也到了非開放不可的地步。過去中國的互聯網多是“小農經濟”的模式,如今已經面臨增長瓶頸,目前,開放的浪潮已經被用戶所認知,無論是對大企業還是對獨立開發者,開放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產業生態。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表示,開放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根基。
因此,不光是騰訊,不甘落后的還有其老對手360公司。5月31日,奇虎360公司召開了一場互聯網開放大會,會上360發布了其“360°開放計劃”,奇虎董事長周鴻祎介紹說,360°開放平臺為合作者提供標準A PI免費接入、免費推廣,并建立10億元創新基金,同時建立高達一億元的開發者獎勵基金,獎勵個人開發者。
而早在去年底,新浪微博就已宣布開放平臺,推出其基于新浪微博開放API開發免費開源的微博程序Xweibo系統。新浪副總裁兼微博事業部總經理彭少彬稱,今年在新浪微博開放平臺將會推出一系列服務并于開發者分成。
此外,包括淘寶、谷歌、盛大及UC優視等互聯網公司都在今年宣布了其開放平臺計劃,甚至于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也在不久前提出“沒有通吃戰略,打造開放平臺”的口號。
于是,在開放大會上,周鴻祎干脆表示,2011年將是中國互聯網走向開放的元年。
又一場利益爭奪戰
對于目前諸多企業宣稱的開放平臺,一些業內人士卻并不看好。
互聯網評論人士李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一直以來中國的互聯網都在采取對國外的跟隨戰術,其發展路線圖也是亦步亦趨向國外學習和照搬。“開放平臺也是,并不是國內原創,也是向國外的拷貝。”
對于國內諸多企業宣稱的開放平臺,李易也不看好。他表示,如今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開放程度遠遠不夠,而且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心胸也不夠。
有業內人士稱,很多開放平臺只是簡單開放API接口,并沒有提供相應的細節服務,甚至沒有與第三方開發者的分成。除此之外,很多宣稱開放平臺的企業還存在霸權主義的心態。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相關閱讀:
- ·騰訊、今日頭條互訴不正當競爭 阿里旁(06/05)
- ·阿里系和騰訊系大戰升級,微博封殺微信(11/27)
- ·國內首張網絡信用卡將花落誰家?(03/12)
- ·騰訊向黑色產業鏈宣戰 請阿里、百度共(01/03)
- ·360敗訴 惡意競爭賠償騰訊500萬(04/27)
- ·阿里、百度、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 誰最(03/05)
- ·網易指騰訊抄襲 再掀互聯網商戰(04/18)
- ·奇虎告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18日庭審(04/14)
- ·騰訊QQ、徐福記等被除去著名商標資格(02/04)
- ·騰訊馬化騰“8個選擇”再表開放決心(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