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數字遺產”,不是虛擬問題(2)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1/4 13:23:11
為解決“數字遺產”繼承難題,不少互聯網公司已開始探索。比如,Hotmail允許家庭成員申請一張數據光盤,只要他們提供授權書和死亡證明;Facebook的辦法則是,繼承逝者“數字遺產”的第三方無法把逝者的賬號當作普通賬號來用,只能去上面發表評論進行“緬懷”
與此同時,網民也得面對現實,早為自己“網上財產”作“后事安排”。在英國,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或者準備把自己的網絡密碼寫進遺囑,把“數字遺產”留給親友。
另一些人則選擇正悄然興起的“數字遺產托管”服務。在英國和美國,“遺產保險柜”和“危機恢復”等一批專門應對“數字遺產”及類似問題的網站已應運而生。登錄這些網站,用戶注冊后就可把一些重要的網絡賬戶信息存進加密保護空間,并指定這些私人信息的繼承者。網站會定期與用戶聯系,如果在過了用戶指定的時間后還沒有收到回復,網站就會啟動調查,確認情況后,將“失去聯系”的用戶的注冊賬戶和密碼發送給其指定的繼承者。
不管如何,如果你想要“數字余生”永久延續,把密碼寫進遺囑絕對有益無害。
英國:“數字遺產”總值可能超過23億英鎊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11%的受訪者已把與數字財產有關的網絡帳號的密碼寫進遺囑,或是正計劃這么做。53%的受訪者看重自己的網上財產,認為它們是“值得珍視的財產”,大約25%的人網上財產價值超過200英鎊(約合人民幣2030元),照此推算,所有英國人在網上擁有的財產總值可能超過23億英鎊。另外,近三分之一的調查對象認為,200英鎊這一數額足夠大,應由親人繼承;11%的調查對象已經把密碼寫入遺囑。
美國:“數字遺產”可捐獻
美國舊金山的“互聯網檔案館”從1996年起收藏網頁、多媒體文件和圖片等,用戶可以考慮將自己的“數字遺產”捐獻給類似的檔案館,作為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資料。
此外,“數字遺產”已開始被寫入美國一些州的法律,包括威斯康星州、康涅狄格州、羅得島州。
返回頂部- 責編:8044
- 瀏覽:
- 來源:青年時報
相關閱讀:
- ·“無主”房產收歸國有錯了么(04/22)
- ·“虛擬財產”引熱議 QQ游戲賬號能否作(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