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2/23 14:10:33
前言
大力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是國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系統各級政務部門政務工作的組成部分,是政務部門提升履行職責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戰略舉措。依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作為"十二五"期間推動國家電子政務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一、發展成績和形勢
(一)“十一五”期間電子政務發展成績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電子政務發展。“十一五”期間,國家電子政務快速發展,電子政務在改善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強化綜合監管、完善宏觀調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已成為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建設服務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地方和部門電子政務建設普遍開展,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專業技術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推動電子政務發展的政策、制度和標準規范繼續完善,許多地方制定了相關法規。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電子政務應用深入推進,富有成效的典型應用不斷涌現.中央和省級政務部門主要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已經達到70%。金關、金稅、金盾、金審等一批國家電子政務重要業務信息系統應用進一步深化,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宏觀經濟管理、財政管理、進出口業務管理等宏觀調控信息系統在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等方面電子政務積極推進,改善和增強了政府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城市管理、質量監管、人口和法人管理等方面電子政務應用持續普及,加強和提升了社會管理能力和水平。縣級以上政務部門普遍建立政府網站,積極開展政府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和政民互動等服務。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效,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初步滿足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各系統推進業務應用的需要,技術支撐能力明顯提高.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普遍建立,管理制度規范逐步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二)“十二五”時期電子政務發展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國家電子政務發展面臨新的環境和要求,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應用和突出成效的關鍵轉型期。
“十二五”時期,我國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任務加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加快;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勢緊迫;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強行政管理創新和服務型政府建設要求更高,這些都對電子政務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電子政務依托的信息技術手段發生重大變革,超高速寬帶網絡、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應用不斷涌現,深刻改變了電子政務發展技術環境及條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技術創新為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必須扎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轉變電子政務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國家電子政務健康持續發展。
面對新的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電子政務發展中存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對發展電子政務作用的認識亟待進一步提高,需要大力提升政務與技術融合程度,不斷縮小應用成效與服務型政府建設需要之間的差距;符合電子政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亟待健全,需要著力改變統籌不足、政出多門、分散建設、低水平重復、投資浪費等現象;國家電子政務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亟待加強,需要著力改變應用發展水平不高和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等現狀,加大解決行業與地方間條塊矛盾突出、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難以推進等問題的力度;電子政務建設對國家信息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亟待提升,需要努力提高安全可靠信息技術和產品應用水平,切實轉變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薄弱的現狀.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集中力量解決國家電子政務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方針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以電子政務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應用和注重成效為主線,轉變電子政務發展方式,充分發揮電子政務應用成效,服務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服務型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走一條立足國情、講求實效、面向未來的電子政務發展道路。
(二)發展方針
1.必須堅持將科學發展觀貫穿電子政務發展全過程。加快轉變電子政務發展方式,堅持統籌規劃,抓好頂層設計,強調政務與技術深度融合,深化電子政務應用,突出發展質量,注重可持續全面協調發展。
2.必須堅持把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作為電子政務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服務社會公眾為中心,圍繞解決經濟社會重大問題和突出矛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發展重點,加快服務向基層延伸,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使電子政務惠及全民。
3.必須堅持把深化應用和突出成效作為電子政務發展的根本要求。切實以提高各級政務部門履行職責能力為目標,優化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強化應用推廣,加大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力度,大力推動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突出建設集約化、應用平臺化、服務整體化,進一步提高電子政務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必須堅持創新發展和加強管理的有機統一。積極探索新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構建互聯互通和高效服務的技術應用體系.順應發展形勢需要,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建設、運行和服務管理,開展考核評估,加大安全可靠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力度,帶動信息產業發展,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三、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電子政務全面支撐政務部門履行職責,滿足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和宏觀調控各項政務目標的需要,促進行政體制改革和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作用更加顯著。
--電子政務統籌協調發展不斷深化。全面推進電子政務頂層設計,符合科學發展的電子政務工作體制和機制不斷完善,統籌協調能力不斷提高。
--應用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縣級以上政務部門主要業務基本實現電子政務覆蓋,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成效明顯。政務部門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中央和省級超過85%,地市和縣區分別平均達到70%、50%以上。
--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應用成效明顯.縣級以上政府社會管理和政務服務電子政務水平明顯提高,社會管理和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政務覆蓋率平均達到70%以上.縣級以下街道(鄉鎮)和社區(行政村)的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政務覆蓋率分別平均達到50%、30%以上。
--電子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取得重大突破。縣級以上政府普遍開展跨地區、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共享內容和范圍不斷擴大,業務協同能力不斷增強。主要業務信息共享率平均達到50%以上。
--電子政務技術服務能力明顯加強.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應用支撐服務能力明顯提高。電子政務網絡互聯互通率平均達到85%以上,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技術服務達標率平均達到60%以上。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縣級以上地方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信息安全基礎設施不斷發展,安全可靠軟硬件產品應用不斷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取得顯著成績。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國家林業局
相關閱讀:
- ·寧波市“十二五”規劃進展如何?(10/29)
- ·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05/20)
- ·中國提出十二五時期基本建成國家電子政(07/18)
- ·關于印發《廣告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06/26)
- ·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02/23)
- ·《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