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千億產業 助推低碳城市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0/1/9 9:18:40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杭州信息化推進、信息產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2009年度信息化工作,可以用“3大突破”、“3大優勢”來概括。“3大突破”是指信息化推進在政府信息資源整合、權力陽光電子政務建設、電子政務服務體系方面取得了新突破;“3大優勢”是指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形成了規模優勢、行業應用軟件領先優勢和互聯網經濟發展領先優勢。杭州市信息化辦公室主任繆承潮表示,到2011年,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一千億元,成為建設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撐。
軟件與信息服務業
整體實力不斷提升
在信息化推進方面,杭州市民卡、96345服務信息化統一平臺、無線城市、智能交通、數字城管等一批貼近民生的電子政務應用項目相繼發揮效益,杭州市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便捷和實惠。
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杭州電子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全市擁有軟件收入超億元的企業41家,超1000萬元企業175家,6家企業進入2009年全國電子百強;21件軟件產品被評為“中國優秀軟件產品”;22家以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上市;累計有801家企業、4399件產品通過“雙軟”認定。另外,作為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通行證——CMM/CMMI“雙模評估”,通過評估的企業數量多少是衡量一個城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標準。目前,我市已經有106家企業通過“雙模評估認證”,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整體實力正在不斷提升。
同時,杭州市還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電子商務之都”,B2B行業電子商務網站數量超過全國的1/6,居全國首位,并擁有一批以提供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為主的國內外著名的B2B電子商務網站和信息服務平臺。繆承潮表示,2009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電子商務發揮了巨大的效應。在為中小企業“過冬”創造優越條件的同時,電子商務本身也爆發性成長,2009年的增長幅度有可能達到史無前例的65%。
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助推“低碳城市”建設
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了以“一化七經濟”為重點轉變發展方式、建設“低碳城市”兩大決定,對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更深層次的要求。繆承潮表示,在建設“低碳城市”的進程中,信息化至少要發揮兩大方面的作用:一要利用信息技術,包括物聯網以及傳感器,建立整個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污染物排放、用能等要素在內的監控體系,對企業、個人采取有效的引導、制約措施;同時建設、利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合理使用各種能耗,推動節能減排;二要加快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兩化融合”程度,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城市建設和發展“質”的飛躍。最近,杭州市信息辦根據市委全委會的精神,結合信息化發展的實際,提出了信息產業發展4大工程、信息化推進3大工程以及信息化環境建設3大工程,既是落實科學發展、探索信息化發展規律的具體實踐和應用,也是助推低碳城市建設、加大信息化發展的具體行動。
信息產業發展的4大工程,一是以特色園區建設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工程,主要是加快傳統產業與信息服務業的對接融合,加快信息技術產業化進程,把特色園區打造成為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集聚區、“兩化融合”的示范區、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二是以嵌入式軟件為核心的產業壯大工程,主要是加強嵌入式軟件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融合,提高裝備和產品的網絡化水平。推進嵌入式軟件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提高裝備、流程和產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通過嵌入式軟件的壯大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三是以資質認證為核心的產業提升工程,主要是鼓勵企業開展雙模評估等國際性認證,推動企業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加快完善電子信息產業鏈,加快電子產品制造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全面提升信息產業的整體水平;四是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新經濟培育工程。主要是發揮我市無線傳感網技術研發的國內領先優勢、射頻識別(RFID)等相關技術基礎扎實的優勢,加快物聯網技術推廣應用,擴大核心技術領先優勢,構筑物聯網發展平臺,積極培育扶持物聯網企業,形成物聯網經濟發展的新高潮,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產業高端化。
返回頂部- 責編:8001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六位一體”打造低碳城市(08/25)
- ·杭州西湖區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打造“中(10/10)
- ·杭州力推電能替代打造低碳城市樣本(01/20)
- ·發展綠色建筑 建設低碳城市(12/04)
- ·杭州著力打造“六位一體”的低碳城市(08/20)
- ·寧波已獲批成為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04/03)
- ·如何使杭州逐漸成為低碳城市?(09/17)
- ·寧波加快建設低碳城市 加快發展服務業(07/10)
- ·杭州榮獲“2011年度中國十大低碳城市”(12/30)
- ·《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綠皮書2011》發布(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