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努力躋身全國一流高新區(3)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6/13 15:03:11
建設奧體中心、濱康綜合體、星光大道、公建中心等多個區級中央商務區。
——加快建設城市綜合體
重點建設奧體博覽城綜合體、物聯網園區綜合體、濱康綜合體、星光大道綜合體、中興單元綜合體、白馬湖動漫廣場綜合體、互聯網產業園綜合體、公建中心綜合體、濱江旅游綜合體(海潮公園)、三化廠區塊綜合體等十大城市綜合體。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發展數字城管,構建“橫向到邊、豎向到底”全覆蓋網格化城市管理體系。加強市政設施、綠化設施和戶外環境設施建設和維護,加快老舊小區的改造。
——提高城市水資源應急保障能力
提升完善城市給水管網,實施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加強以錢塘江為主體的飲用水源保護。規劃新建城市供水應急備用工程,加快推進濱江水廠二期建設,擴容改造浦沿水廠,完善城市水源突發水污染事件的水資源調配應急預案。
——完善城市排水設施
統籌規劃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加快推進城市污水干管、支管及相關區域性污水提升泵站建設。
完善公共交通體系
“十二五”時期,高新區(濱江)統籌內部交通與外部交通、軌道交通和路面交通、動態和靜態交通,構建內通外暢、技術先進、運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公共交通體系。
——推進軌道交通建設
應對快速、大運量公共交通發展趨勢,推進軌道線路、站點和上蓋物業建設。配合做好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工作,努力構建形成大運量、高速度、節能環保的軌道交通網。
——優化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以方便換乘、優化路線、改造車站、完善網點為重點,建立大容量快速軌道交通和中低速中小容量路面交通相結合的公交體系。
——加快公共停車設施建設
至2015年,初步建成與道路交通容量和汽車保有量相匹配的停車系統。
建設高速信息網絡
“十二五”時期,圍繞“智慧濱江”建設,高新區(濱江)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發展,加快構筑大容量、高質量、廣融合、安全可靠的高速信息網絡。
把握新一輪科技創新革命和信息產業浪潮的重大機遇,在全省先行建設智慧城區。加快建設覆蓋全區的物聯網、傳感網和高速無縫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成為智慧浙江建設的核心樞紐。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全面推進政府、企事業、社區和家庭信息化。
【創新篇:努力成為杭州建設創新型城市的主引擎和輻射源】
“十二五”時期,高新區(濱江)將以濱江創新指數為導向,以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為目標,著力優化創業環境,提高創新服務水平,加快高端人才、知識、資本等創新要素集聚,使高新區(濱江)成為杭州建設創新型城市的主引擎和輻射源。
優化區域創新環境
——加強創業創新載體建設
高新區(濱江)加快各類國家級基地建設,積極打造強化各類孵化平臺、技術信息平臺、投融資平臺以及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鼓勵優秀孵化器拓展服務功能,打造“孵化器+加速器”服務鏈。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多種形式的技術創新載體。
——推進政產學研結合發展
高新區(濱江)將著力建立以政府為引導,中介機構為紐帶,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為主體,全方位、多領域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加大研發投入
完善科技投入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投入體系,確保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國內領先;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加快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鼓勵企業申請省市和國家級各類扶持資金;加強投融資平臺建設,引進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
——引進創新主體
加快引進大型企業集團和相關產業龍頭企業,引導設立各類研究機構,引進國內外高層次科研機構和創新組織到高新區(濱江)落戶或創建分支機構,鼓勵跨國公司設立研發中心,促進各類企業的創新協作。
——培育創新能力
培育孵化中小科技企業,提升科技孵化器功能,加快建設一批科技企業加速器,引導和支持建設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技術聯盟、國家或國際產業標準聯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基地和集群。
——保護知識產權
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完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參與行業、國家和國際標準制定,加快建立專業技術標準測試平臺和支撐平臺。
打造創業創新人才集聚平臺
——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高新區(濱江)將繼續實施“5050”海外引進人才計劃,大力引進符合國家“千人計劃”條件的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到“十二五”期末,全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0萬人以上,每萬名從業人員中人才資源擁有量達到7000人以上。
——優化人才創新環境
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載體建設,建成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一流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區。
【生態篇:打造低碳生態示范城區】
高新區(濱江)將加快建設以綠色、低碳、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生態文明,努力打造低碳生態示范城區。
在加強資源能源節約利用上,高新區(濱江)將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生產生活各環節的節能。鼓勵企業節能改造,全面推進節水,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的推廣應用,推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全面推廣清潔生產。
在改善生態環境上,高新區(濱江)將全面打造生態優美的宜居城區,構建低碳生態社會。至2015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區域截污納管率達到95%。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修復,至2015年,建成區綠化面積達到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水功能區環境質量達標率達到80%。加強城市景觀生態建設,打造錢塘江南岸生態旅游線,保護建筑遺產和歷史街區。
在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上,高新區(濱江)將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和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生態文明素養。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出爐(11/07)
- ·文化創意引領“后危機”轉型(07/19)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全省30強互聯網項目匯聚杭州上城區 共(09/04)
- ·杭州錢開區智能制造創新創業產業園:打(08/30)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杭州要打造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08/19)
- ·持續打造“四個生態” 杭州高新區(濱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