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創新社會管理 服務居民群眾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8/22 15:12:27
人們都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幸福決定著社會的安康。那么,作為最基層社會組織的社區,就是居民幸福的基石和保障。
走進西湖區,映入眼簾的是綠樹紅花。屋舍儼然的一幅和諧景象,但你更容易被這里居民臉上洋溢的幸福與滿足感所吸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秉承習近平副主席提出的要求,西湖區的社區工作者都將這句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為居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全體西湖人的汗水,還有人們日趨滿意的笑臉。
積極創新社會管理,努力推動社區建設再上臺階,西湖人一直在努力。
創新“三全十服務”機制 實現便民為民立體跨越
“在家門口就能辦手續,證件忘了帶回家拿也方便,真是太好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辦理了準生證,又詳細詢問了辦理“低保證”的相關事宜,還幫助父親領取了老年人高齡補貼,只需要十來分鐘,家住西湖區雙浦鎮東江嘴新村的村民李某就辦好了三件事。而在此之前,僅是跑一趟村里的便民服務中心,來回就需要40分鐘。
讓李某這樣滿意的,是西湖區在農村社區推行“流動公共服務工作站”和公共服務全程代理制度。“流動公共服務工作站”根據村民預約情況,提前兩天發布告示,輪流在各個片區實行現場辦公,對一些現場不能直接辦理的事項,由相關工作人員受理,并當場明確完成時限。這種將服務送進家門口的積極舉措,受到了村民的歡迎。
事實上,“流動公共服務工作站”只是西湖區創新社會管理、深化“三全十服務”工作制的最新成果。2009年開始,西湖區圍繞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的要求,創新推行社區“三全十服務”工作機制,即“服務時間全天候、服務內容全方位、服務對象全覆蓋”和規范窗口服務、完善預約服務、延伸常規服務、強化應急服務、創新特殊服務、打造品牌服務、提倡自主服務、鼓勵互助服務、深化組團服務、開展定期服務等十項服務內容,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和肯定。
根據這一服務細則,目前西湖區各社區實行工作日“朝八晚九”工作制,其中18時至21時安排不少于2名工作人員上崗,雙休日和節假日值班人員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相應延長社區服務設施的開放時間,延時為居民提供各類服務。同時開通24小時民情熱線電話和實行24小時值班制,為居民提供全時段服務。
西湖區還創新推出就業夜市等63個特色服務項目,組建由律師、醫生等專業人員開設的“社區特色工作室”,滿足居民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共建立服務團隊730個,選派服務人員7047名,較好滿足居民群眾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為將完善的服務覆蓋至所有人群,西湖區還在推出居家養老、臨時看護、互幫結對、文體教育、便民利民等為主要內容的五類服務項目基礎上,在全國率先進行失能老人長期照護體系建設,實行為小孩服務的“四點半課堂”、為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的“新杭州人俱樂部”等26項社區特殊服務,力求社區服務“零遺漏”。
據統計,一年多來,該區已受理群眾求助電話12993個,幫助居民解決困難7000多件,社工利用工作以外時間走訪居民50多萬戶,記民情日記20余萬條,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1567個,提供就業信息5000多條,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300多人,為外來務工人員維權157次。
落實“五化五機制”
打造過硬“小巷總理”隊伍
要為居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離不開一支過硬的工作隊伍,圍繞社區工作職業化、專業化、特色化、標準化、多元化要求,落實準入、培訓、創優、考評、激勵等五項機制,在西湖區的大街小巷,已經建立起了一支素質精良,業務水平過硬的社區工作者隊伍。
為了尋找到最優秀人才,西湖區按照“精簡高效”原則,按需設崗,統一招錄工作人員。西湖區現有126個社區,專職社區工作者1400余名,其中通過公開招聘、擇優錄用的社區工作者達1000余名,占總數的70%。目前,該區社區工作者平均年齡37.74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219人,占91.89%;黨員804人,占54.1%。
玉不琢不成器。招聘到了優秀的人才,還要經過嚴格的培訓與鍛煉,才能完成高水平的工作。西湖區規定,新錄用的社工在2年內、40周歲以下社工在5年內均須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目前已有278人取得職業資格,居全省前列。另外,西湖區還定期開展“社區大講堂”等培訓活動,講授業務知識、工作技巧,現場答疑解惑,組織經驗交流,形成互學、互幫、互促進的良好氛圍。各社區還梳理出幾十類居民常辦事項的政策和辦理要點,每周選定一名“首席接待員”開設接待專窗,有效提高每一位社區工作者服務居民群眾的能力。截至目前,該區通過多途徑累計培訓社工24000余人次。
同時,該區還以創先爭優為載體,開展強自身、強本領、強作風、強基礎、強合力等“五強促和諧”主題實踐和“我在崗位上干了什么,離開崗位后留下什么”大討論活動,鼓勵社工發揮技能優勢,為居民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鼓勵社工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同時,深入開展“特色工作室”創建活動,全區共設有各類社區特色工作室60余個,服務范圍涵蓋計生、衛生、文娛、幼教等領域,深受居民歡迎。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社區即將只掛5塊牌子蓋22個章(08/27)
- ·寧波打造全國社會管理創新樣板城市(02/20)
- ·做深做實做細“五星級服務” 打造服務(02/21)
- ·寧波成為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城市(11/10)
- ·寧波市被列為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城市(09/27)
- ·杭州下城區促進社區服務業發展的財政扶(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