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發展重心向服務實體經濟回歸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5/19 10:54:24
“來一家賺一家”。這句大白話說的是,來杭投資的金融機構業績都不錯。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杭州是金融機構種類最為齊全的城市之一,金融運行呈現出高效益、低風險的特征,被金融業界稱為“杭州現象”。
“金融與實體經濟是命運共同體,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保障支持;同樣,金融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如果金融偏離實體經濟方向,過度擴展、衍生膨脹,就會危及經濟正常運行,并導致巨大的金融風險。”昨日,杭州召開全市金融工作會議,與會市領導在會上指出。
事實上,金融危機之后,重視實體經濟、防止產業空心化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連奧巴馬也在憂心產業空心化。奧巴馬在蘋果CEO喬布斯去世之前,跟他有一次對話,奧巴馬問:為什么蘋果產品的制造不能回美國來?
專家指出,危機后以金融穩定增長為主旨的金融監管和治理結構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金融業發展重心向服務實體經濟回歸。“金融危機沖擊和資源環境約束倒逼下,杭州經濟全面轉型升級速度加快,產品、技術、業態、商業模式加速創新,這將催生大量的資金需求和豐富的金融產品需求,給金融業創新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要求。”
關鍵詞:金融業地位和作用
金融業是第三產業中高端部分
杭州正處于人均GDP從一萬美元向兩萬美元跨越的新階段,金融業的地位舉足輕重。
浙江省國際金融學會會長、浙江大學江萬齡國際經濟與金融投資研究中心主任金雪軍認為,首先,金融業作為一個產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長三角的杭州,從自身的歷史發展來看,金融產業的比重在不斷加大,也必須加大。
另外,金融業不只是產業,也是具有先導性功能的經濟推動力,杭州經濟的發展,立足于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良性互動發展和有機結合。而且,與深圳、廣州、武漢等城市相比,杭州的金融業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在保險、信托等產業上規模還小,杭州在這方面要做大做強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金融業在促進經濟發展中,融資起到了支撐企業發展的作用。拿溫州制造業來打個比方,皮鞋,紐扣,金屬杯子這些商品說不上有什么技術含量,屬于短期經濟,卻能使企業走出去發展,并有了先發優勢。”浙江財經學院金融學院副教授丁騁騁說,當然,金融業不光光是個融資平臺,它同時也是產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高端部分,也能產生剩余價值,并且吸引的是一批高端人才。
關鍵詞:區域金融中心優勢和方向
杭州金融業整個產業鏈條比較完整
上海正在加速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同屬長三角的其他城市也提出各自金融發展定位,那么,杭州建設區域金融服務中心,優勢何在?方向何在?
金雪軍認為,杭州建設區域金融服務中心,和上海不是割裂的狀態,而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組成部分。但各自又有不同的優勢和特點。
在金雪軍看來,杭州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金融業的發展,在國際化和本土化的結合上需要搭建橋梁。如果說,上海面對的是國際大市場,不管是吸收產品,還是市場經驗,最后的立足點還是本土經濟的發展。在這點上,杭州將國際金融和本體金融進行對接,轉化,形成突出本地特色的金融經濟具有明顯優勢。
另外,在很大程度上,杭州的IT產業,新興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很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建設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提供了大量的后臺支持,這包括技術支持和創意支持。第三點,杭州還有個非常重要的特色,那就是民間投資。民間的投資理財模式,投資理念都比較新,新興的金融機構,比如信托、資產管理和第三方理財,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大的空間。
就全省來說,杭州作為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是毫無疑問的,杭州的金融業體現了綜合優勢,整個產業鏈條比較完整,在科技金融,創意投資,財富管理上,杭州都比較突出,在全省金融業的發展中起到龍頭,領頭羊的作用,如何將這些優勢充分展示出來,并形成合力,是很大的一個方向。
關鍵詞:金融工作重心向實體經濟回歸
做好實體經濟的上下游或有更大利潤空間
為什么美國會發生金融危機,有專家曾這樣解釋過,因為虛擬經濟太過,實體經濟或者說產業空心化導致了金融危機。《杭州市“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規劃》提出“金融業發展重心向實體經濟回歸”。
金雪軍認為,金融業發展重心向實體經濟回歸是非常對的。經濟就像人一樣,產業是機體,金融業是血液,貿易就是水分。大量的金融資金怎么運作?實體經濟的回歸就是金融與產業這個身體結合,使整個機體活躍起來。金融作為服務業中的龍頭行業,在產業的轉型發揮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經濟活動離不開金融的推動,企業的做大做強,走出去也離不開金融業,因為它起到了先導的,持續的推動作用。
“杭州的金融業發展重心向實體經濟回歸,杭商應該往高端的服務業進軍,杭州發展創意創新產業可以很好地彌補土地這個弱點。而廣為人知的制造業不過是實體經濟的中游環節,上游和下游的服務業能在產品的設計和服務上做好的話,肯定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丁騁騁說,一個企業的轉型升級需要經歷三部曲,而第三部曲就是往金融業發展,所以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中,金融業無疑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杭金融機構“十一五”期間數量增長情況(部分)
金融機構 2006年 2010年
銀行(其中:外資) 22(3) 42(9)
保險公司(其中:總部) 40(1) 63(2)
證券經營機構(其中:總部) 92(4) 119(3)
期貨經營機構及網點 11 37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我國新推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07/22)
- ·錢塘江畔崛起一座杭州金融城 打造“一(06/27)
- ·蕭山區首家持牌金融機構總部落戶杭州錢(04/16)
- ·信達期貨總部正式簽約落戶杭州錢江世紀(04/04)
- ·信達期貨落戶 杭州蕭山持牌金融機構總(04/03)
- ·杭州未來科技城 金融助力“小微”成“(01/09)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全國“十強”(01/02)
- ·杭州蕭山區持牌金融機構總部已達8家(11/27)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外開放的第一方(10/18)
- ·誰在租賃杭州寫字樓?金融業繼續領跑(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