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工業和信息化建設十大亮點解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11/28 15:24:04
昨晚7點40分,杭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丁橋廠區車間內,轟鳴的機器漸漸安靜了下來,焊接技師李師傅準備下班回家。
今年以來,杭州一線產業工人加班加點堅守崗位已成為常態,我市工業生產和銷售穩步向上。
截至今年10月,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0445.13億元,同比增長6.2%,工業總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間,杭州將實現人均GDP從10000美元向20000美元跨越。
工業總量 繼續保持全省領先
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壓力,杭州市工業克服種種困難,依舊保持穩增長態勢。
1-10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45.13億元,同比增長6.2%,較1-9月上升0.36個百分點;完成銷售產值10312.01億元,同比增長6%,較1-9月上升0.37個百分點;工業總量繼續保持全省首位,好于嘉興、寧波、溫州等地,銷售產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922.18億元,同比增長9.5%,增幅較1-9月提高0.9個百分點,高出全省平均值3.1個百分點;1-10月,工業品出口1590.62億元,實現了正增長。完成新產品產值2523.78億元,同比增長12.4%,增幅高于全部工業平均6.4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為24.2%,比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創歷史高位。
重點產業 引領經濟新發展
今年,在推進電子商務、生物醫藥、信息軟件、先進裝備制造等七個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領域的“十二五”重點培育發展產業方面,杭州成效顯著。
合作項目中,東風裕隆、眾泰汽車等4個整車項目進入批量生產;貝達藥業、艾森生物等8個生物醫藥項目建設明顯加快;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默沙東公司、法國賽諾菲公司、瑞士諾華公司合作交流有序展開。
今年1-10月,電子商務產業實現服務收入224.5億元,增長69.7%;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成效明顯,醫藥制造業銷售產值190.51億元,增長16.4%。
全市共有十大產業項目1484個,前三季度完成投資430.54億元,同比增長15.3%。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總量居第一,完成投資173.86億元。物聯網產業和信息軟件產業則分列投資增速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別為98.7%和26.2%。
今年1-3季度,十大產業地稅收入159.36億元,增長15.1%,增幅高于全市15.8個百分點。
創新強市 全力培育創新環境
根據市委、市政府“實業興市”、“創新強市”的戰略要求,市經信委進一步營造創新條件,保護創新成果,推進人才培訓管理工作。
目前,市經信委已推薦4家企業申報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22家申報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省級技術創新項目34個、高新技術產品項目15個,繼續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計劃和“瞪羚計劃”。
同時,今年市經信委已舉辦各類管理人員培訓班65期7146人次;認定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2家、146家和380家;認定國家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工程中心3家;認定省級、市級企業研發中心326家和550家。
數據顯示,1-9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銷售產值5486.52億元,同比增長8%,占全部工業比重26.9%,較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擴大有效投資 增強發展后勁
今年,我市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中之重。
一是抓進度和項目儲備。全年重點推進100個總投資在1億元以上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建設實施,確保全年有100個以上項目竣工投產,努力提升重點工業投資(技術改造)項目的開工率和竣工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節能減排等環節。
二是抓管理和規劃引導。完善工業投資考核評價辦法,推進工業有效投資。
三是抓戰略合作和園區建設。繼續加強市政府與中科院杭州射頻識別技術研發中心、中國普天(杭州)智能照明研究院建設。加強與法國賽諾菲、美國默沙東等世界500強企業的戰略合作。重點推進大江東和城西兩大省級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快新能源產業園、物聯網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計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589.67億元,同比增長14.3%,較去年同期凈增73.7億元。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閱讀:
- ·成思危:浙商“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要不(10/28)
- ·上半年浙江新增減稅734.6億元 擦亮民營(08/19)
- ·民營經濟成嘉興平湖特色小鎮發展主力軍(08/16)
- ·杭州要幫民營企業留住人才(05/14)
- ·寧波慈溪建立企業司法服務“一站式”交(03/08)
- ·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02/14)
- ·浙江省檢察院服務民營經濟工作站揭牌(12/29)
- ·浙江31項舉措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2/04)
- ·譜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華章(11/29)
- ·杭州江干區全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環境(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