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師眼中的廣交會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4/22 15:49:54
在4月15日開幕的第113屆廣交會上,包括杭州瑞德、飛魚設計、博樂設計、源駿工業產品設計、凸凹工業設計、斯帕克造型藝術等6家企業在內的“浙江工業設計軍團”首次集體亮相。他們展示的新概念產品,吸引了眾多客商的眼球。那么從浙江工業設計師的眼里,他們在廣交會上怎么看浙江設計和浙江制造?
看機會
凸凹工業設計已是第二次參加廣交會了。人們還記得它去年10月15日的驚艷亮相,當時設有創新設計、售新專利、造新產品和建新品牌四個展臺,CEO李立成尋求商業模式升級的伏筆已隱現。
這次來參加廣交會,李立成帶來的更多是已經落地、可以產業化的新設計。“我最大的意圖不在于誰來購買我的設計服務,而是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共同生產、打市場。”李立成向記者透露,這兩天他正在和廣東兩家制造企業商談新的合作模式。“過去工業設計企業一直為他人作嫁衣,依附于生產企業。現在已經到了以工業設計引導產品創新打開新市場的時代了。”
“你有沒有注意到廣交會場館反復播放對貿易糾紛如何投訴和處置的提示?”敏感的李立成提醒記者,這就是“山寨化”的后遺癥。近幾年,廣交會上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數量持續增多。山寨化,可以在市場上以數分之一的價格來買同款式產品,但卻讓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蒙污。在前年德國的CEBIT展會上,中國某企業的產品就因被訴“抄襲”而整體下柜。
“我們六家企業聯合參展,就是向世人表明,浙江也有自己的原創工業設計。我們希望,參展商來廣交會不僅能找到市場,還能找到像我們這樣能提供設計整合服務、提供產品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
上午接待外賓,一直有老外來問“How much”;下午換成接待業務員,其中很多本身就是參展商,話題則變成如何創新——博樂設計的老總周立鋼樂呵呵地和記者談起廣交會上這有趣的情景。幾天忙碌下來,周立鋼更加堅定了公司的發展方向:專注為兩類企業提供以定位為核心的產品與品牌整合設計服務,一是成長型的中小企業,一是出口轉內銷的企業。“廣交會就是個風向標。現在外貿生意不好做,太多的外貿加工企業希望轉向國內市場,卻不知從何下手。這類企業需要從無到有去構建產品系列——品牌——終端形象整套系統,無疑為工業設計公司提供了更多機會。”
去年在淘寶大熱的“拓樸”旋轉拖把在找到博樂設計時,還只是一家年銷售額兩三千萬元的外貿企業。做外貿的時代,只要管住訂單和生產就行,然而轉入內銷后,設計、品牌、渠道等一系列問題都浮出水面。
“我們首先將品牌進行差異化定位,然后去表現產品、品牌、終端的形象,找出企業優勢和行業市場的機會點,然后圍繞定位展開一系列設計。”周立鋼說。這系列成功設計的效益就是,去年這家外貿企業迎來了史上最繁忙的時候,一年的銷售額達史無前例的3.8億元。
“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外貿公司轉身建設自主品牌和渠道,我們感覺,服務國內尤其是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的價值機會點已經來臨。”周立鋼說。
看差距
為倡導設計促進貿易,此次廣交會對參展的設計企業可謂青睞有加,不僅將他們展位安排在最顯著的展館A區珠江散步道設計廊,同時還組織了多場國內外設計師與交易團的定向對接、專場推介,以及覆蓋產品設計策略研討、品牌營銷戰略、潮流趨勢預測發布等領域的4場主題論壇,并首次設立“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
相比2011年第109屆廣交會首次創立設計展區時,此次設計展區面積規模增長了4倍,法國米羅、意大利Simplisity、日本喜多俊之、深圳洛可可、杭州瑞德設計、杭州飛魚設計這些國內外“大腕”都同臺亮相,韓國設計振興院再次組團參展。
記者了解到,我省黃巖、永康、嘉興等地方經信部門也分別組織了十多家工業設計企業前來觀展,感受商機,激發靈感。
“中國工業設計是起步最晚但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差距在逐漸縮小。”李立成告訴記者,從廣交會上看,國外設計機構更專注于提供設計服務,其設計的理念、品味、對趨勢的洞察方面比較領先,而浙江的工業設計企業更注重高效、產業化,更強調管理、強調商業模式的變革。
“國內外截然不同的商業環境使得工業設計機構商業形態的發展不盡相同。”杭州瑞德設計老總李琦略顯遺憾地說,在歐美,設計是個獨立的商業體,各盡其職,各取所得;但在當前的中國,這樣清晰的商業界定顯然很困難。必須承認,目前在國內設計價值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和保護,企業對設計成果的商業駕馭能力也不強。
盡管今天的瑞德通過15年的探索,在設計商業價值轉換上頗為成功,去年營收突破1.7億元,但初創時期卻無時無刻不感受著原創設計商業從屬地位的壓力和風險。
李琦此次應邀在主題論壇上作嘉賓主持,他和大家分享了剛從米蘭家居展帶回來的深刻感受。在展會上,一扇看不到拉手、輕輕敲兩下就會自動開啟的門讓他震撼。“僅僅兩年間,工業設計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科技走向有形,情感更為張揚。”
傾注設計師情感的工業設計背后,科技的推動更為顯著。就如谷歌眼鏡的設計,其原點是解放雙手,當人們從地鐵出來之后,需要導航,在眼鏡上便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和拿在手上一邊低頭看,一邊跟著前行的方式有本質差異。
李琦呼吁,國內工業設計以及制造企業應該注意到這方面的趨勢。“如何將科技真正融合到生活中去,能夠滿足獲取信息和網絡社交的要求,但不會被科技所累。”
看未來
越來越多企業已認識到產品設計的重要性。
廣交會上,一位浙江參展商告訴記者,中小企業對設計機構有以下要求:熟知國際市場、合作效率高、盡可能做到物美價廉。
這要求顯然大不過浙江工業設計企業全面介入產業轉型升級的雄心。
“工業設計早已不局限把產品做得更美觀更合理更人性化,而是從產品設計到品牌智造,產品形象+企業形象+終端形成整個產業鏈。”飛魚設計總經理余飚認為只有通過設計產業鏈的整合才能推動更大價值的提升,對產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近年來,飛魚深度介入大型裝備制造的整合設計,其為杭州機床集團設計的磨床外機,實現了從模型、生產、安裝一條龍服務。針對某大品牌開發胃鏡設備,飛魚結合用戶的體驗,把零散的功能化產品整合設計成一個系統產品,看病效率提高了35%,病者痛苦指數減輕了40%以上。
“中國不缺資金,也不缺工廠,缺的是如何從用戶體驗出發,整合技術與市場的產品創新能力,而這塊恰恰是飛魚的優勢。”余飚說,“現在的市場機會很多,投資一些優秀行業的產品創新,可以更好地分享它的市場價值。”
“所有的設計公司都在摸索更適合工業特性的發展道路。由設計公司先行主導研究的新產品設計,再引入生產企業共同開發,往往能更快速地在市場中獲得成功。”李立成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我們現在有40多個設計師,但會很快擴張。凹凸會和很多企業合作,并派生出新的公司。未來我們會變成投資公司,當然我們投的不是錢,而是創新的理念。”
博樂的周立鋼則傾向于未來逐步在行業范圍進行有選擇性地縮小,追求做專做精,在提升團隊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同時,也與客戶共同成長和發展。同時博樂也在進行自主品牌的建設,他們選擇和整合緊密型互補型的客戶企業,優勢互補,借助現成的生產和渠道優勢,強強聯合,做各自專業的工作,來實現共贏。
而瑞德已經把視野投向了國外。李琦的搭檔晉常寶,一位43歲的知名設計師,帶著企業和自身的使命再次打拼,去意大利米蘭杜姆斯設計學院留學一年,為2015年瑞德在歐洲成立公司做好準備。“中國企業發展到今天,參與全球化競爭成為常態,這也就孕育著更多全球設計服務需求。”李琦說,盡管經濟大環境不如人意,但設計企業不僅僅要預見看不見的危機,同時也要相信危機的另一面是不曾遇到過的商業機會,要以對的態度與優秀的作品成為有話語權的一方。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運河工業設計小鎮兩大核心項目正式(12/19)
- ·運河工業設計小鎮核心區“花開并蒂”(07/31)
- ·運河工業設計小鎮正式啟動建設(07/30)
- ·夢棲小鎮:打造“三生融合”的設計夢想(04/18)
- ·走讀余杭夢棲小鎮的“匠心”(01/03)
- ·運河工業設計小鎮:打造創新設計領域新(07/28)
- ·杭州拱墅工業設計小鎮眾創空間有望6月(03/07)
- ·良渚夢棲小鎮:引領工業設計回歸中國(12/01)
- ·2015中國(浙商)創新設計高峰論壇:創新(04/09)
- ·第二屆浙江省工業設計大賽正式啟幕(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