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產業十年探索:從無到有 千樹萬樹梨花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7/15 14:34:45
如今在浙江,你隨時隨地,都能品味到文化產業帶來的醇厚芬芳。
一如即將到來的8月,曾憑借預告短片聲動法國戛納的浙產動畫電影《昆塔:盒子總動員》,終于要向全國觀眾綻放全部花瓣。在這部營銷投入達5000萬元、體現浙產動畫自信的作品之后,還有杭州玄機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3D動畫電影《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這部擁有數百萬忠實觀眾的電影,同樣預見了浙產動畫對市場的力量。
十年前的2003年,浙江被中央確定為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吹響了探索文化產業藍海的號角;十年后的今天,敢于闖蕩和變革的浙江人眼前,這片藍海已日漸清晰。
或許只有這從無到有的現象,從低到高的數字,才能折射出浙江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十年之路——據統計,2011年浙江文化產業增加值1290.01億元,同比增長22.1%,占GDP比重為4%,總量位居全國第6位。初步估算,2012年浙江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600億元左右。
抽象數字的背后,是觀眾和讀者真實情感的流露。曾在央視黃金時段熱播的浙產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2》、《溫州一家人》,即便在今天仍高居各大視頻網站點擊率排行榜,形成了重大題材影視劇的“浙江現象”。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浙江人在探索文化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在困難中想辦法,在前行中明方向。2007年,省委提出把文化建設作為“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的重要內容和支撐。2008年,省委制定出臺了《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2009年,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將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為繼續深化改革的六大重點之一。2011年,省委正式頒布《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以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向文化產業集聚。2012年,浙江又公布了文化產業發展“122”工程首批重點文化產業園區、企業名單,確定了未來藍海中的“航空母艦”。
政策的有效組合和良性延續,無疑給浙江這片廣種創意種子的文化土壤澆灌了極好的養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浙江出現了順網科技、華策影視、宋城股份、華誼兄弟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活躍身影。
而文化體制改革帶來的破題,更讓國有文化集團重新釋放出市場增量。2011年9月29日,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控股子公司浙報傳媒集團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全國第一家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的報業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也在實現年銷售、總資產“雙百億”目標之后,于2012年再次創下總銷售134.6億元的新紀錄;浙江廣電集團同樣以2012年全年實現61.8億元經營總收入的成績,位居省級廣電集團前列。
現在的浙江,風景正好。以往散落的文化企業和民間手工藝人,正在市場規律的引導下,從自發性的成長邁向聚合,漸成產業合力。在杭州,浙報理想(連鎖)文化創意產業園已運營和建設8個文創園區,集聚文創企業300多家;在寧波,以蠟燭為產品的寧波曠世智源工藝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燭光工藝制造商之一;在溫州,奇特樂集團有限公司的兒童大型戶外游樂設備已經暢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現在的浙江,已經成為國內外文化產業人士關注的焦點。在杭州,孟京輝、莎拉布萊曼等爭相來此演出,知名漫畫家蔡志忠、黃玉郎相繼入駐西溪創意產業園,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正用自己的作品昭告著對浙江的愛戀。而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動漫節,則是全球動漫人士必到的展會;每年深圳文博會上的浙江展臺,也是其他省市文化產業人士不能錯過的佳處。
十年,轉瞬而逝。深走浙江,推開每一扇門,打開每一座園區,踏入每一座城市,人們總能聞到那醇厚的芬芳,這不正是文化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千樹萬樹梨花開”嗎?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2014年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公布 北京居首(12/16)
- ·浙江文化產業風云動 美麗文化用心做(01/13)
- ·1500億元資金助力浙江文化產業發展(12/27)
- ·浙江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一批明星民營企(12/20)
- ·浙江文化產業風生水起 文化體制改革動(08/14)
- ·探尋寧波文化產業發展路徑之市場篇(05/13)
- ·專家稱全國有95%的創意產業園名不副實(12/04)
- ·象山縣出臺扶持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政策(12/03)
- ·這十年的寧波文化產業發展之路(11/08)
- ·浙江文化產業增加值五年翻番(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