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如何培育服務經濟?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7/4 16:56:34
服務經濟如何培育呢?相對制造經濟注重土地、資金、設備投入,注重稅費、房租等低成本優勢發揮,注重有形平臺建設和市場拓展,就可發展起來,政府在基本思路和舉措上多駕輕就熟,而對于服務經濟,政府部門多感思緒不清、無法下手。
畢竟,服務經濟培育需更加關注人力資本的培養、優越政務商務環境的營造、現代城市功能優勢的形成等“虛”的部分,且一般投入大、見效慢,從而需政府在基本思路上有大的創新、改變,不宜再按發展制造經濟那套來培育服務經濟,否則很可能事倍功半,乃至難以成功。
基于全球經濟發展軌跡、前沿特征與態勢研究,結合國情、省情實際分析,浙江服務經濟培育在基本思路的選擇與明晰上,建議應注重或突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基本方向上,服務經濟培育需并重促進制造經濟的升級和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從國際經驗來看,服務經濟作為國家或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越來越具有獨立性。但對當前浙江來說,注重服務經濟與制造經濟的互促發展,并由此加快制造經濟的高度發達,仍是經濟升級發展的基本要求。與之相對應,科技研發、創意設計、教育培訓及其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務業發展,將既是浙江服務經濟培育的重點,也是支撐制造經濟升級的基本動力。同時,長三角地區已進入相對富庶階段,居民對“好山好水好空氣”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為浙江發揮區位、生態、人文、景觀等優勢,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健康服務、時尚潮流等服務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和潛力。
二是重點內容上,服務經濟培育需響應現代經濟金融化發展總體態勢及其金融資本與實業資本融合驅動特性。現代經濟的金融化程度正不斷提高,隨著金融服務產品的不斷創新及其對實業資本的不斷滲透。實際上,發達國家制造業的全球化轉移是與金融服務的全球化拓展基本同步、互為支持的。隨著我國基礎資源的市場化配置逐步開展、資產證劵化的積極推進,浙江需發揮金融服務相對發達優勢,加快金融現代化步伐。一方面加大民間銀行培育和非銀行金融服務發展,促進實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有機結合、互動融合,另一方面加大杭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寧波國際航運金融服務中心、溫州民間金融服務中心等建設及其產業鏈延伸、衍生品創新,加大農地權益、林權、水權、排污權以及碳匯交易、大宗商品交易等新型產品開發、創新及其區域性交易中心建設,成為浙江搶占新經濟增長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三是基本組成上,服務經濟培育需優先會計、法務、稅務、征信、咨詢、仲裁等專業服務的高度繁榮及其系列游戲規則的規范化形成。服務經濟是以金融服務為基礎的,但更需以發達的專業服務為基本內容與增長動力。實際上,專業服務的發達及其跨國化發展,構成了當前知識經濟的內容主體。專業服務與智能化互聯網在產品、業態、模式等維度的有機結合及廣泛應用,則構成了當前智慧經濟的內容主體。對浙江來說,專業服務尚不發達,突出體現為領軍型專業服務企業缺乏、人才與規則國際化接軌度偏低、信用文化培育與制度建設滯后、稅費成本平偏高與管制方式落后等,亟需突破重點。只有專業服務高度發達,浙江服務經濟才可能順利培育。
四是基本態勢上,服務經濟培育需注重服務業的智能化與網絡化不斷升級和全球化拓展。目前,服務經濟的結構、內容乃至形態,相比上世紀80、90年代已有大變化。特別是計算機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及智能化裝備的推廣利用,加上互聯網的智能化及新一代成果廣泛應用,正帶來服務經濟在內涵和形式上的大改變。對浙江服務經濟培育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阿里巴巴、義烏購等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與創新拓展為具有浙江特色的服務經濟培育提供了難得支持,挑戰是浙江服務經濟培育需盡早在規則、標準以及內容、業態、渠道上與國際先進接軌,需在立足浙江的同時基本上著眼于全球的服務提供與競合應對。
總之,浙江服務經濟培育在基本思路上需有系統、廣闊的視野及考量,需結合國情、省情實際和國際現狀與潮流,來清晰化、準確化培育,以提高效率、加快進程、保障水準。(作者:秦詩立 單位: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關于堅持依法治稅更好服務經濟發展的意(05/18)
- ·浙江發展服務經濟正當時(07/01)
- ·杭州成立服務業促進局 全力打造服務經(12/14)
- ·杭州要把服務經濟打造成“首位經濟”(12/10)
- ·服務經濟促進轉型升級(04/24)
- ·上海將加速打造現代服務業(04/06)
- ·杭州拱墅區鼓勵企業發展現代服務業(12/19)
- ·未來5年杭州服務業可享受稅費減免政策(10/31)
- ·寧波加快發展服務業的28條舉措(09/23)
- ·從現代服務業發展看蘇州經濟轉型升級(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