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江東區現代服務業“高臺再起飛”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7/29 8:53:31
立于三江口,江風徐徐吹來,寧波江東區這片倚江近海的創新沃土,寸土寸金,活力四射。
飄紅的半年度經濟數據就是“活力指數”:上半年,江東區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4.5%,寧波市排名第一;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34.2%,排進前三。其中最耀眼的一項,服務業占GDP比重為88.1%,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92.8%,拉動GDP增長8.0個百分點。“六大經濟”風生水起,高歌猛進,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力,“樓宇經濟”畝產迭創新高,居于全省各縣市區前列。
江東區上半年GDP高純度“含金量”,來自于高度集聚的現代服務業干在實處,再謀新篇,高起點上再次創業創新、轉型升級。當前江東搶抓“一帶一路”、“互聯網+”戰略機遇,主動融入港口經濟圈建設,打好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力“組合拳”,改革牽引、創新驅動著新常態下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新速度”。
六大經濟 深度轉型加速向好
坐落于30余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施展拳腳”,一直是江東區“成長的思考”。針對區域面積小、人口多、土地資源缺乏等區情實際,江東區提出“向藍天要空間,向空間要效益”的發展目標,通過政府引導力、市場運作力、企業參與力這“三力合一”,大力推進樓宇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樓宇經濟已成為江東區集聚功能、涵養稅源、孵化產業的重要平臺。
與此同時,江東總部經濟的集聚、規模、品牌效應日漸凸顯,形成了一批服務寧波發展、具有江東特色的產業集群。
“各類金融總部機構集聚,引發‘虹吸效應’,使得金融業態日益豐富。”江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充分利用樓宇平臺的資源稟賦,基本形成了一個以銀行為龍頭,保險、證券為支撐,小貸、信托、典當、擔保等為輔助的金融產業生態圈。目前全區金融企業共計403家,其中在江東的銀行法人機構和區域總部機構(各銀行寧波分行)23家,占全市的62.2%。
上半年,金融稅收拉動作用明顯,在寧波銀行、國開行、昆侖信托、通商銀行等機構拉動下,全區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9.9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2.9%,金融服務業完成稅收15.1億元,增長23.6%。
此外,江東區還充分發揮金融業對優勢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杠桿撬動作用,通過引導金融機構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優化服務舉措,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業態環境,走出了一條“政銀企”共同發力、助推經濟健康發展的特色之路,推動“金融高地”加速形成。
地處三江口與海港之間,沒有港口、巨輪、堆場的江東區,卻自古到今云集海商。近年來,江東區注重提煉提升“海商文化”內涵價值,以“虛擬港”、“無水港”建設緊抓寧波市打造港口經濟圈機遇,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江東區航運物流集聚輻射能力持續增強。挪威船級社、韓國船級社、中國船級社等4家世界十大船級社落戶江東,馬士基、美國總統、地中海航運等世界20強航運巨頭有一半進駐江東。在東部新城,已投用6年的寧波國際航運服務中心與即將矗立起的寧波環球航運廣場一起,共同構筑起寧波國際航運中心,成為寧波高端航運服務集聚區。
除了金融業高度集聚,航運物流競爭力持續增強,貿易會展、文化創意、專業服務、現代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六大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服務業占GDP比重為88.1%,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92.8%,拉動GDP增長8.0個百分點。
互聯網+ 跨界融合提質增效
全球范圍內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也給向來對市場高度敏感的江東人,帶來一次跨越發展的機會。
未來,可以預見,以“互聯網+”為主體的信息化,將會成為經濟發展的超級風口,正在快速催生新興產業,正在快速重構著產業結構。
“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究竟會有什么樣的新飛躍?江東區較早探索了傳統優勢產業如何和互聯網結合,是寧波“互聯網+”的先行者。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全面滲透、融合,外貿、金融、物流等傳統產業全面“升級換擋”。
目前,“互聯網+”物流基本在江東實現了“全覆蓋”,區內1200多家物流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率已接近100%,在線詢價、線上訂艙、在線支付等成為主流業務模式。
位于江東區的寧波航運艙位網上交易市場正式運營,可實現海運訂艙門到門物流運送的標準化、智能化、全程可視化服務,為客戶提供集在線詢價、在線訂艙、費用結算、物流狀態跟蹤、供應鏈金融等服務為一體的艙位交易服務和其他增值服務。預計到2020年,交易額200億元,將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集裝箱艙位資源配置中心及航運物流數據中心。
今年初,第一筆以寧波航運交易所“海上絲綢之路”航運指數為避險標的物的航運交易長期合同誕生了,成為國內第二個具備避險工具功能的航運指數。這源于獨特的大數據管理編制模式,及國內首創的真實成交價數據庫。
“煤炭、鐵砂礦等大宗生產物資的運輸比較復雜,做了幾年B2B大宗干散貨船貨配載交易平臺,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轉型。”“船貨物”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正加快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打造新型“互聯網+航運”的O2O電商平臺,“升級后的平臺在明年上線,屆時‘船貨網’將在企業雙方線下業務中積極介入,規范交易流程。同時加快線上整合,從下單到結算的流程將在電腦和手機終端同步實現。”
另外,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首創“甬商所”全電子化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以“全天候電子交易+全天候交收配對”的模式,打破期貨每月一次交收的限制,成交價即提貨價,一舉消弭期、現貨價差,實現百分百價格風險管理。
在商貿、教育、金融等領域,“互聯網+”也頻頻發力。“世貿通”上半年交易額1.5億美元,同比增長85%,上海世貿通已組建成立,天津世貿通正在積極推進。轎辰“全心全易”二手車交易平臺二季度交易1800輛,交易額4500萬元,比一季度環比增長33%。貿易平臺君安物產進一步拓展蜂蜜、橄欖油業務,二季度銷售額比一季度環比增長約50%;盛威保險柜、蔬菜果品公司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6.9%和25%。在線教育平臺吉博教育注冊用戶已達80萬,上半年交易額達到1628萬元,同比增長7.7%,其中核心業務收入比重達到70%,比去年同期提高5.3個百分點。房產營銷平臺“安居中國”開展O2O營銷業務,上半年房屋銷售超15億元,營業收入1500萬元。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合創優貸服務客戶數超過2000戶,平臺交易額超過2億元,成為寧波地區互聯網金融創新標桿平臺。
“互聯網+”的嫁接和融合,必將大大提升江東區現代服務業的水平,進而促進全區產業轉型和城市經濟的發展。
眾創空間 搭建創業創新“夢工廠”
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指出“雙創”既是富民之道、強國之舉,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在“雙創”的大環境下,各種創投孵化基地、創客咖啡、創業園等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如今它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眾創空間。江東區是一塊創業創新的肥沃熱土,當前正大力發展“眾創空間”,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
e淘電商園是寧波市首個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的電商眾創空間,一期13000平方米的空間內,聚集了電商、攝影、會計、快遞等63家企業,實行“多兵種協同作戰”。開園一年,入駐率100%,去年網絡銷售額超過3億元,預計今年可超過5億元。
“集盒”復合型跨界產業園是江東區培育全要素市場化“眾創空間”的又一個縮影,目前該產業園已經啟動建設。與傳統的孵化器相比,市場化的孵化器——“眾創空間”門檻更低,機制更靈活,也更具“催化力”,通常一個中型“眾創空間”可撬動至少30個科技項目、數百萬元民間投資。
為了給這些新型的創新創業服務機構“輸血”,鼓勵其高效孵化,江東區出臺了扶持標準體系,規定“眾創平臺”只要達到標準通過備案,就能獲得20萬元啟動資金,第二年運行正常將繼續獲得30萬元的基礎服務費支持,之后如果年年優秀,還能獲得每年100萬元乃至更大力度的資助。截至目前,江東區通過“眾創空間”吸引科技服務業創新項目和初創企業200多個,各類創業創新資金超億元。
據悉,今年內江東區將通過“眾創空間”,重點培育一批以電商、文創、健康、人力資源、工業設計和“互聯網+”等為特色的科技服務業“眾創空間”。11月底前,江東還將成立眾創平臺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服務三大聯盟,為創新創業打造最優生態。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
- ·充分釋放浙江數字經濟動能(03/11)
- ·“雙十大”項目成杭州瓜瀝產業轉型升級(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