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東洲街道文創產業開辟發展“新藍!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11/16 9:47:34
文創產業,是信息智慧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富陽東洲街道位于富春江與錢塘江交匯的最前沿,山、水、沙洲相依,是富陽融入主城區的“橋頭堡”、杭州“文創西進”的第一站。在這里,獨特的山水自然資源和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強強組合,成了吸引中高端文創人才宜居休閑創業、激發創新創意靈感的理想選擇。
今年以來,東洲街道緊緊抓住杭州文創西進、富陽撤市設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以及文化創意小鎮培育四大契機,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促進資源整合、產業對接,做大做強文創產業,有效提升“文創產業化、產業文創化”和“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水平。
文創園主打“富春山居”品牌
過去與現在,工業與藝術,似乎是不相交的平行線,但是當人們在這些舊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區里看到這些元素卻能相映成趣,以一種詼諧而又略帶張揚的姿態,給人們帶來不同的體驗和啟迪。它們均以一種藝術的口吻來講述當下的生活,被很多文青和時尚人士所追捧,從而成為當地的一個時尚地標。
位于東洲街道民豐村的“望·藝術工廠”,正是一個這樣的藝術創意園區。它利用富春江集團旗下線纜廠的破舊廠房改造而成,目前已有22個名家工作室進駐。
“望·藝術工廠”不僅要建成藝術家工作室,還將建成美術館,可以進行商業、設計、藝術品展覽及銷售交易,目的是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家級、世界級藝術家來到富春江畔進行藝術創作,將候鳥式的遷徙變成定居式的藝術村落。
“望·藝術工廠”是富春山居創意廣場的一部分。富春山居創意廣場由中國美院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與浙江富春江集團聯手打造,于5月23日正式揭牌。
富春山居創意廣場依托中國美院特有的藝術文化資源優勢,以“藝術改變生活,科技定義未來”為理念,打造一個以“藝術之旅·創意生活”為宗旨的第四代創意產業園標桿和城郊廠區產業轉型的示范及浙江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富春山居創意廣場通過改造利用富春江集團總部大樓和廠房區塊以及延伸到北支江區塊發展文創產業,目標是成為聚集50名畫家、1000名美術創意學生的園區,一期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中國美院在此設立兩家培訓機構,今年暑期已開學。此外,作為全日制藝術高中的公望高級中學也已獲批,有望于明年開學。
富春山居創意廣場是富春山居文創園的重點項目。列入杭州市創建兩岸文創合作實驗區規劃的富春山居文創園,以黃公望村、北支江沿岸、東洲街道行政中心輻射延伸區塊為啟動核心區,主打“富春山居”品牌,突出黃公望“隱逸”文化和中國山水畫藝術圣地兩大主題,把文化創意、運動休閑、科技創新、高端商務、生態人居等功能有機融合和疊加,著力建設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文化創意小鎮和“三江兩岸”整治建設樣板。
越來越多的項目看好東洲
9月24日,由首創鉅大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杭州首創奧特萊斯項目,完成土地交易。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建設面積15.5萬平方米,計劃于12月底前開工建設,2017年底前正式開業,預計年銷售額達12億元,稅收5000萬元,直接和間接解決就業人數2000人。
選址東洲新區的“奧特萊斯”,將引入國際、國內知名品牌300多個,為富陽區及周邊提供一個良好的商業配套,同時可輻射杭州市及周邊,打造杭州至千島湖黃金旅游帶上的新節點。首創鉅大有關負責人說,相信不久的將來,富陽人可以在東洲買到低折扣、高品質的品牌商品。首創奧特萊斯也將成為富陽國際化的新名片,為富陽打造“三美三城”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6月份簽約的“自在-公望”藝術小鎮項目,現已完成公司注冊。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計劃租用黃公望村民居20幢以上,利用黃公望村周邊閑置地塊進行PPP模式開發,圍繞當代藝術,將展覽活動、手工作坊、音樂表演、旅游餐飲、聚會民宿、創意市集、培訓實習等內容融合在一個大的文化產業孵化平臺上,引入互聯網生態,加強當地的文化特色,帶動文化產業及旅游業的發展,打造成為富陽文化藝術的“活”名片。
9月25日,投資0.5億元的“隱客谷”人文數字慢城項目在首屆富商大會上簽約;“十一”國慶黃金周,位于黃公望森林公園入口處的“公望富春·兩岸情”美食部落項目開業……
東洲街道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項目看好東洲,是對東洲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的看中與看好,充分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農業+文化創意+市場開發=經濟效益
果實累累的番木瓜掛滿樹干,還有青芒果、桂圓、荔枝、火龍果、百香果、紅心柚、無花果……當你在東洲的一個園子里看到這些果樹時,是不是腦子有點兒零亂了——怎么這么多熱帶水果長在這里了?這就是杭州九重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創意農業游學基地”。
在這個現代農業園中,用綠色植物編植成“植物墻”,還有立體蔬果架,各色蔬果的微型盆景琳瑯滿目。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學院副院長史征認為,“農業+文化創意+市場開發”,就等于經濟效益。這樣的加法讓農業更富有文化內涵,為農業增添了新的活力。而針對學生“游學”這樣特定的主題來營銷,不僅是從學生素質的角度考慮,讓他們對農業有全新的認識,而且這個市場前景也很廣闊穩定。
今年以來,東洲街道立足農業特色優勢,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組織申報農業產業項目35個,到目前已全部完成。探索“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開展專項培訓,加大科研投入與農技推廣力度,引導有條件、有意愿的企業轉變營銷理念,搭建電商平臺。在第三季度葡萄銷售中,來佳農業等電商平臺應用成效明顯。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
- ·充分釋放浙江數字經濟動能(03/11)
- ·“雙十大”項目成杭州瓜瀝產業轉型升級(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