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浙商“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要不得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0/10/28 14:07:41
成思危 湖南湘鄉人,民建成員,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博士生導師。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主席。由于成思危為我國新興的風險投資業做出的奠基性貢獻,業內人士親切地稱他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丈夫在外跑業務,老婆在家管錢柜。
有人這么形容浙江的民營經濟起步時的情形。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認為,中國的民營經濟已經走出初始創業的階段了,現在的“新浙商”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文化起點高,創業的起點也比較高。
那么,在新的形勢下,民營企業該如何進退?成思危給出了他的理解:企業家一定要有高瞻遠矚,要有戰略的眼光。
觀點一:企業應該做什么樣的產品?優化產品組合
企業的產品是否應該一以貫之,抑或見好就收?
成思危說,企業生產不同的產品,判斷標準主要是兩個,一個是看你未來的潛力,一個是看你的競爭實力。如果這個產品發展潛力很大,你的競爭實力很強,將在一定時間內產生很多的現金流,你也很值得保住。
“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你覺得潛力很大的產品,自己就去做,但是沒有想想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有些企業就是遇到了這個問題。”
成思危舉例說,浙江有一個企業,原來空調做得很好,又想做手機。企業老板當時說,沒有技術不要緊,可以去挖人。最后他沒有成功。成思危說,“你看到了一個機會很好,但是沒有實力也不行。”
很多企業原先做某一類產品起家,多年之后仍然舍不得放棄,畢竟他們憑此賺到了第一桶金,并在市場上立足。
成思危說,企業原來的產品,如果發展的潛力不大,競爭實力也不強,經濟不好的時候還可以賺錢,所以不舍得扔,不愿意調整結構。“等到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大浪淘沙了,這個時候就不行了,要壯士斷腕,要優化產品組合。我認為你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就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要保住這樣的地位,你的企業才能夠有戰略的發展。”
觀點二:銷售和利潤的增長是企業最初級的問題
企業家最關心、最重視的是什么?如國家標準答案,可能就是,公司今年賺了多少錢?銷售產值增長了多少?
成思危不這樣認為。他說,“我碰到的企業家,最多的就是向我介紹年產量增長了多少,利潤增長了多少,銷售又增長了多少?我說你老是考慮這些問題,這是最初級的問題。”
那么“高級”的問題是什么?成思危說,銷售和利潤的增長,背后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價值的增長。如果企業價值沒有增長,短期的追求銷售量和利潤的增長是沒有意義的。企業的價值植根于核心競爭力,“有了人才,企業才有價值。”
這仍然不是最根本的問題。“企業價值,就是你要有顧客的滿意度。企業家都知道,顧客是你的上帝,顧客不滿意你就很難發展。而顧客的滿意度不是單看你的成本和價錢,而是看你全面的競爭力。這里面有價格競爭力和非價格競爭力。”
觀點三:公司的力量,就是可以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
企業是怎么做大的?對很多民營企業家而言,現在可能主要是靠自己的積累。
靠自己的積累把企業做大,這在成思危看來幾乎不可能。“你自己能夠積累多大呢?就算是每年翻百分之百,你要達到世界500強一輩子也可能做不到。他的答案是,要靠聯合兼并和重組,“中國很多企業都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后”。
成思危舉了國外的杜邦家族、杜邦公司的例子。現在杜邦家族已經沒有人在杜邦公司里面了,但是他們有股票,別人是在幫他們賺錢。公司的力量,就是可以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真正形成一個“巨無霸”。如果每個人都是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想到世界500強,恐怕要到下輩子了。
“所以,如何通過兼并、重組、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這也是我們在戰略上需要考慮的問題。”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數字經濟成為城市產業發展新動能 省內(09/04)
- ·上半年浙江新增減稅734.6億元 擦亮民營(08/19)
- ·民營經濟成嘉興平湖特色小鎮發展主力軍(08/16)
- ·2019年度“浙商創業青云榜”啟動(07/09)
- ·杭州要幫民營企業留住人才(05/14)
- ·浙商銀行全國總部正式落戶杭州錢江世紀(05/08)
- ·杭州錢江世紀城再添新地標 浙商銀行總(03/15)
- ·寧波慈溪建立企業司法服務“一站式”交(03/08)
- ·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02/14)
- ·浙江省檢察院服務民營經濟工作站揭牌(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