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動漫產業 跨越創意經濟鴻溝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1/2 9:38:34
一國創意經濟水平的高低表現為其創意產業的發展程度。在創意產業的眾多門類中,動漫產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動漫產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連續6年的跟蹤研究,中國與美國、日本之間始終存在一條“創意經濟鴻溝”。只有跨越了這條鴻溝,才能從經濟大國成為經濟強國。
動漫完美詮釋創意經濟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與縮寫。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有名詞,以其語義的涵蓋性、簡潔性和時尚性,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中國流行,并逐漸融入主流話語體系。但其最初指向的仍然是傳統語境中的動畫片(美術片)和漫畫書報刊等,并隨著技術的革新而不斷融入新的內涵。
動漫的突出特點有三個,一是不受真實性的束縛;二是不受時空的制約;三是不受表演的限制。其表現效果可謂天馬行空、汪洋恣肆。根據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的界定,一切動漫作品于本質上皆源于創作者的大腦,再為紙媒和光電等制作手段所展現,因而是典型的創意成果。當這種創意成果用于滿足大眾的精神需求,從而用于交換,成為商品,甚至衍生出周邊產品和服務,并被大眾消費,便演變成一種經濟現象。而當這種經濟現象具備相當規模的時候,動漫產業便應運而生。
動漫產業擁有四個基本要素:一是成規模的生產者,包括眾多企業和從業人員等;二是成規模的消費者,包括巨大的購買力和細分結構等;三是發達的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競爭機制等;四是完善的法律體系、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及發達的中介服務等。
美國動漫產業一馬當先
動漫產業在全球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尤以美國和日本最具代表性。美國的動漫產業肇始于上世紀初期,發展至今,無論是規模還是品質,都在全球首屈一指?v觀世界動漫產業一個多世紀的運行軌跡,幾乎每一次前進、每一步革新,都離不開美國動漫的引領。
首先,美國動漫產業具有完備的市場運作模式。美國動漫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面向市場,率先建立了完整的動漫產業鏈,對動漫作品進行全方位的商業推廣和開發,形成了完善的營銷模式以及營銷渠道,帶動了動漫各相關產業和衍生產業的繁榮,最大程度實現動漫作品利潤最大化,成就了全球最大的動漫產業及各種衍生產業規模。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沃爾特·迪斯尼的動漫王國。迪斯尼不僅將動漫同娛樂產業相結合,在全球建立了10多座主題公園,還擁有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美國廣播公司(ABC)等電視媒體資產。同時,世界各地還分布著數百家主要出售玩偶商品的迪斯尼零售店。迪斯尼公司只通過出售人物的肖像權便能獲取巨大的商業利潤。大批美國動漫公司紛紛仿效迪斯尼模式。由此,美國動漫產業形成了一條經典的動漫產業鏈,動漫產品的商業價值被最大限度地產業化發掘。
其次,美國動漫產業有先進的科技支撐手段。美國動漫產業在動漫技術方面始終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從手繪到印刷,再到電影、電視,以至計算機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美國動漫又出現了新的技術變革,主要動漫制作商紛紛采用電腦制作動畫,《獅子王》、《玩具總動員》、《怪物史萊克》等都是電腦技術在動漫領域的代表作品。如今,美國動漫產業已經基本用計算機三維動畫技術取代了傳統動漫的二維動畫創作手段。
最后,美國動漫產業具有多元的文化內容風格。從內容選題上看,美國動漫產業的取材非常廣泛,具有跨文化、跨時代的特點。不僅有大量的傳統、現代、未來題材,還積極吸收了世界眾多國家、眾多民族的代表性題材,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美國特色。如《花木蘭》、《功夫熊貓》等動漫產品,都是通過美國特有的動漫藝術表現形式和西方動漫話語講述中國故事和中國元素,一方面既迎合了美國本土多民族的消費人口結構,也為動漫產品出口創造了便利。
總體而言,美國動漫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動漫產業界的行業自律和行業協會的輔助,政府并沒有提供太多的政策扶植,形成了“創意+市場+技術+內容”的美國動漫產業模式。
日本動漫產業不遜風騷
日本動漫產業興起于上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雖然在規模上不及美國動漫產業,但其影響力卻不遜風騷。機器貓、阿童木、一休、櫻桃小丸子、Hello Kitty等許多日本動漫形象已經成為觀眾耳熟能詳的明星?偨Y其成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持久穩定的消費需求。從日本動漫產業的社會消費心理看,日本在戰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公眾生活在競爭激烈、追求高效的社會環境。在此背景下,動漫產品以其人性化、生活化的情節、輕松愉快的表現形式和簡潔明了的直觀效果,滿足了日本國民放松身心的需求。這培養了日本公眾對動漫產品的消費習慣。此外,日本單一的民族結構較易形成統一的文化觀和價值觀,使人們可能在更廣的范圍和更高的程度上接受同一文化的動漫產品。這為日本動漫產業在國內的普及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第二,成熟的產業運作模式。與美國動漫產業相同,日本動漫產業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和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又具備自身的特點,大致可以歸結為:“動漫創意—動漫生產—動漫傳播—衍生產品開發—衍生產品銷售—再生產”。其中關鍵的盈利模式在于產銷分離,該模式可以簡單的描述為“選好苗子,重點培養”。在此模式下,日本動漫產業無需在資金上過多投入,動漫產品一旦熱賣,其生命周期便可以長久延續。這使得日本動漫產業的生產成本普遍低于美國,在市場占有率上實現了迅速擴張。在此基礎上,日本動漫產業積極順應全球動漫產業分工的大趨勢,將很多初期動漫制作轉移至中國、東南亞等國家,轉而更加專注鞏固本國動漫的既有優勢,進一步提升了其動漫產業的發展水平。
第三,積極有效的政府支持。日本動漫產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發展,與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密切相關。上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就根據本國國情,制定了明確的動漫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對動漫產業進行明晰的定位;推出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設定了專門的政府機構和研究機構對動漫產業的發展進行監管和推動;積極提供各項資金支持;建立了一系列的動漫出口鼓勵政策、動漫人才培養政策。日本動漫產業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通過產業化發展模式,逐步在日本乃至全球發展壯大。
此外,日本政府還大力扶植具備政府延伸職能的行業協會,并將動漫作品審查權下放,使得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在規劃制定上更加符合規律,從業人員權益維護等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效,優化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環境。同時,日本政府還大力支持與提倡動漫教育的普及發展,積極組織各類動漫展覽并建立多個動漫產業基地,提升日本動漫產業鏈在市場運作過程中的完善和壯大。
日本動漫產業在沒有行業積累,技術相對落后的條件下,植根本國比較優勢,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動漫強國,可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中國動漫產業任重道遠
相對于美、日的動漫產業水平,中國的動漫產業尚存在明顯差距,只能算是起步階段。動漫產業的發展與一國經濟水平息息相關。由于動漫產品屬于精神消費領域,因而只有民眾的精神需求達到相當規模,才能引致與之匹配的供給能力,形成動漫產業。此外,動漫產業必須有成熟的市場機制與之配套。動漫產品如果不能遵循價值規律,通過市場進行交換,而只是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模式進行生產和消費,就不能形成優勝劣汰,無法為動漫產業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因此,中國只是在實現從貧困到溫飽和從溫飽到小康的兩次歷史性跨越之后,才逐漸具備動漫產品的消費基礎。而這一時點距今不過10年。嚴格地講,此前國人引以自豪的《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上世紀60年代經典作品,以及以水墨動畫為代表的“中國動畫學派”,只是藝術語境中的動漫,而非產業語境下的動漫。至于《葫蘆兄弟》、《黑貓警長》、《三個和尚》等改革開放后的一批動漫產品,雖已具有了市場和競爭的色彩,但從生產者數量和產品數量來看尚不構成規模,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動漫產業。
只是到了21世紀初期,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日益重視,中國的動漫產業才漸趨成型,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的雙贏,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動漫產業開始自主面向市場,動漫企業經營模式發生本質轉變;二是動漫專業技術人員與日俱增,動漫制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經驗;三是動漫創作和動漫展銷活動應運而生,動漫網站等媒體紛紛建立;四是動漫系列產品的成套制作理念深入人心,后續產品的延展效應也蓬勃發展。如“藍貓”、“喜羊羊”系列的成功就代表了中國動漫產業的這些最新成就。
然而,中國的動漫產業畢竟只是剛剛起步,要趕超美、日,無論是在市場的成熟度上,還是在運作模式的探索上,或者在高新科技的采用上,以及在文化內容的發掘上,都還有相當漫長的路要走。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出爐(11/07)
- ·文化創意引領“后危機”轉型(07/19)
- ·2010杭州生活品質總點評交流發布會(06/21)
- ·嘉興藍·文化創意產業園:厚植城市文化 (02/21)
- ·文化金融合力助推杭州之江文化產業帶建(01/10)
- ·余杭區:擁抱新經濟 開拓數字創意產業“(12/21)
- ·關于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12/12)
- ·LOTF49創意產業園:從舊廠房涅槃而來的(11/30)
- ·下城區文化創意產業風生水起(09/19)
- ·浙江國家音樂產業基地蕭山園區落地錢江(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