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的“杭州模式”:十年發展 產業全國領先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5/22 16:06:12
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的成功舉辦,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杭州現象”的探討。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相繼報道之后,新華社《瞭望》周刊也于近期發表了深度思考性文章《中國動畫:十年礪劍再出發》,以杭州中國國際動漫節為例,探索中國動漫產業的成長之路。
與此同時,中國國際動漫節節展辦公室聯合浙江大學影視與動漫游戲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最新報告——《“杭州模式”的運行與杭州動漫的發展》。撰稿人盤劍和方明星指出:杭州模式遇到的問題,多數城市在發展中都會遇到;杭州模式總結的經驗,也是中國城市發展動漫產業的縮影,因此以杭州為例,探索從追求數量到講求質量、從增加產量到注重產值、從擴大規模到創建品牌的轉型升級之路,也是中國從“動漫大國”走向“動漫強國”的有益嘗試。
十年發展
杭州動漫產業全國領先
政策推動,資金保障。杭州動漫產業的發展,始終有政府政策推動與相伴。從每年5000萬的專項扶持資金到提升為7000萬,兩個“五年規劃”在政策導向上始終審時度勢、引領產業風向標,使杭州動漫處于中國動漫發展的第一梯隊。此外,政府幫助動漫企業招商融資,通過舉辦金融沙龍等活動,銀行與金融機構發布金融產品,動漫企業提供有吸引力的項目,經過雙方的自由洽談,達成投融資協議。這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杭州動漫產業獲得充裕發展資金的保障平臺。
節展效應,放眼國際。杭州動漫的快速發展,與舉辦中國國際動漫節密切相關。政府辦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動漫企業搭建一個投資合作與產品交易的平臺,從第一屆的30億元成交額到第十屆的138.6億元,動漫節上產品交易和項目合作、投資所涉及的金額增加了近五倍,對推動動漫企業生產和銷售作用巨大。動漫節還為杭州動漫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交流平臺,始終放眼于國際舞臺,與世界最先進的動畫理念、最杰出的動畫人才以及最優秀的動畫企業同臺展示,不僅為杭州動漫產品提供了國際化的展示、銷售平臺,為杭州動漫企業提供了國際性的交流、合作機會,而且為整個杭州動漫產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動漫節也是杭州展示自我形象、有效建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每年動漫節上百萬觀眾云集,國內外動漫大師蒞臨,國際知名企業參展,使得動漫節成為杭州周期性展示自身文化建設成就的平臺,讓動漫成為政府的拳頭產品,使其被擺在了最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
名企集聚,名家落戶。通過十年的發展,杭州動漫產業在培育龍頭企業、優秀人才、品牌產品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南卡通、玄機科技、博采傳媒、宏夢卡通、夏天島、定格文化等企業都各有其不同的動漫精品。同時,他們在一起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合力,一起打造了“杭州動漫”這一動漫品牌。龍頭企業優化了杭州動漫的產業結構,激活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在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的同時,杭州憑借秀美的自然環境、深厚的人文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和諧的宜居宜業環境,吸引了一批動畫領軍人物加盟,如蔡志忠、朱德庸、黃玉郎、沈樂平、姚非拉、夏達等,他們的加盟使得杭州動漫具有了一流的創作主體。這些優秀人才為杭州動漫注入了最需要也是最緊缺的智力資源。作為以創意為基礎的文化經濟,其核心競爭力就是智力,這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原動力之一。
院企合作,孵化人才。動漫產業發展,離不開大量專業人才。大力建設實訓基地,為動漫培訓多方面的人才,體現了杭州政府發展動漫產業的長期戰略眼光。在政府主導下杭州建立的實訓中心,將三大教學研究基地,即中國美院、浙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的動漫專業學生培養工作與動漫產業基地的龍頭企業緊密結合,從而有效解決了教育產業化背景下學校、企業、畢業生三者的困境,在中短期內解決了企業制作人員不足的問題。建立中高端業務骨干實訓計劃,通過文藝人才培訓班、大師班、境外短期留學等方式,為企業培養了一批忠誠度高的導演、編劇、人設、營銷、管理等核心人才。
杭州模式
動漫發展模式“杭州創造”
由于構造獨特、合理,功能齊全、強大,運行環境優越,運行機制科學,運行主體得力,“杭州模式”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使得杭州動漫在過去十年的發展中順利地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優,在不占先機的情況下后來居上,一躍而成為整個中國動漫產業的中堅,穩處于國內動漫產業的第一方陣前列。“杭州模式”的成功運行也對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和引領作用。
首先,“杭州模式”表現了長遠的戰略目光。建設中國動漫博物館,創辦動漫報紙、雜志,建設動漫網絡,構建動漫交流與合作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等,這些舉措不是由短期的經濟利益驅動所為,而是具有長遠目光的戰略抉擇。只有在營造、建立動漫良好的外部環境基礎上,動漫產業才能夠得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其次,“杭州模式”強調立足國內,接軌國際,以文化價值帶動商業效益,試圖在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構建中實現動漫產業持續、長久的經濟增長。在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中,“杭州模式”既關注廣大的國內市場,并且從一開始就強調國際化、與國際接軌——既大膽地“走出去”,也勇敢地“請進來”。不論是與日、美動畫爭奪國內市場,還是與動漫強國在國際上同臺競技,杭州動漫都不是簡單地“走市場化道路”,單純地追求商業效益,而是充分強調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構建:通過鼓勵、扶持具有重要社會內涵和民族文化品格、藝術上乘的動漫精品力作的生產和輸出,創建中國動漫品牌。對內力圖在被日、美化了的動漫愛好者的意識形態中重建中華民族的主流價值體系,對外則傳播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在國際上塑造中國的國家、民族形象,以此增強中國的吸引力和影響度。
第三,“杭州模式”強調產業鏈意識,注重動漫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建設。在“杭州模式”的運行中,動漫產業的上游和下游被統籌兼顧,政府或主導、或參與、或積極推動,讓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由企業運營,并且效益良好。“杭州模式”注重培養和引進動漫策劃、創意和編劇人才,并在中國國際動漫節的評獎活動中增加了動畫劇本獎。在動漫產品的推廣、營銷和衍生產品開發方面,則不僅將其作為中國國際動漫節的“重頭戲”,而且還特別引導相關專業公司進入動漫基地、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在政策和資金扶持上也有意地向這類項目傾斜;除此之外,還通過動漫游戲協會和相關政府機構,以沙龍和項目洽談會的方式,組織動漫企業與玩具、文具、服裝、工藝品等企業聯誼、交流,推動動漫形象授權和衍生產品開發。這樣的產業鏈意識和建設產業鏈的具體做法無疑對在產業鏈建設方面還普遍比較薄弱的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
最后,“杭州模式”不是封閉地、孤立地經營動漫產業,而是將動漫產業置于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背景之下,以開放的形態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聯動運行。杭州要打造全國文化創意中心,而動漫產業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杭州要創建“動漫之都”,這一戰略決策的制定和實施又基于以文化創意產業為重點的杭州城市發展定位。正是因為基于城市的發展定位或與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聯動運行,所以杭州動漫產業發展才具有巨大的推動力,同時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也不是孤立的、封閉的,它也是整個中國文化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務院頒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便明確地將動漫列為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重點門類,因此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也關乎中國文化產業的振興。由此,我們就不難看到,“杭州模式”絕不僅僅是杭州的,它隱含著整個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機制,深入研究和推廣這一模式,或可全面推動中國動漫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奧體TOD:未來城市看杭州(04/24)
- ·杭州地鐵1號線動漫專列昨日發車(04/21)
- ·杭產動漫大膽“走出去”(09/10)
- ·杭州動漫之都以天時地利人和吸引人才(08/06)
- ·杭州江干區動漫產業“揚帆起航”(06/25)
- ·2014杭州動漫轉型升級結碩果(02/12)
- ·國內動漫產業十大新聞出爐:杭州元素占(01/08)
- ·杭州動漫要繼續“走出去”(09/11)
- ·杭州動漫產業發展轉型升級顯著 作品質(08/21)
- ·2014年杭州會展業第二階段 打響“活力(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