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部經濟與樓宇經濟之間的關聯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2/18 11:19:04
我國許多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正面臨著城市病集中爆發的挑戰:制造成本快速上升,環境資源壓力越來越大,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城市轉型迫在眉睫。特別是東南沿海一些城市,更是到了經濟轉型的節骨眼。
總部經濟優化了資源配置,能夠最大限度釋放城市的創新資源效能,增強資源創新能力;發展總部經濟能夠強力地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第六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上,我國研究總部經濟的專家學者、知名總部基地的代表也為正在發展總部經濟、即將發展總部經濟的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觀點
發展總部經濟不僅要吸引外部來的資源,也要培育我們自身的資源核心力量,我想這方面對總部經濟的發展很有幫助和借鑒意義。
微觀層面看或者從企業層面來看,總部經濟是一種新的企業組織模式,總部經濟能提升企業,跨行業、跨區域,乃至跨國際性資源整合的能力,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提升企業和產品品牌價值和影響力,為企業壯大規模、提升競爭力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某一個產業來說,它的競爭力的關鍵就在于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的競爭力,所以我們要推動總部經濟模式的發展,實際上很重要的就是要推動重點企業的做大做強,搶占行業的制高點。在這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在發展總部經濟中很多地區還都在考慮怎么來吸引國際上的資源,包括各方面的資源,在這當中我們也要避免為了吸引資源,大家就紛紛減稅,而且土地不要錢了、返稅,這樣一種競爭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所以我們要努力培育我們的龍頭企業,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做大做強,所以在發展總部經濟當中不僅僅是要吸引外部來的資源,也要培育我們自身的資源核心力量,我想這方面對總部經濟的發展也很有幫助和借鑒意義。
打造一個真正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是總部經濟快速發展、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中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并沒有完全享受同等的待遇,在國民待遇的問題上受到最大歧視或者最不公平待遇的是民營企業。所以這是我們中國今后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這是改善中國市場環境、改善中國積極的國際形象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當一個國家的一部分企業沒有享受到充分的國民待遇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市場經濟地位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發展的?偛拷洕奂瘏^里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也有外資企業,是不同所有制企業,而且是優秀的、不同所有制企業聚集的地方。
在這樣一個地方考驗我們政府服務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我們的政府能不能在陽光和透明情況下對所有不同所有制的企業給予完全相同的待遇?我覺得這一條是由于一些知名的企業相對聚集,能夠吸引全球的目光或者全國的目光,所以政府在這方面能不能實行國民待遇,實際上是對我們政府服務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驗。
所以在搞總部經濟的時候,我認為打造一個真正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是總部經濟快速發展、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我也希望總部經濟各個方面能夠有所作為。
目前我國總部經濟的發展格局大致呈現出三個層級。其中大多數城市還處于初級階段;一些中心城市已經開始進入到較高層次;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已經走在前列。
在總部經濟發展模式下,中心城市將與自身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制造環節轉移到其他區域,騰退出大量的空間資源,積極培育和吸引企業總部,重點發展低能耗、高產出的綠色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為城市突破資源、環境、空間等發展瓶頸,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從總體上來看,目前我國總部經濟的發展格局大致呈現出三個層級。其中大多數城市還處于初級階段,企業通過為跨國公司進行產品生產制造與加工,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實力,以此逐漸融入到全球總部經濟鏈條;一些中心城市已經開始進入到總部經濟發展的較高層次,在國內區域之間進行企業總部與生產制造環節的空間再配置,以取得國內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由此推動中國總部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還有一些城市中的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已經走在總部經濟發展前列,開始將生產制造環節向海外國家和地區布局,以取得全球資源的更大收益。
經驗
總部企業所產生的品牌效應、稅收貢獻效應、產業成熟效應和連鎖投資效應已經成為推動城區經濟發展的主體。
越秀區作為全市面積最小的城區,通過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實現了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數十倍經濟密度和服務密度,但是我們也看到還存在著發展空間相對有限,與產業拓展需求不斷增長的矛盾,特別是隨著城市發展逐步拉大,如何突破城區資源環境和空間發展瓶頸,提升城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水平,我覺得當前最好、也是最重要的選擇,就是在推進發展方式轉型中,堅持總部發展戰略不動搖。
第一次提出把總部經濟與園區經濟相結合,第一次實現總部經濟的集中建設……北京總部基地為全國高新區和工業園區的轉型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
北京總部基地是全國首先提出發布總部經濟的區域,新打造的區域是中關村豐臺科技園東進西擴戰略的重要部分,是實現總部基地全面升級的區域。北京總部基地2010年第一次向外界公開空間范圍,提升了北京總部技術發展品質的信心。
建設總部基地是深入實踐總部經濟發展需要,在城市規劃、建筑形態、產業結構、管理模式,從理論到實踐都進行了許多大膽的嘗試,第一次提出把總部經濟與園區經濟相結合,第一次實現總部經濟的集中建設,第一次對園區實施統一規劃、承建建設,第一次圍繞總部經濟提出功能協作區和產業配套區建設的思路,第一次將市場力量與政府力量實現有機結合,為全國高新區和工業園區的轉型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
對話專家
問:總部基地作為空間概念,很多總部經濟區的建設背后都有地產開發,怎樣處理好城市的運營和地產開發的運營之間的關系?
趙弘:一個城市的運營單純靠行政資源、財政資金是不可能的,現在必須要通過民營化市場機制,商業資本來推進。商業資本怎么介入?這里面要有微妙的管理辦法,精心設計,精細管理,最后才能起到作用。政府不能全包攬,也不能全撒手。企業要考慮自己的增值,拿到地以后開發、招商,招商什么企業進來不管,只要買我的樓就行。但是,買到這個樓的企業他是不是真正實際在這里發展也不一定,他再轉手又有可能,最后一層一層就出問題了,所以我看到全國很多城區癥結就出現在這里。我覺得永康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就是非常嚴格的產權限定,這樣就使得企業必須在這里去發展,而不是轉手倒賣。所以要精心頂層設計,嚴格引導開發商按照共贏的理念去做。
問:樓宇經濟與總部經濟之間的關聯?
趙弘:樓宇經濟這個概念是從香港傳過來的。當時的香港面積非常小,土地資源缺乏,叫立體工廠,所以現在到那里還可以看到立體工廠。后來延伸出樓宇經濟,這個概念傳到上海,上海原來那邊刺繡也有發展,所以也叫樓宇經濟。這個概念傳了一段時間,現在用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看到樓宇僅僅是一個載體,里面有可能是高端的,也有可能是中端或者低端的,賣火車票的也在里面等等。所以總部經濟很明確,很明確的是高端,低端就不抓。這樣思路清晰,就像我們一個人穿西服是次要的,人是主要的。因此作為政府來講,我覺得用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或者生產性服務業這個概念,比用樓宇經濟要好,而且在實踐當中非常混亂。有的地方打著樓宇經濟的概念到處蓋樓,這樣的做法也非常不好,所以建議政府用準確的概念,含糊的概念就不要用了。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出爐(11/07)
- ·寧波白鶴街道催發“老樓新生” 一幢幢(09/26)
- ·寧波白鶴街道以“老樓新生”探索樓宇經(09/26)
- ·寧波鄞州區商務局“盯牢盯實” 樓宇整(09/24)
- ·杭州余杭南苑街道:從城郊到東部核心的(09/24)
- ·杭州余杭倉前: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華麗蛻(09/20)
- ·把脈新趨勢 JWK舉辦樓宇經濟行業論壇(09/19)
- ·西湖區樓宇經濟領跑杭州 樓宇吸金創新(09/12)
- ·杭州北干街道:創新引領建設 全力打造深(09/11)
- ·特色樓宇(園區)匯聚西湖經濟新動能(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