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杭州樓市成交商業地產賣得最好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2/22 11:07:53
2011年的杭州樓市,哀鴻遍野。受限購限貸調控政策的影響,幾乎所有的住宅房源都受到了影響。
別墅排屋等面向改善型置業的高端物業自不必說,一方面,改善型客戶往往手上有多套房而沒有強烈購房意向,另一方面,有買房資格的少之又少,加上貸款限制帶來的一次性付款等苛刻要求,高端市場需求被壓至最小。
與此同時,因為首付、貸款利率提高等原因,首次置業的需求也受到了巨大影響。即使有心買房者,也懷揣著滿滿的觀望情緒,遲遲不肯下單。
唯有商業地產,卻在嚴冬中綻放出溫暖的氣息。一個簡單的事實是,2011年,杭州樓市中,成交最好的樓盤,不是住宅,而是商業地產。而在土地市場上,商業土地無疑也已經替代了住宅用地,成為新寵。
毫無疑問,商業地產是此次調控中最大的受益者。
成交:商業地產賣得最好
賣得最好的房子不是住宅,而是公建性質的商業地產。這樣的事情,在杭州樓市很少出現。但2011年例外。
9月初,位于下沙沿江區塊的一個項目,以“起價7280元/平方米,8900元/平方米的均價”,完全刺激了人們的眼膜,最終讓觀望中的很多人,再次找到了“買房如買白菜”的感覺,最終下單。
寬敞的大馬路,變成了巨大的停車場,車子一直綿延到了沿江大道;售樓處前,搭起了100多米長的帳篷,里面人聲鼎沸,人滿為患……保利灣天地當時的開盤現場,相信很多人還能記得。582套房源,1000多個客戶,當天預定率就達到了95%。此后,灣天地又連推房源,頻頻發力,每一次都創造出了銷售旺季。
根據開發商保利地產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灣天地認購1852套,簽約1835套,認購率已經達到86%。在“零成交”不再是新聞的現在,保利灣天地的這個數據,如一騎絕塵,讓其他眾樓盤望塵莫及,并穩穩坐定了2011年杭州樓市銷售套數冠軍榜的寶座。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樓盤是城市之星。這個樓盤3月中旬推出CBD5號樓154套房源,這批房源為精裝修的“類住宅”,正好不在限購之列。結果,這批房源當天就銷售80%,回籠資金達12億多元。而杭州市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這個單套總價在900萬元以上的樓盤,簽約率已經達到93%,這樣的豪宅,這樣的限購的大背景,這樣的成交速度,實在令人咋舌。而到目前為止,這個樓盤已經成交312套,回籠資金約30.61億元,讓不少開發商羨艷不已。
今年的熱銷商業項目中,還包括雙城國際、東和國際、東方紅街、世茂江濱Cosmo等等,它們都或長或短地在樓市中掀起過熱銷浪潮。
淡市下樓盤熱銷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即一個樓盤需要有好的地段、好的產品,而商業地產不限購限貸的特點,就成了其在嚴厲調控下的“天時”,并使得它在這樣低迷的行情下如魚得水,最終撬開了購房者的錢袋子。
土地:商業用地最受寵
11月下旬,杭州土地市場出現了久違的一幕。當天,杭州主城區共有三宗商業用地成功出讓,其中53號之江地塊引來了開發商爭搶,在58輪拉鋸戰之后才塵埃落定。
這個地塊毗鄰錢江三橋,為一線江景地塊,臨近景江城市花園、濱江家園、天富花園、近江家園、錢江時代公寓等小區,為名副其實的錢江新城地塊,地段比較稀缺。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地塊面積雖然不大,但參與競拍的開發商達到了五六家,競拍進行了58輪,主持人甚至開始提醒競買人注意市場風險,讓人大跌眼鏡。
而這只是今年商業土地在土地市場上表現的一個縮影。
根據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公開數據,2011年主城區共賣地約316.7億元,創三年來的新低,為去年同期的64%,僅為2009年同期的40%。土地成交面積147萬平方米,可建面積392萬平方米,平均成交樓面價為8075元/平米,其中住宅土地成交樓面價8920元/平方米,較去年10777元/平方米住宅土地樓面價下降17%。
所有的數字都表明,住宅用地今年遭受到了冷遇。
值得一提的是,商業用地的數據卻顯得光鮮亮麗。統計數據顯示,在住宅遇冷同時,杭州主城區商業用地成交額相比2010年卻不降反升,2011年主城區商業用地成交額147.76億元,同比去年上漲8%。無論是成交額還是成交占比都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最高,46.65%的成交額,商業用地毫無疑問已經與住宅用地并駕齊驅,成為土地市場的又一個主角。
而在價格上,住宅用地市場顯然已經告別了“地王頻出”的時代,而代之以“底價成交”,相反,商業用地卻能夠頻頻創造出熱度。據統計,今年出讓的商業土地中,溢價率在70%以上的達到了5宗,其中由浙江中鐵房產拿下的天城單元地塊,溢價率甚至達到了175.1%。
趨勢:眾品牌公司紛紛涉獵商業地產
10月中旬,浙江房產界品牌開發商綠城集團,與杭州的百貨業巨頭百大集團,聯合舉辦了一場百大綠城西子國際發布會。在會上,兩位大佬在慶春廣場邊攜手打造的重磅產品——百大綠城西子國際正式對外亮相。
這個總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的項目,規劃有五星級酒店、精裝城市公館、國際化甲級寫字樓、國際名品廣場等高端物業,是集居住、商業、娛樂、辦公、購物等多功能復合的高品質城市綜合體。而更讓市場所關注的是,這是綠城在杭州的第一個城市綜合體項目。這不僅讓人浮想聯翩,一貫專注于住宅開發、也最擅長住宅開發的綠城集團,是否也在調整開發戰略,向商業地產的開發和運營商轉變。
事實上,在競爭日益國際化、多元化的杭州樓市,這樣的轉變是需要的。房產品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造好房子,而要更多地考慮到業主入住后的生活。很多開發商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也開始更多地推廣樓盤的配套價值。比如龍湖滟瀾山的20萬平方米天街、寶龍城市廣場的“下沙武林門”概念、寰宇天下80萬平方米綜合體的價值等等,無不為項目的銷售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開發商大踏步涉獵商業地產的同時,與商業地產有關的人才價值也在悄然提升。據了解,在今年不景氣的房產形勢下,招商人才的薪酬還在不斷提升。比如,一個普通的招商崗位,原先最多也就10—15萬元的年薪,現在至少要15—20萬元。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今日早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
- ·7月第一周杭州商業地產成交下降3成(07/10)
- ·杭州樓市半年報出爐! 銷售金額濱江、萬(07/04)
- ·杭州6個商業地產項目將陸續交付(06/14)
- ·杭州放開酒店式公寓的產權分割限制? 有(06/13)
- ·受端午假期影響 6月第一周杭州寫字樓商(06/12)
- ·金三銀四后,杭州樓市“小陽春”或將延(06/06)
- ·杭州樓市調查:房企頂價拿地 地王“廝殺(06/03)
- ·5月杭州商業地產成交及商業綜合體建設(06/03)
- ·杭城酒店式公寓投資熱又來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