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樓市正面臨“井噴”的前兆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2/7 15:49:44
最近,湖州某房地產企業在廣告宣傳中自稱一天銷售一億的業績,讓不知湖州樓市究竟處在何種狀態的消費者誤以為該樓盤銷售“火爆”,而由此傳導的進一步信息是湖州樓市正面臨“井噴”的前兆,該廣告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制造了湖州樓市的“繁榮”,蠱惑消費者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盲目搶購。
然而根據數據統計顯示, 2012年,湖州的房地產市場一直處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狀態,湖州新增供應量(市區)為7500套左右,銷售量(市區)為6500套左右,相比浙江其它城市而言,新增供應僅略大于銷售,處于良性健康的發展態勢。今年湖州樓市成交前三名分別是天鴻·天際、翰林世家、學士府,簽約總金額在6-7億左右,成交套數在600-650套左右,對比其它城市,成交業績相對比較平穩。而其取得的良好業績正是離不開這些樓盤的高性價比以及不俗的口碑。
面對湖州這一最大的購房群體——剛需老百姓,最大的問題不是他們選不到稱心如意的房子,而是不了解樓市的真實情況,對于樓市的實際成交情況、樓盤的優劣勢都不是太清楚。只能依靠開發商的廣告宣傳及媒體的分析來做出購房的判斷,一旦行業內部出現自律性缺乏等問題,極容易受其誤導,而現在某些湖州房產商的廣告動輒1天1億,動輒熱銷,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并不了解其真實性到底是有多少。
而我們看到有些房地產廣告宣傳1天1億等銷售信息,其數據的真實性也是值得新聞媒體關注的。首先成交包括了二種,一是定購,二是簽約。作為一個有誠信的開發商應該在廣告上標明成交是定購還是簽約,像綠城集團的年底成交金額中均標明了(含定購金額)這樣的字眼,讓客戶很清晰的了解真實的情況。而現在湖州很多廣告上宣傳的1天1億等數據是含糊不清,有誤導消費者的可能,定購和簽約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定購的退定率很大,并不代表真正的成交。其次是宣傳的1天1億,按成交金額預算,當天成交在200套以上,湖州2012年的銷冠簽約也就650套左右,一天200套,是需要怎么樣熱銷成績才可以支撐?截止1月底,從該銷售部了解到,簽約套數為100多套。數據不吻合也正是說明了成交并非那么理想,而真正的數據也只有當天的財務進帳最能說明問題。
良性的市場環境自然需要穩定的客戶群體支撐。那么,是誰成為湖州的購房主力軍?我們看到相對于杭州等一線城市,湖州是一個較為傳統的封閉型市場,沒有太多的外來投資者,購房以剛性首次置業及剛性首改需求為主。結婚、求學、首套改善等基本性需求是湖州房地產市場最大的購房需求來源,從2012年湖州樓市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 90m2以下的戶型約占了總成交量的35%左右,而這些房源基本上是以低樓層、低總價為主。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客戶大部分都是初次購房或首次改善,以滿足其最基本性的需求為主。
一次虛假或并不完全正確的宣傳,從宣傳企業來講或許可以帶來短期的“投機”效果,也許會獲得單次機會的盈利,但從維護企業或湖州樓市長期健康的有序發展來看,是百害無一利的。首先,這種虛假宣傳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購房者最后發現事實并不是如此,就會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對以后交房時埋下種種后遺癥,而且企業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其次,由于這種虛假宣傳或使政府對房地產調控力度造成誤導,其行為會波及影響到整個房地產市場。第三,這種虛假宣傳對整個社會建立誠信氛圍帶來傷害。
任何一種房產品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優勢和劣勢,如何來鑒甄?湖州購房老百姓需要的是一家可以站在購房者的角度,用最真實的聲音還原湖州樓市,用最客觀的角度幫助購房者選擇真正符合自己購房需求的媒體。而住在湖州網推出的高宏視點和1818維權兩個欄目就是要為購房者提供最真實的聲音。除了銷售信息,住在湖州網也將以專家的眼光幫助購房者分析樓盤的優劣勢,讓大家清清楚楚的買房。年前的改版試運行,住在湖州網將以嶄新面貌迎接2013年,用最真實的數據分析現在的湖州樓市,讓購房者真正選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房源。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湖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