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廠房搖身變成創意園區 “創意1956”開園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0/12/17 13:07:24
斑駁的廠房、厚重的大鐵門、發銹的電線架、陳舊的紅磚外墻、廢棄的行車軌道……這是江北莊橋街道有50多年歷史的原寧波變壓器廠廠房。如今,機器的轟鳴聲已經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風格各異的工作室、設計室……
正是在這種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時尚的交錯中,昨天,我市規模最大的庭院式LOFT文化創意產業園——“創意1956”開園了。

取名為“創意1956”,是因為其前身寧波變壓器廠始建于1956年。寧波變壓器廠是原機電工業部重點企業,全國中小型變壓器主導企業之一,在當時的寧波屬于國有骨干企業,曾被評為國家二級企業和浙江省最佳經濟效益工業企業。其所生產的變壓器曾被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首都機場等重要場所采用。
昨天,記者在園區門口看到了兩臺陳列的大型變壓器,它們都是寧波變壓器廠生產的,在外“漂泊”幾十年后于開園時“重歸故里”,像雕塑般成為園區的一個標志,喚醒古老的記憶。
“創意1956”占地63264平方米,其中一期33872平方米,是“新芝8號”創意園的6倍。目前園區一期工程已經竣工,共入駐26家企業36個工作室,包括文化創意、工業設計、軟件設計、動漫制作、廣告設計等產業及相關配套服務業。
“創意1956”由我市唯一的市屬工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市工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打造。2008年,該公司曾成功開發了寧波市首家都市產業園——“新芝8號”,這是一家LOFT文化創意產業園。
目前“新芝8號”這一試水之作去年完成年營業額7233萬元,稅收846萬元,近200名創意設計師在這里施展才華,土地單位面積產出和人均產出分別達到927萬元/畝和40萬元/人。
延伸閱讀
LOFT最早的稱謂來自英美,本意是“高大的閣樓”,目前已成為現代都市創新經濟、創意產業的代名詞,現在借指將工廠廠房或倉庫改造成藝術家工作室。
20世紀40年代,美國紐約藝術家與設計師們利用廢棄的工業廠房,從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娛樂、收藏等空間。在20世紀后期,LOFT逐漸演化成為一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
在我國,北京的798工藝園區,昆明的創庫,杭州的LOFT49等,都是有名的LOFT藝術區。上海開發改造和利用了100余處老工業建筑,對老廠房、老倉庫進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創意產業園區,如上海的田子坊、M50等都以LOFT的形式出現。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東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