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和豐創意廣場:傳統制造業在這里穿靚裝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5/4 10:04:44
甬江水川流不息,伴隨著五幢大樓的鋼筋水泥聲,規劃中的和豐創意廣場雛形初現,白墻黑瓦的小巷子,透出了一絲古樸的味道。
產瓷有根 給寧波瓷穿上寧波裝
記者去采訪的那幾天,寧波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細雨中,小巷的進口處,大大的“瓷”字在白墻上顯得格外醒目。
透著玻璃,記者看到幾個工人在一樓,拿著青瓷在上面不知道繡著什么。幾分鐘后,模樣才顯現出來,模特身形的青瓷上,肩頸處縫上了幾個紅線,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一件旗袍呢。一邊的書臺上,也堆放著不少陶瓷,或如燈,或如茶壺,小小的紅線一勾勒,陶瓷仿佛就有了生命。
“這個叫‘服飾陶瓷’,簡單來說,就是給陶瓷穿衣服。別看這小小的縫制,其實里面可講究了,有寧波的傳統工藝——紅幫文化。”這家店的負責人徐輝說,這是和豐瓷,是創意廣場真正意義上孕育的第一個設計成果。
徐輝是景德鎮人,從爺爺輩開始就和瓷打起了交道。作為園區的第一批“住客”,他告訴記者,其實寧波很早就產瓷,“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并不是景德鎮的瓷,而是寧波的越窯青瓷。”
來園里創業,也是徐輝人生的一次賭注,當時公司在別的地方剛剛裝修完,僅三個月。“和豐園之前,以前是工業設計一條街,第一次來,到處是一片平地,只有老廠房和這個舊址。”
景德鎮的理念已經落后,如何讓瓷文化再造輝煌?他來到了在1200年前外國人就定制過瓷器的寧波,期待在瓷器的根,找尋一種符合現代時尚觀念的陶瓷。
“寧波的紅幫文化很有名,定制服裝的寧波裝也很有特色。”在寧波工業起源的和豐紗廠舊址,他們大膽創造了一種“服飾陶瓷”,讓陶瓷穿上了寧波裝。去年,憑著這股創意,他在寧波服裝節上獲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吊牌上注入陶瓷元素,一亮相就獲得了200萬元的訂單。而今年的義烏博覽會,作為和風創意廣場出征的三巨頭之一,“服飾陶瓷”也獲得了臺灣、新加坡等地企業的青睞。
“藝術需要靈感,更需要對工業設計脈絡的把握。”他告訴記者,在和豐創意廣場,有很多同行的創意產品,都有寧波工業的根,有根的地方,才能激發藝術的火花。
雖然是新寧波人,但徐輝說,他會在這里堅守瓷的夢:五年內,和豐瓷將沿著寧波產瓷的歷史步伐,邁入全國市場,成為時尚陶瓷的先鋒品牌。
制造業有根 小家電需要大創意
一街之遙,105年的紗廠老廠房,第一批住客名單中,包括了寧波本地著名的西摩電器。
從小家電起步,寧波的制造業浪潮,也少不了西摩電器董事長董越君的一筆。“國外的產品已經上升到藝術與科學的層面,寧波的制造業不能滿足于貼牌制造的加工階段。大規模的機器很多,但是每天所生產的卻是較為低廉的產品……”董越君分析。
“制造業發展到今年,越來越感覺到設計創新的重要性。”她覺得,入駐和豐創意廣場,是企業產業轉型的最好平臺。在這里,它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鄰居”,比如貝發中國設計創意中心、太平鳥女裝設計創意中心等寧波市傳統優勢制造業的龍頭。
“和豐紗廠是寧波第一次工業的興起,另一次工業的起飛,也應該在有根的地方……”據園區負責人介紹,2010年,僅僅創意園的體驗園設計產值就約有7000萬元。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寧波江北將打造十大文化產業集聚平臺(03/14)
- ·寧波和豐創意廣場入選首批“中國工業設(04/01)
- ·寧波創意產業總收入達165億(05/15)
- ·寧波和豐創意廣場啟動工業創新驅動(11/16)
- ·寧波梁祝文化產業園二期破土動工(11/07)
- ·總部經濟是寧波轉型升級重要引擎(09/12)
- ·江東“六大經濟”撐起服務業半壁江山(05/02)
- ·寧波和豐創意廣場正式開園(10/21)
- ·“創新128”產業園榮列寧波市首批優勢(09/28)
- ·寧波廠房搖身變成創意園區(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