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家房企倒閉引發中國樓市風險擔憂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3/25 13:37:24
“中國水蜜桃之鄉”浙江奉化正桃花盛開。不過,眼下當地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其色彩艷麗的桃花,而是一家“龍頭”房企“興潤置業”轟然倒下,除了尚未完工的樓盤,它還留下35億元的負債。
“興潤置業”是中國東部城市寧波下轄的縣級市奉化當地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多年來深耕奉化市場。記者在其開發的項目“陽光茗都”注意到,單純從外觀看,這個有上千戶人居住的樓盤品質相當不錯,綠化考究,是當地公認的高品質物業。
該企業另一個坐落在桃花叢中的別墅項目“桃源府邸”已停工多時,連大門口都無人值守,上千畝的工地只剩下“半拉子”房屋和高聳的腳手架,門口“一棟府邸兌現桃源夢想”的廣告牌留下的售樓電話早已無人接聽。
“興潤置業”留下的巨額債務已成為當地政府不小的壓力。據奉化市政府通報,“興潤置業”及關聯企業總負債35億多元,因嚴重資不抵債,政府成立應急處置小組處理相關債權債務問題。
“興潤置業”應急處置小組成員、奉化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陳光輝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興潤置業”及關聯企業總負債35億多元。其中銀行貸款24億元左右,涉及17家銀行和2家小額貸款公司;有證據證實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億多元,涉及99人,其中機關事業人員7人;工程欠款3億多元。
“近幾年,‘興潤置業’及關聯企業經營管理混亂,于2013年底出現多起到期債務不能償還的情況,企業資金鏈條斷裂,經對其幾家公司資產債務情況初步核實已資不抵債。”陳光輝說。
日前,“興潤置業”實際控制人沈財興和法人代表沈明崇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移送奉化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目前應急處置小組正和相關銀行、債權人、相關企業進行協商,尋找解決方案。”陳光輝說,由于該事件涉及面廣、利益復雜,因此以不通過破產程序的方式來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難度很大。這意味著這家當地“龍頭”房企很可能會以破產清算的方式消亡。
工商資料顯示,“興潤置業”成立于2000年9月5日,注冊資本4億元,法人代表沈明崇,實際控制人是其父沈財興。沈財興名下還有多家企業,其在奉化當地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對于當地“龍頭”企業為何會面臨破產,陳光輝表示,這主要是企業自身經營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在政府介入前,企業是自由經營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資不抵債,現在很難說清楚。”陳光輝說。
“‘興潤置業’走到這一步,有太多、復雜的原因,是個例。目前沒有其他奉化房企出現資金鏈、資不抵債的問題。”陳光輝說。
盡管當地稱“興潤置業”事件為個例,但不少人卻將其作為樓市風險的征兆,個別外媒甚至將這一事件當成“中國經濟承壓”的證據。
“興潤置業”事件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除了其負債額度高、涉及銀行多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與奉化一樣不少三四線城市都面臨樓市低迷與房企“過坎”雙重壓力,一旦房企債務鏈條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債務違約等問題。
近年來,不少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低迷,顯出過剩苗頭。此前,鄂爾多斯、溫州、常州等多地出現商品房“以價換量”的情況。布局在這些地方的中小房企本身競爭力就不強,在樓市低迷情形下很可能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興潤置業”此前曾在價格高點“拿地”,隨著土地市場“遇冷”,其土地價值縮水,進而帶動固定資產估值大幅縮水。
樓市成交不振、表現低迷,銀行會收緊貸款,房企的融資渠道馬上變窄。為了渡過難關,不少企業便涉足民間借貸,這在東海沿海地區更為常見。“‘興潤置業’最先出現問題,就是有債權人反映它還不上錢了。”陳光輝說。
中國三四線城市樓市表現低迷構成了“興潤置業”事件的大背景,一位當地房企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房企確實面臨諸多壓力,歸根結底就是錢沒過去好賺了,房地產不再是暴利行業,房企需要調整,但離倒閉破產還是有很遠的距離。
奉化當地一再強調,房企資不抵債進入重組或破產程序,完全是市場行為。政府之所以介入,是考慮到“興潤置業”涉及到民間借貸,牽扯人數較多、利益復雜,需要政府協調平穩處置事件。
“興潤置業”事件的后續處置工作仍在加緊進行。市場對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的風險擔憂仍未消除。“興潤置業”事件或許是一面鏡子,房地產企業、銀行、甚至地方政府都應該“照一照”、反思一下,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新華網
相關閱讀:
- ·2019年樓市:高位運行 穩定可期(01/07)
- ·2018年中國房地產商十大“熱詞”出爐(12/17)
- ·中國樓市已現“拐點” 房地產貸款增速(07/25)
- ·中國樓市“三問”:為何高企?是漲是跌?(03/28)
- ·三大熱點主導上半年中國樓市(07/19)
- ·報告稱中國樓市仍為跨境投資者最熱衷的(04/01)
- ·投資者需把握優質商業地產項目(12/13)
- ·寧波商業地產項目頗多但還未飽和(10/22)
- ·外資再度青睞內地寫字樓市場(10/08)
- ·遭齊聲唱退 再否認撤退鐵獅門中國進退(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