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產中介透露:今年業績慘遭“腰斬”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0/12/25 10:22:05
“除了9月份略優于去年同期外,其它月份均出現大幅下滑,且降幅普遍在20%以上。5、6月份同比降幅更是超過7成。”某知名中介老總坦言:“這一年心都提在嗓子眼。”
在樓市大調整之下,市場冷清不可避免,上海中介行業也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二套房新政的出臺,存款準備金的多次上調、銀貸政策的連續縮緊,以及市場上買賣雙方觀望情緒的日漸濃厚,都使得今年的中介行業無法回到火熱的2009年。
上海二手房指數辦公室認為,11月全市二手房指數延續9月至今的弱勢反彈走勢,微幅上揚。但從市場反應來看,當前已逐漸進入前期政策消化期,買賣雙方處于深度博弈中。《新民樓市》近日詢問多家中介公司發現,除少數中介門店盈利超過去年,絕大多數尤其是一線中介公司僅靠二手業務已無法維系企業正常運轉,大部分企業紛紛開始轉變思路,多角度入手,拓寬業務渠道,實現一二手聯動調整企業運營結構和運營方式,基本達到收支平衡,不過仍有部分企業坦言,無論怎樣努力,始終比去年驕人的業績減少30-50%。
現狀:比前年好比去年差
“今年賺錢很辛苦。”上海合富置業董事總經理袁敏杰坦言,“遭遇到史上最嚴的宏觀調控確實讓市場冷了不少。”除了外在不可抗力之外,袁敏杰透露:“今年公司加大擴張步伐也是影響業績的一個客觀因素。”據悉,從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合富置業短短一年時間從原本20家店增加到目前的70家。“從利潤來說,比2009年差,但比慘淡的2008年要好很多。”袁敏杰表示,淡市開店并非不理智,市場不好更有利于大公司在地段好的區域布點,結束一店單打獨斗的局面,一旦回暖勢必會增加市場份額。而漢宇地產董事總經理施宏叡也坦言:“公司二手業務下滑明顯,所幸一手業務發展勢頭良好,彌補了營業損失。”
盡管上述企業并未透露具體數字,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中介公司二手業績減少三五成絕非個案。但是相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中介關門潮,全市今年門店關門比例不會超過20%。
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看慣市場起伏的施宏叡表示:“經歷了兩次調控,人們會在一個月內逐漸完成對政策的消化,市場也逐漸走完了調整過程。因此年頭和年中兩波活躍的行情救了我們。故而門店縮水并不嚴重。”這與德佑地產中二區區域經理馮文萃的想法不謀而合:“縱觀這幾年的市場變化,成交的線路總是曲折上升的。”
未來:多方出擊抗風險
今年市場并未冰封,除了市場的原因,筆者認為:歷經5年大起大落,中介公司越來越知道淡市下隱藏的發展機遇,從公司層面規避風險的能力也在逐步加強。在調查中,筆者發現,中介度淡各出奇謀,主攻租單、一二手聯動以及淡市布點成為今年中介的重點發展方向。
“從5月開始的租賃熱讓我們積累了渡過資金的難關。”馮文萃透露:德佑地產在4月下旬到8月底買賣成交量下浮嚴重,但租賃成交上升明顯。據悉,以往租賃與買賣傭金收入呈2:8比例,由于租賃傭金大幅上漲,買賣傭金有所減少,估計目前租賃業務的貢獻率要超過30%。在訪問中,筆者還發現為推動租賃業務,有中介公司為租客和業主提供了不少優惠,租客在部分中介成功租賃房屋后,可獲得免費搬家或者免費房間清潔服務。
至于從2006年開始就屢試不爽的一二手聯動也在今年為中介行 “雪中送炭”。“今年接了35個樓盤的分銷,一手業務在漢宇的比重從去年的30%上升到50%。”施宏叡略顯驕傲地表示。事實上,在調查中筆者發現,漢宇地產部分門店一手業務甚至達到主營收入的80%。而德佑在4月下旬到8月四個半月成交的461套房源中,一手分銷也起到積極的作用,最典型的案例是中心鉑庭代理僅三天就成交88套。
此外,由于目前存在一部分小中介經營面臨困境,有退出市場的計劃,門面轉讓費用有所降低,在這時候選擇接手經營困難的小中介,不失為一個好的時機。除了上文提及的合富置業外,中原、漢宇、利尊等也在今年加緊了布點速度。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房產開發商爭相布局上海灘(03/30)
- ·3月上海寫字樓供應持續下滑(03/20)
- ·2013年上海樓市成交量創4年新高(01/02)
- ·第三季度上海寫字樓成交量止跌回升(10/14)
- ·上海商業地產淡季不淡 外環外大型商業(08/19)
- ·七月上海商業地產市場淡季不淡 環比6月(08/03)
- ·上海樓市進入“歇夏” 成交再創新低(07/16)
- ·上海樓市剛需再唱主角 新房庫存增40萬(05/14)
- ·上海樓市供需兩旺驚現“大陽春”(04/27)
- ·2012年上海樓市成交量增三成(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