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將會有一批商業地產項目倒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7/29 10:37:20
去年以來,保利、金地、萬科等住宅開發商先后宣布了自己的商業地產開發計劃和目標后,越來越多的房企都加緊在全國范圍內“圈地”布局商業地產。崇文門成就北京新地王、CBD二百億的出讓總額讓人嘆為觀止,即將出讓的王府井地塊更為京城商業地產添了一把火。
但是,花到荼花事了,在商業地產如火如荼之際,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3年左右,將會有一批商業項目倒掉。
商業地產承受力遭到質疑
萬科、保利、龍湖、世茂、哇哈哈、雅戈爾……眾多的住宅開發商和其他行業企業,紛紛轉型商業地產。商業地產領域,新面孔頻頻亮相,爭地、挖人、搶布局,攪動市場的同時,也給這個行業的“老人們”驟增壓力。
商業地產大佬萬達集團發布消息,上半年銷售收入大增已成定局,到2012年,萬達廣場的數量將增至70個,五星級酒店將達38家,百貨店也將由目前的26家增至60家。另一家資深商業地產開發商陽光新業今年以來也動作不斷。繼年初青島南京路商業項目亮相之后,日前該公司旗下的北京分鐘寺新業廣場也已正式開業。據悉,陽光新業位于天津的友誼路新業廣場、東麗新業廣場兩個商業地產項目,也將陸續登場。
土地、資金、人力……各方面的資源都在涌入商業地產,這究竟是良性競爭,還是盲目擴張?面對商業地產的火爆勢頭,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質疑商業地產的承受能力。
“那么多企業進入,未來的商業項目供應量肯定會大幅增加,供應增加意味著競爭加大。”陽光新業總裁助理兼北京瑞景陽光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睿認為,目前商業地產貌似火爆的現狀,對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講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3年左右將會倒一批項目
在李睿看來,目前商業地產領域中,短期大量激增的商業地產項目與人才儲備、零售業發展等現狀情況存在極大的不匹配,這必將出現惡性競爭的狀況。
李睿告訴記者,大量企業的進入,對土地需求量自然增加,地價必然上漲,導致開發成本增加,在本身就融資渠道狹窄的環境下,企業將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大量項目的出現,必然引發人才大戰,高薪挖人的現象現在比比皆是,導致工作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無法正常運作,這也直接影響了項目的服務品質;大量項目的短期激增相較于有限的零售品牌資源,也必將導致商業項目的嚴重同質化,而且因彼此間的惡性競爭不僅增加招商難度并使得項目收益缺少保障。
據了解,市場已經出現為吸引商戶,將租金壓至極低,甚至免租、免物業費的現象。
李睿預測,在未來1-2年時間內,就有很多商業地產項目陸續出現問題。在3年左右,必然會出現一批倒閉的項目。“那時候也會有商業地產大鱷涌現,同時會引發并購潮。”
老牌開發商積極應對
面對危機,企業如何應對?
以萬達為代表的商業地產巨無霸,走的是快速、規模擴張路線。萬達廣場的擴張從未停止,而且有愈演愈快之勢。而首創芭蕾雨奧特萊斯、寶龍等新秀也在緊跟老大們的步伐。“越大越大,越強越強,資源正向龍頭企業快速聚集。兼并加速,資本與土地規模成了制勝的關鍵。”
相比前幾位大佬,同樣是資深商業地產開發商的陽光新業,則更趨于穩健。這家在商業地產不溫不火的時候搞出大動作的企業(如在2008年一口氣收購了家世界18個項目資產包),卻在當下顯得格外謹慎。
“正因為現在的商業地產太火,未來一些項目肯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在拿地、擴張的時候,就更要謹慎。” 李睿分析,商業地產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這對開發商的經營能力和資金狀況都是較大挑戰。在目前商業地產的割據戰中,對于老牌商業地產開發商來說,在商業地產開發和運營上保持謹慎,未免不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閱讀:
- ·遠洋集團上半年商業地產穩健突破 在營(08/29)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
- ·港資頻頻入局 杭州成高端商業綜合體新(08/19)
- ·多面承壓 商業地產面臨集體突圍(08/07)
- ·全國商業地產市場進入高度競爭期(07/24)
- ·2019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發布 研判(07/17)
- ·郭增利談中國商業地產的缺失和短版(07/15)
- ·7月第一周杭州商業地產成交下降3成(07/10)
- ·商改租遇冷 商業地產困境凸顯(06/25)
- ·存量房市場,一二手聯動成房地產經紀行(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