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業地產完成店追客巨大轉折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2/6 14:20:00
從“客找店”到“店追客”
短短一年,成都商業地產就完成了從“客找店”到“店追客”的巨大轉折。而這,很可能還是成都商業地產放量前的開場白。統計顯示,成都目前商業物業存量約為570萬平米,按目前每月15萬平米左右的銷售量,可能需要未來三年才能消化。今年把未來一段時間的放量一下子推出,會透支本地商家資源。
“年初,我還在幫商家們尋找中意的商鋪,年底我又開始幫開發商們找商家了。”從事商業地產經紀服務的小張哭笑不得,“不到一年,我的工作對象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隨著今年成都眾多商業物業迅速面市,其中不乏動輒超過50萬平米級的巨型城市綜合體和專業市場,集中釋放的各類商業物業讓處在拓展高峰期的品牌商家看花了眼,“開發商們都宣稱自己的物業是未來區域中心,種種概念讓我們不知選擇哪家好。”一位負責品牌拓展的商家負責人告訴記者,“物業將供大于求,我們并不急于下手了。”
的確如此,精明的行業人士們紛紛發現,年初,隨著成都商業地產進一步升級和城市新區的拓展,眾多國內外品牌商家開始尋找新門店進駐,“先下手為強,圈好‘碼頭’是關鍵”。一場找鋪爭奪戰,殺得商業地產市場狼煙四起,眾多精明房東紛紛迅速提升鋪面租金,“一年間租金上漲幅度超過往年三倍!”;同時,商業地產開發商們也紛紛捏緊銷控表,“持有商業物業”,成為今年年初眾多開發商關注的年度關鍵詞。
然而,隨著今年成都眾多商業物業的迅速面市,其中不乏動輒超過50萬平米級的巨型城市綜合體和專業市場,集中釋放的各類商業物業讓處在拓展高峰期的品牌商家看花了眼。
很明顯,從商業地產開發商處傳來的消息并不十分樂觀。眾多大小商業體的涌出,商業地產的競爭態勢愈加激烈,商鋪的銷售、商家的招商以及后期的運營都成為開發企業必須面對的大問題。“尤其是區域同質化現象明顯的商業物業,更是為找到合適的‘戀愛對象’大傷腦筋。”一城南項目招商人士戲言,“誰愿意‘剩’呢?”與此同時,商業資源代理人士開始有了大舞臺,有開發商甚至將項目的商業部分整體打包給地產代理公司銷售運營,一些住宅代理公司也開始涉足商業地產營銷代理。
短短一年,成都商業地產就完成了從“客找店”到“店追客”的巨大轉折。而這,很可能還是成都商業地產放量前的開場白。
滿城盡帶商業體
成都商業地產放量面市,其對應的商家資源需求量增長速度卻十分緩慢。統計顯示,成都目前商業物業存量約為570萬平米,“按目前每月15萬平米左右的銷售量,可能需要未來三年才能消化。今年把未來一段時間的放量一下子推出,會透支本地商家資源。”機構人士認為。
“說滿城盡帶城市綜合體,一點也不過分。”一商業地產人士稱,統計顯示今年這一數量將達到80個,總面積突破600萬平米。
“綜合體涵蓋復雜業態和龐大體量,對任何一家開發商和運營商來說,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而隨著成都正逐步進入購物中心時代,對業態的管理與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駐場主力店的選擇成為頭等大事。”新港地產執行董事張紅兵認為。
巨量的商業物業一旦進入招商階段,爭奪商業資源的近身肉搏自然難免,唯有根據項目特色,創新定位和業態,才是有效出路。“商業地產后期運營效益的最大難題,來自于項目開發和定位缺乏差異化,喜歡跟風,缺乏個性。很多開發商忘記了商業需要的就是個性。項目憑什么來吸引品牌商家的入駐,憑什么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南延線一位商業運營總監說,“這些問題的思考要貫徹于整個項目開發過程的始終。如果人家引進沃爾瑪,你也引進沃爾瑪,人家引進電影院,你也規劃個電影院,隨大流,那是做不好商業地產的。”
中原地產商鋪事業部總監徐東指出:如今成都商業體在業態布局上大都雷同。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運營就顯得比較重要,配套的餐飲娛樂及次主營店要符合周邊消費力及消費習慣。”
“實際上目前商業地產大量上馬,已經表現得有點投資過熱了。難尋商家就是一個表現。”某商業地產機構人士認為,”這樣勢必造成商鋪空置率的升高,商業地產泡沫也將被吹大。”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閱讀:
- ·2016年杭州綜合體將扎堆開業(12/24)
- ·杭州商業體“差異化”的生存法則(11/12)
- ·杭州有兩個超乎想象的商業體范本(07/17)
- ·2015杭州主城區商業體“大爆炸” 爭搶(03/12)
- ·紹興商業綜合體達幾十個 引進大品牌代(07/21)
- ·寧波首家新概念少兒主題商業體即將“來(06/16)
- ·2014成都商業地產呈供需兩旺(02/14)
- ·走過黃金20年商業地產還大有機會(12/26)
- ·2013年商業地產開發商最青睞的十大城市(12/25)
- ·商業地產:機會與壓力并存(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