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宇經濟進入“第三代”(2)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2/14 14:05:05
1788國際中心:低碳--寫字樓市場的新需求
"低碳"或許是當下最熱門的詞匯之一。其中,低碳建筑被普遍認為是一大發展趨勢。"金五星"中的1788國際中心,就是按國際標準打造的綠色超甲級寫字樓。"未來,低碳一定會成為吸引總部經濟的必要基礎。"該項目開發商、三寶建設開發集團副總經理黃緒宗說。
雙層玻璃間填滿氮氣
1788國際中心于去年9月正式竣工。坐在新建成的會議室里,對面的會德豐廣場映入眼簾。東邊,越洋廣場和嘉里中心也依稀可見……上海并不缺甲級寫字樓,1788國際中心有什么不同?
面對這個問題,黃緒宗先是用手敲了敲身后的大樓玻璃。"你看得出來嗎,整棟大廈都用了雙層玻璃,之間的空隙里還填滿了氮氣。"他解釋道,玻璃能有效起到保溫效果。氮氣作為惰性氣體,導熱性很低,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熱能傳遞--這是國際上綠色建筑的先進經驗,由于成本較高,在國內還不多見。
“環保外衣”節能50%
在黃緒宗看來,通過打造綠色建筑,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理念,正是這棟大樓的最大特點。據悉,它在靜安區率先獲得了全球公認的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頒發的LEED金獎認證。在細節設計方面,為有效降低城市光污染,大樓用鋁管給建筑披上了一套"環保外衣",這些材料在降低玻璃反射的同時,可節能50%。每個樓層還提供直飲水,大幅度減少了運送桶裝水產生的電梯能耗,并有效避免桶裝水帶來的二次污染。
同時,和上海眾多正在向低碳目標改造的老建筑不同,1788國際中心從規劃一開始就確立了環保的定位。黃緒宗透露,由此因環保要求增加的額外成本只有10%。而這些投入卻能使大樓碳排放明顯降低。由此,運營成本比同等級寫字樓低20%以上。
贏得知名企業認可
低碳環保這個有些超前的概念,能否贏得市場的認可?黃緒宗在回答時,還是舉了一個例子。全球最大辦公家具制造商美國海沃氏(HAWORTH)的地區總部曾設在環球金融中心。可如今,它已成為1788國際中心的最大租戶。對方表示,商圈優勢與低碳理念的雙重吸引力,與企業力爭打造的綠色家具理念不謀而合,這是搬遷的主因。
記者也注意到,1788國際中心已吸引了GUCCI、港龍航空以及加拿大領館等不同領域的企業、機構入駐。“事實上,對低碳辦公環境有所要求的,并不只有環保產業的企業。”黃緒宗認為,上海甲級寫字樓市場已經歷了20多年的開發建設。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入駐企業不僅對辦公的硬件配置有所要求,也越來越對其是否具備文化、個性、服務和環保提出了要求。“這個現象在靜安寺這樣的中心城區更為明顯。在這里,寫字樓招租壓力不大。但要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就要盡快滿足這些需求。”
規劃布局
靜安南京路商務功能在此延伸
加快形成國際商務港--這是靜安區“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章節。以商務功能為主的靜安寺“金五星”商圈,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載體。在原靜安區重大項目推進辦公室綜合協調部部長沈元山看來,“金五星”商圈將有效延伸靜安南京路的商務功能,挖掘出服務經濟的新潛力。
與“梅恒泰”良性互補
土地資源的稀缺是上海面臨的一大難題,對靜安區而言更是如此。因為它位于中心城區,面積又是全市各區縣中最小的。隨著“金五星”的建成,靜安區南京路兩側可改造利用的土地資源基本上就沒有了。沈元山說,正因為如此,“金五星”商圈在規劃之初就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他回憶,早在1998年,靜安寺地區就被納入了靜安南京路開發的總體思路中。“當時,規劃以銅仁路為界。銅仁路以東主要以高檔商業為主,以現在已成熟的“梅恒泰”金三角為代表。銅仁路以西則更偏重商務功能,載體就是“金五星”。”
另一方面,“金五星”也與“梅恒泰”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補。以商業設施為例,“梅恒泰”地區定位高端。而“金五星”更加親民,也更加突出個性化、獨特性。比如久光百貨就堅持以中檔商業為主,近期對地下商場的調整中又引進了一批特色產品。會德豐廣場的商業裙房建設中,則考慮引入具有DIY功能的餐廳,顧客可親自體驗烹飪。
集聚文化類新興服務業
沈元山指出,“金五星”還承擔了挖掘服務經濟新增長點的重任。
靜安區“十二五”規劃中就提出,要加強商文旅融合發展,高質量打造靜安寺地區“金五星”商圈,使之成為上海最具文化內涵的特色商業商務圈之一。其中,商圈內的寫字樓資源,將有針對性地向文化類新興服務業的集聚。
另一方面,這一區域也將進一步集聚總部經濟。"這些寫字樓的辦公體量很大,空置率很低,但每棟樓里的入駐企業卻很少。原因在于租戶大部分都是企業的總部。"沈元山介紹,1788國際中心內現有租戶只有20多家,但由于基本都是總部,不少租戶一租就是三四個層面。"今后,這里還將力爭吸引更多中國地區總部,乃至全球總部入駐。"
綜合規劃的有益嘗試
"金五星"商圈的規劃,也是對樓宇經濟的再認識。"樓宇經濟不光是一棟寫字樓的獨立發展,而是區域綜合資源的合理配置。"沈元山說。
他將這一區域的功能開發目標總結為支柱型商務、商業功能,景觀性旅游休閑功能,以及立體式城市交通功能。"這三者既獨立,又相互影響。"他強調,特別是交通,是樓宇經濟的"軟環境"。因為只有實現便捷、快速的交通功能,才能更好地為商務往來服務。
所以,在"金五星"規劃之初,就配套規劃了靜安寺交通樞紐項目,梳理了原先分散雜亂的33條公交線和8個終點站,并利用地下空間對其進行了合理布局。同時,"金五星"中,越洋廣場、久光百貨都在地鐵站旁建造。其余三個項目也預留了地鐵接口。
發展趨勢
繼單純樓宇開發和商業商貿聯動發展后
樓宇經濟“第三代”:打造城市綜合體
"繼虹橋開發區以單純樓宇開發,恒隆廣場商業商貿聯動發展之后,上海的樓宇經濟已經迎來第三個階段--注重綜合環境效應,實現現代服務業集聚功能。"上海財經大學現代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主任晁綱令教授認為,靜安寺"金五星"就是這第三階段的典型代表。
晁綱令說,上海"樓宇經濟"的雛形源自上世紀30年代。當時,由于大批工廠、公司的繁榮,誕生了一批寫字樓,并在期間產生了產業效應。
改革開放后,隨著土地批租、房產發展政策推出后,出現了第一階段的"樓宇經濟"。上海市對外開放后的第一幢現代化辦公樓聯誼大廈就屬此列,而最為典型、聚集度最高的則是虹橋經濟開發區,誕生了一批高樓大廈。但這些樓宇主要為滿足辦公需求而建設,功能較單一。此后,陸家嘴地區和延安路高架沿線也出現了類似的集聚區。
不過,在摩天大樓越來越多的同時,其商業功能不足的缺陷也逐步顯現。此時,以恒隆廣場為代表的"梅恒泰"金三角地區帶領滬上樓宇經濟進入第二階段--商務商業滾動發展。"這一地區最早規劃時也是辦公樓為主,但由于處于商業區,商業零售效應反而率先顯現,并帶動了商務功能向總部經濟發展。"晁鋼令分析。進入"十二五",現代服務業在上海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對服務業集聚區也有了新需求。由此,上海也出現了國際上流行的"城市綜合體"概念。它往往是辦公樓、住宅公寓、商業、社交場所的集合,不僅體量更大,也可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全面的配套服務。陸家嘴商圈、環人民廣場商圈都是個中典型。
晁鋼令認為,由于注重對本地區歷史文化的傳承,逐步展現出集聚效應的"金五星"在這一階段的樓宇經濟中具有示范效應,"中心城區在發展城市綜合體時,可借鑒靜安在規劃、區域聯動方面的經驗。"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東方網
相關閱讀:
- ·寫字樓喜憂參半 投資仍是市場主線(10/21)
- ·瘋狂的寫字樓租金:香港全球最高 上海第(04/21)
- ·上海次中心寫字樓 倒逼傳統商務區租戶(05/07)
- ·上海寫字樓高位盤整 分化趨勢顯現(04/27)
- ·一季度上海浦東寫字樓空置率創新低 浦(04/22)
- ·“滬港通”利好上海寫字樓市場(04/18)
- ·上海外高橋寫字樓租金回落 較峰值回落(04/17)
- ·上海浦東寫字樓太搶手 核心區空置率創(04/16)
- ·上海寫字樓量跌價升 4月回暖性較小(04/11)
- ·斯文“應聘者”上海寫字樓內大肆行竊(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