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橋鎮讓農民的“樓宇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3/20 10:45:06
位于上海中心城區西南隅的虹橋鎮,方圓大約11平方公里,只相當于市郊最大鄉鎮面積的1/10,是閔行區面積最小的一個街鎮。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同時也是全區人均產出最高、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城鎮。
走進虹橋鎮,我們看到的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商樓林立,早已找不到昔日上海“菜籃子”主要供應基地的一點形跡。但是,說到附近的五星級酒店、大型購物中心、高檔寫字樓等項目時,該鎮負責人特別強調了一句:“與別處不同的是,這些資產并不屬于那些老板,而100%為全鎮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總計包括365棟樓宇……”原來,城市里的繁榮,竟依然與農民密切相關。
眼下,為了讓農民的“樓宇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虹橋鎮正在想方設法創新管理、升級產業,并加大服務業項目的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再造一個虹橋鎮”。不僅如此,鎮里還有更務實的目標,那就是如何讓失地農民進一步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如何讓曾經的“蔬菜基地”真正變身美麗的“國際化社區”。
每個村留下近200畝地,而今成為城市里的金礦
如今的虹橋鎮還有著10個村,聽起來似乎還有農村概念。但其實,這些村在內涵上已經被“全面城市化”:2010年底,全鎮112個生產隊全部撤銷建制;去年4月,剩余的6個村委會也全部撤銷建制,農民從戶籍上轉變為城市居民。只是在形態上,仍有3個村保留著一些舊村宅,但總體來看,形態上也已實現了95%的城市化。
農民離開農村,身份轉變,住進了整潔美麗的新型小區;舊村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氣派的城市高樓——最初,虹橋鎮的農民對此變革感到無比的欣喜。畢竟,種了幾十年蔬菜,他們深知其中艱辛。因此,對于征地,大家迫不及待地表示贊成。但當時的鎮黨委、政府領導想得更遠:大量農民出去了,到底能干些什么?他們的生活和就業,是否有較好的保障?而實踐也證明,一些沒什么技能、年紀較大的農民離開村子后,很快就下崗了。土地失去了,以后農民靠什么生活……因此,該鎮早在16年前就做出一項硬性決定:每個村在征地過程中,都必須保留有自己的200畝左右的土地,留作今后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所用。
就是這一具有遠見的決定,在快速城市化的大浪潮中,為虹橋鎮10個村留下了寶貴的2000多畝土地。 2002年,該鎮又較早提出了發展“樓宇經濟”的概念,于是各村在原倉儲業、加工廠房、辦公樓宇的基礎上按照“調整、改造、置換”的要求逐步建設。對于落戶企業,該鎮都有明確的原則:企業如果要拿土地,沒有;造好的廠房和辦公樓,也決不出售,只進行租賃。這樣,是為了保證村集體資產能夠給農民帶來長效增收。迄今為止,在整個虹橋鎮范圍內,這樣的樓宇已經達到365棟,比如虹橋元一希爾頓酒店、金虹橋廣場、天禧嘉福、剪刀石頭布、金錢豹等中高端商業樓宇,實際的“老板”都是農民集體經濟組織。
去年一年,全鎮10個村所獲得的樓宇租金就達到了7億多元,其中最多的村年租金收入超過1億元,最少的村年租金收入也有近4300萬元。由于起步較早,農民的“樓宇經濟”也存在規劃不夠、自主經營較少、簽約時間較長等先天不足,如今該鎮正在想方設法創新“樓宇經濟”管理方法,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十二五”期間,該鎮將建立全面完善的樓宇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從招商、租賃、服務和監管的全程電子化管理,同時,還將積極倡導自主經營,做深、做強、做精樓宇,積極發展智能辦公、物業管理、助餐、環境綠化等與樓宇相關的衍生服務業。
該鎮鎮長盧國慶表示,近些年來,虹橋鎮“樓宇經濟”蓬勃發展,已帶動全鎮第三產業占比迅速攀升到了71%,但他們并沒有滿足。如今,處在大虹橋商務區的輻射區域內,虹橋鎮的產業功能定位更加明確了,那就是要依托區位優勢在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中搶占先機。記者看到,今年該鎮已經排定了即將開工建設的六大重點項目,包括虹橋大成商務廣場、井亭電子研發大樓、頂新商務廣場、科技綠洲三期項目等,此外還有地鐵十號線上蓋經濟等兩個重大項目,這些都將成為該鎮下一輪經濟增長點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關鍵所在。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該鎮將在空間布局上選擇幾個對虹橋經濟和社會發展拉動最大的地塊,確定了“一條中心城道,二大核心區域,三個產業集聚區”作為發展重點。“一條中心城道”即指貫穿虹橋鎮中心的吳中路,目前已形成了盛世蓮花廣場、金虹橋廣場、吳中路萬源路口等多個商業集聚點,今后則將提升產業能級,重點布局賓館、寫字樓、各類精品店、購物中心、餐飲等行業,形成若干個功能相對差異的商業集聚點。 “二大核心區域”則是指以吳中路連接的東西兩大發展區域,今后將重點布局商務中心、購物中心、酒店、休閑廣場,建成與漕河涇開發區、古北新區、虹橋商務區無縫對接、融為一體的虹橋鎮最繁華的兩大區域。 “三個產業集聚區”則指虹欣商務區、漕河涇高科技產業園區、合川路都市型工業區,今后它們將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在生產性服務業、高科技產業和都市型工業上進一步創新發展,成為運行質量最好、對虹橋鎮經濟貢獻最大的產業集聚區。
前10年,虹橋鎮的“樓宇經濟”總面積達到了236萬平方米,但“十二五”期間,該鎮還將再新增230萬左右平方米的樓宇面積,相當于“在五年內再造一個虹橋鎮”。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運河畔新添一座5G智慧餐飲新零售體(07/16)
- ·嘉興未來科技廣場全力打造高端信息技術(06/13)
- ·杭州拱墅區勝利河旅游綜合體項目將于年(04/10)
- ·“寧波第一高樓”城市之光提前一年開建(03/04)
- ·衢州商務樓宇加快5G落地應用(02/21)
- ·2019將是智慧樓宇的技術融合與基礎設施(01/28)
- ·寫字樓的絕對值與相對價(06/24)
- ·如何提高寫字樓出租率是城市的一大挑戰(03/06)
- ·廣州將商業樓宇連成一體形成連廊經濟(11/25)
- ·上海寫字樓租金一季度反彈 后期或繼續(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