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鹿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之路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3/6 10:55:24
去年2月,鹿城區出臺了《鹿城區強三優二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實施細則》,規定通過采取區塊改造模式、“三個不變”模式和政府收儲模式靈活組合,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去年下半年,該區《強三優二城市有機更新重點區域產業規劃》出臺,按照規劃,黎明工業區、吳橋工業區、鹿城工業區將實現華麗“轉身”,勞動密集型的鞋革、服裝等第二產業將陸續退出,鼓勵文化創意、商貿服務等第三產業進駐。
眼下,鹿城黎明工業區已頗具規模。該工業區以溫州文博城東甌智庫創意基地為核心,以創意設計、創業服務、企業智力服務、創意人才培養四大平臺為支撐,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的溫州地標。而去年3月底,位于市區學院路7號的浙江創意園成為溫州第一家被市主管部門認定的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鏈已經在這里逐步形成。鹿城區的設計行業近年在國內一直享有較高的聲譽,而該區如今已形成氣候的兩大文化創意園區,都離不開設計行業。
《溫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至“十二五”末,將文化產業發展為溫州市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將溫州真正建設成為與寧波、浙中城市群并列的省文化產業發展三個增長極之一。目前,鹿城正以各種方式率先在我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初具雛形
黎明工業區位于鹿城濱江街道楊府山公園南側,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積164畝,共有57幢獨立廠房。這里曾經是鹿城區東部重要的經濟支撐點。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動、產業的梯度轉移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大多數制造型企業紛紛外遷擴展退出工業區,僅剩6家規模企業繼續維持。2011年該工業區產值僅2.44億元,稅收不到800萬元。
2012年2月,鹿城區出臺了《鹿城區強三優二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實施細則》,規定通過采取區塊改造模式、“三個不變”模式和政府收儲模式靈活組合,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其中“三個不變”模式是指在保持土地性質不變、產權關系不變、建筑主體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允許企業適當改造并臨時改變廠房使用功能,用于除房地產開發以外的第三產業。
根據鹿城區的有關實施細則,文化創意類項目、科技與信息服務類項目、教育培訓等公共服務類經營項目可享受免收土地收益金的優惠政策。隨著政策出臺,黎明工業區在去年重新煥發了生機。目前,園區內已經入駐企業109家,共有14家企業申報城市有機更新。其中溫州文博城東甌智庫創意基地納入20棟廠房,引進了紅蜻蜓營銷溫州有限公司、溫州東藍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菜菜頭動漫等實力較強的公司,初步形成了集文化創意、工業設計、廣告傳媒、動漫設計于一體的文化科技創意產業鏈。
作為目前市區運作最成功的文化創意園之一,浙江創意園于2009年11月18日正式開園。這個早期廢棄的廠房,如今已變成了設計行業的“集中營”。思珀整合傳播公司、柒號藝術中心、中國動漫網、卡伊文化交流中心等知名企業紛紛入駐。浙江創意園去年入選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122”工程首批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相繼入駐創意文化設計類企業三十余家。目前,浙江創意園作為溫州市唯一一個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建設試點單位,正在工業設計的道路上不斷邁向成熟。
而曾經以溫州大道汽車街為經濟支柱的吳橋工業區,鹿城區正在將其打造成為車谷和現代商貿服務業為核心,引入汽車文化、現代商業設計、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電子商務等內容的文化創意產業園。鹿城工業區以生產性服務業、金融廣場、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為三大核心,積極引入工業設計、專業市場、商務辦公、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等項目。
帶動創意產業
說起黎明工業區,目前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就是“一棵樹”藝術中心。“一棵樹”藝術中心融入了諸多設計理念,優雅靜謐的環境,彌漫的文藝氣息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這里目前入駐有一棵樹藝術館、徐志通藝術工作室、睿社書房、澳珀家具、睿社藝術陳設設計機構、一棵樹影迷俱樂部等20多家機構。“一棵樹”倡導的理念也是體驗型消費,市民可以在“一棵樹”的書房里免費借閱各類人文書籍,同時在書房里就可以體驗由“一棵樹”相關機構設計的室內裝潢。只要你喜歡,“一棵樹”可以為你提供一條線上的設計服務。這種設計人才和消費者的集聚效應,已經在“一棵樹”初具規模。
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設計系教師胡驊看來,溫州一直是最適宜做文化產業的地方,因而溫州也出了很多設計人才。胡驊說,澳珀家具的首席設計師朱小杰作為溫州眼下最優秀的設計師之一,他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對溫州一帶明清時期的家具研究非常深入。而由胡驊和父親胡春生合編、于去年出版的《溫州老廣告》,選錄溫州檔案館所藏十多種民國溫州老報紙所刊廣告。胡驊研究溫州老廣告多年,這些老廣告也給了他廣告設計上源源不斷的創意,尤其是它們的手繪字體設計。但是在胡驊看來,溫州設計業的缺陷在于起步較晚,這導致了很多本土設計人才的流失,如今依然堅守在溫州本土設計領域的人才,大多抱著為溫州設計正名的決心,而像鹿城工業區、浙江創意園這樣的文化創意園區,這兩年正好給本土設計師們提供了豐富的創業土壤。
論形文化產業的負責人周涌泉也是溫州設計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十幾年前,他作為“新溫州人”進入溫州設計界,開始涉足溫州的五金、輕工行業產品設計。溫州的“桂香村”、“一鳴”、“正新”等本土企業的品牌設計均為他的得意之作。在周涌泉看來,溫州有適合設計行業發展的絕佳優勢,溫州傳統產業如五金、輕工業等極為發達,同時擁有蒼南印刷基地作為強大后盾。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里,溫州一些中小企業不注重企業的品牌設計,導致溫州印刷、鞋盒等包裝設計都沒有原創性,因而讓包裝設計逐漸走入低谷,很多設計師也面臨著轉行。
如今,論形文化產業公司主推武夷山的茶葉包裝設計,去年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占領了當地高端市場。成功轉型后的周涌泉依然將自己的大本營牢牢扎在溫州。他覺得,只有溫州才能為他提供各種所需的最佳材料和供應鏈,如布料、特殊紙張、印刷產品等等。而鹿城各大創意產業園區一旦產生聚集效應,這對周涌泉這些職業設計師來說無疑是提供了更多商機。
返回頂部- 責編:8054
- 瀏覽:
- 來源:溫州日報
相關閱讀:
- ·嘉興藍·文化創意產業園:厚植城市文化 (02/21)
- ·LOTF49創意產業園:從舊廠房涅槃而來的(11/30)
- ·杭州下城區創新改變格局 譜出文創發展(09/22)
- ·杭州將迎首個體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08/09)
- ·寧波海曙區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04/07)
- ·蕭山舊廠房轉營新業態 “三改一拆”改(03/16)
- ·溫州文化創意產業園漸成時尚新地標(02/06)
- ·杭州西溪創意產業園:國產影視名企的夢(01/20)
- ·蕭山區再添一家市級文創園區(12/11)
- ·溫州最大的創意產業園落戶鹿城(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