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浙商回歸 531個引進項目勢頭強勁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1/24 11:10:12
在外向型經濟受挫、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浙商回歸已經成為浙江經濟的頭號工程。然而,當初浙商之所以赴外創業,很大程度上正是囿于浙江土地、能源、環境等資源的局限。如今,嘉興依然面臨著這些要素的制約,浙商如何回“嘉”成為我市經濟發展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回歸項目如果沒有土地支撐,就談不上回歸,談不上引進。”市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嘉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坦言,做好“無米之炊”必須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利用。我市在精細化安排現有用地指標的同時,以“存量盤整”、“兩退兩進”、“零地招商”為主要手段,提高閑置土地和廠房的高效集約利用水平。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市浙商回歸項目利用存量土地供地的有84個,供地6129.4畝;采用租賃空閑廠房和場地的有138個,面積668521平方米。
除了“落地難”,回歸浙商還面臨著“投資難”、“融資難”、“創新難”、“盈利難”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充分調動浙商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我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嘉興發展的實施意見》,市商務局、財政局、金融辦、國土資源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出臺了包括投資服務、財稅支持、投資融資、用地保障、人才引進等12項配套政策,即“1+12一攬子配套政策”,吸引浙商回“嘉”創業。
除了政策支持外,我市還出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項目,為浙商排除工作、生活上的困擾,支持浙商創業創新。市經信委主任卓衛明表示,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打造好產業、政策、生態、人文和法治等5個環境,不斷挖掘和吸引高層次的優質浙商落戶嘉興。
在一系列措施引導下,省外、海外浙商積極響應號召。記者從市合作辦了解到,2012年全市浙商回歸引進項目531個,到位資金161億元,完成省年度目標任務95億元的169.47%,完成市年度目標任務105億元的153.33%。在回歸引進項目中,世界、中國500強項目7個,重大產業項目68個,重大科技人才項目和機構91個。其中涌現了總投入超100億元的烏鎮國際健康生態休閑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70億元的桐鄉市平安養老養生項目、投資22億元的中國陶莊循環經濟城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浙商回歸為嘉興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回“嘉”投資正當時
浙商回歸,是機遇,也是挑戰。
浙商回歸最重要的是質的提高,而不是量的增長,而高質量的回歸不能簡單按照產業回歸、人才回歸的模式,用土地去吸引產業總量增長。“回歸,主要靠發展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如果是引進大量消耗土地和能源的污染型企業,那浙商還不如不要回歸。”金都房產集團總裁吳忠泉在“經濟發展新趨勢 浙商回歸新機遇”論壇上表示。
因此,浙商資金回歸本土后的產業選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那么,嘉興最期待在哪些重點領域與浙商開展合作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群在接受《浙商》雜志采訪時表示,嘉興希望在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總部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海洋經濟這三個領域與浙商加強合作,努力實現共贏發展。
現在全新的機遇正擺在有志于來禾投資的浙商面前:“十二五”時期,我市將服務業優先發展作為嘉興七大戰略之一,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實現服務業增加值的倍增;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我市將依托嘉興現有的產業基礎,把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節能環保、生物、核電關聯等領域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海洋經濟也將成為我市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我市規劃了227平方公里的濱海新區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大平臺,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化工新材料等臨港產業,全力建設石油化工、煤炭、糧食、鋼材、石(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浙商回“嘉”投資正是好時機。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嘉興日報
相關閱讀:
- ·信創電梯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嘉興經開區(08/07)
- ·嘉興經開區110平方公里新城崛起(08/07)
-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樓宇經濟發力(08/10)
-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全力推進專業市場(03/16)
- ·嘉興“二次開發”謀求轉型升級的華麗篇(06/09)
- ·嘉興招商引資引強成為主流 產業結構更(01/24)
- ·嘉興大力發展優質專業市場(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