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寫字樓“變身”美食樓?將是未來趨勢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8/5 14:56:01
餐飲出現在寫字樓當中,這在香港、臺灣、美國等國內外地區都很常見,在蘇州也不是稀罕物,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蘇州越來越多的餐飲開進了寫字樓內,并運行良好,即使沒有奪人眼球的大型廣告牌和氣勢恢宏的門面,但熱衷美食的“吃貨”們對寫字樓中的美食越來越熟悉,甚至能夠如數家珍。在園區信投大廈、中銀惠龍大廈,吳中區雙銀星座等寫字樓內餐飲美食已經在近兩年陸續入駐并深深扎根……
從上海到蘇州 商圈成熟度是先決條件
在園區信投大廈,今年上半年開業的星雅匯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把這里的人氣聚集起來,如果要說這里的商業購物能力和現狀很令人滿意,著實有點說不過去,因為到過那里的市民都能看到,去那里購物的消費者并不是很多,但對于信投大廈當中設立的美食餐飲,不少“吃貨”卻是迎面而來的誘惑。
在大廈4層,如果現在還流行“門檻”,攬香的“門檻”幾乎要被踏破了。這家專營時尚川菜的餐飲店,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周邊的白領一族和小區居民。店長劉正標告訴記者,所謂的“時尚川菜”,是在傳統川菜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川菜,變得不再那么辛辣,并且在拼盤、擺臺、室內裝修等軟配套上進行升級,使得川菜更加適合江南人士品嘗,也更適合上班族下班之后飽餐一頓。“之所以開進寫字樓,正是由于看中了周圍大片的寫字樓,這里有數不清的上班族,而他們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對于何以在寫字樓中扎根,劉正標目光堅定地說,在進駐蘇州之前,他們對這里的消費市場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對于這里人流量并不像觀前那么摩肩接踵,他們也是充分考慮到了。“我們要的是一個固定的消費群體,雖然觀前街的客流量很大,但并不是我們所想要的,這里是進駐蘇州的第一家店,要做好我們的品牌,就要扎根到寫字樓當中,因為這里的硬件更能夠符合我們的自身定位。”劉正標表示,除了固定的人群和寫字樓的硬件標準,這里成熟的商圈是他們最終決定落腳的先決條件,他們的合同期長達8年,可見定位的長遠。如今,這家餐飲店平時每天有500多人次進店消費,到了周末,這一數字甚至達到近700人次。
租金、交通、周邊配套 寫字樓中的美食有許多依靠
有了強大的消費群體,這聽上去似乎已經可以撐起一片區域內的美食消費,但蘇州蘇信百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運營部副經理王榮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信投大廈這塊區域是蘇州稱得上是‘CBD’的地方,這里交通發達,拋開地面道路不說,地鐵1號線與這里實現無縫對接,從東到西,蘇州市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這里,此外,這里還有眾多的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星都中心、星海生活廣場、環球188、左岸商業街等場所都在此云集,與北面住宅密集區相銜接,是商業、辦公、住宅交接的稀缺地塊,所以,能進駐到這里的餐飲美食都是很有特色,并愿意在蘇州這塊市場做好自身品牌的。”王榮表示,從這些方面來看,美食市場的大蛋糕已經形成,但要吃下這塊蛋糕,必須是有足夠經濟實力和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能力的企業,他告訴記者,在這座寫字樓中從事餐飲,企業承租的面積在800-2000平方米之間,正是如此大型的經營場所,才必須要“牛”品牌進駐,而這樣的規劃定位,在整個大樓剛出地面的時候就已經形成。
市場環境如此之好,企業的運營成本是否也會相應增加?王榮表示,在這里入駐的企業,所面對的租金、物業費、運營費會比別的地方稍高,但對于同區域的地面門面租金來講,這里的租金會稍低一些,但也不會太多。而對于租金,劉正標也表示尚在攬香的接受范圍之內,“我們上海的店也是在寫字樓內,但上海的租金是這里租金的近2.5倍,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接受這樣的費用。”記者獲悉,正是由于種種有利條件的疊加,這家位于寫字樓內的美食店經營情況較好,已打算在蘇州再開分店。
24小時不打烊 寫字樓美食服務更專業
在團結橋東吳北路西側,雙冠·雙銀星座扼守著吳中商業繁華區北大門,占據了蘇州中軸人民路的延伸地段,在這座建筑的外墻上懸掛著多個餐飲廣告牌,最被消費者熟知并歡迎的,莫過于這里的阿月煲和海底撈,由于市場定位準確,這兩家店的經營一直都不錯。
2012年8月在蘇正式營業的海底撈如今已經有了蘇州第二家分店,要想進店消費,并不需要走過偌大的寫字樓大廳,市民眼前能看到的,只是兩班電梯,通過電梯能夠直達樓內的餐飲店。如今,大樓內的海底撈已經打出24小時營業的招牌,記者昨晚9點來到這里時,依然是“一座難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多數來他們店吃飯的市民都是沖著他們的服務來的,而來這里吃飯的,大多數是上班族,“可能是走進寫字樓他們更習慣,但這里又不僅是寫字樓那么簡單,來到這里可以全身心地放松,我們的服務也因此而更專業。”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同處于這座大樓內的阿月煲,最近更是把招聘員工的信息放到了大樓的外墻,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生意好,但是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由于人手有限,公司便決定招人了。“如果服務跟不上,客人很容易就能看出來,而到這里消費的客人與常吃路邊攤的消費者不一樣,他們對于服務更看重、更敏感,我們來不得半點馬虎。”
吃完飯就能唱歌
寫字樓內的美食樣樣在行
能滿足“口福”,是很多餐飲美食店的追求,但除了達到這樣的目標,藏身于鋼筋水泥森林的“金錢豹”能耐更大,入駐信投大廈的金錢豹國際美食百匯直接拿下一整層樓面,將海鮮自助做到了難以超越的境界,雖然用餐標準最少為198元每位,但來一飽口福的人還是爭相前往,記者在昨天下午4點半左右到達該店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大堂內排起了隊,雖然晚餐的營業時間是從5點開始。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的餐桌都可以隨意移動,也可隨意拼接,同一批人就算20個人也坐得下,而他們最引以自豪的本領是,包廂內可以讓別的企業前來開會,不僅所有設備一應俱全,而且在開完會之后,“會議桌”馬上就可以變成“餐桌”,同時不會感覺到是開會的環境。
同樣靠近星海街站點的中銀惠龍大廈,也藏身著一家餐飲娛樂企業——繽紛年代,雖然現在這家企業已經將餐飲業務逐步減少,但說起過去主推美食的情景,副總經理張峰還是充滿回憶。他告訴記者,他們店躋身于寫字樓,就是為了能給消費者帶來大空間、大享受,張峰介紹說,這里的面積達到3600個平方米,但只設立了20個包廂,如果不算公攤面積,平均每個包廂達到180平方米,“這么大的包廂,客人完全可以擺好幾桌,吃完之后馬上就可以唱歌,餐飲娛樂兩不誤。”據張峰回憶,在主推餐飲的時候,粵菜最受歡迎,客單價一度達到380元每位。
寫字樓“變身”美食樓
是消費者需求更是未來趨勢
“這是未來餐飲的發展趨勢。”對于美食開進寫字樓,市餐飲業商會秘書長鐘慎明直接向記者表態。他說,餐飲在寫字樓當中運營,這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臺灣以及美國等地很普遍地存在,蘇州也在前幾年引進了這一經營理念,隨著這幾年我市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蘇州寫字樓當中開出餐飲店這一現象,也變得流行起來,“這不僅順應了人們對餐飲需求的變化,也跟上了一線城市的消費步伐。”鐘慎明表示,寫字樓內的餐飲能做好,首先取決于便利性,周圍的白領階層很多,餐飲企業的便利性就能充分體現出來;其次,性價比更高是寫字樓內企業賴以生存的命脈,不管消費的金額多少,能讓顧客覺得物超所值,這是生存的重點。再者,雖然硬件環境很好,但物業費、租金等不一定很貴,這可以使得餐飲企業能夠將更多的實惠讓利給消費者。鐘慎明甚至表示,如果未來有寫字樓能提供好的餐飲服務項目,團膳見長的“大鴻運”也會選擇涉足。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姑蘇晚報
相關閱讀:
- ·蘇州寫字樓市場繼續升溫 辦公物業投資(07/18)
- ·行業專家探討蘇州商業地產突破之路(06/06)
- ·蘇州園區寫字樓物業銷售轉好(06/06)
- ·2013年蘇州寫字樓稀缺 寫字樓價格上調(01/06)
- ·蘇州綠地中心—吳江濱湖新城中央的主體(12/27)
- ·上周蘇州寫字樓商鋪等商業項目成交活躍(10/18)
- ·如何挑選蘇州最有投資價值商業地產樓盤(09/13)
- ·蘇州東方之門遭網絡熱炒依舊實際賣不動(09/08)
- ·蘇州“東方之門”遭圍觀 疑似像秋褲(09/04)
- ·蘇州滄浪世茂廣場二期開始動工(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