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業地產淡季不淡 外環外大型商業項目供過于求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8/19 14:21:05
7月上海樓市受到持續高溫的影響,不論是一手房的售樓處還是各中介二手房門店都出現上門看房人數明顯減少的情況,但商業地產卻淡季不淡。在商品住宅成交環比下降三成的背景下,商業地產成交環比上月基本不變。
事實上,自樓市調控政策出臺以來,商業地產一直發展迅速,上海商業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表示,上海目前的寫字樓有6500萬平方米,零售商業餐飲和綜合服務業是5600萬平方米,每年的新增量都在300萬平方米左右,寫字樓也以平均每年約300萬平方米的供應新增。
各中介及代理機構也看到了其中的機會,試圖加強商業地產項目的操盤代理力度,以彌補住宅成交下降帶來的影響。德佑地產日前就將其商業代理事業部剝離出來,成立全資子公司德融地產,以顯示其對商業地產的看好。
德佑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表示,前期由于持續的宏觀調控,在樓市后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特別是炒房客逐漸銷聲匿跡。自從本輪樓市逐步回暖,到目前樓市回升勢頭得到確認的情況下,特別是樓市在新一輪調控新政下表現出堅挺的走勢后,現在各方普遍好看樓市前景,雖然依然有限購政策抑制,但投資客的置業意愿明顯增強,各種因素綜合導致了目前商業地產成交情況在淡季遠好于普通住宅。
不過,商業地產繁榮的背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了其中的隱患,尤其是外環外大型商業項目供過于求。
據德融地產監測數據顯示,7月的商鋪新增供應主要由商業綜合體中的商業部分、商住配套商業及住宅社區商業組成,前者多位于外環外,入市體量巨大,如金山朱涇板塊的五福商業廣場一次性獲批預售面積31008.99平方米,而后者除淺水灣愷悅名城因項目總體量較大需求過萬平的商業配套外,其余商鋪體量均較小。
德融地產總經理惠凱表示,外環外尤其是郊區新城因大型商業配套缺乏及未來人口導入的可能性,地價又相對低廉,往往會推出各種業態組合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但是,這些地方現有的消費能力及企業辦公需求,又無法消化掉這些“巨無霸”,短時間內容易陷入供過于求的尷尬境地。相應的,為了討好限購及出于市場需求考慮的商住項目建設的加碼,也加劇了商住配套商鋪的入市,也給未來的市場埋下了隱患。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新聞晨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房產開發商爭相布局上海灘(03/30)
- ·上海寫字樓量跌價升 4月回暖性較小(04/11)
- ·上海商業地產上周量價雙增逾兩成(03/26)
- ·上海商業地產遭遇“倒春寒”(03/20)
- ·3月上海寫字樓供應持續下滑(03/20)
- ·商業地產走勢迷離:國內企業開始拋售(03/17)
- ·潘石屹隨李嘉誠撤資上海 商業地產漸分(03/05)
- ·上海商業地產開發貸去年增近400億(01/20)
- ·上海寫字樓高庫存 面臨去化壓力(01/09)
- ·2013年上海樓市成交量創4年新高(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