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概念發酵促使商業地產熱銷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9/26 13:56:22
在自貿區和16號線年底即將運營的利好推動下,臨港新城區域中不少寫字樓項目近來有不錯的成交表現。
伴隨自貿區概念的發酵,上海商業地產也進入了新一輪的熱銷期,尤其是與自貿區相關聯的臨港新城、外高橋、川沙等區域,商辦物業價格也水漲船高,近來成交十分活躍。
在為數不多的一手商辦項目受寵的同時,目前自貿區內的二手商辦房源也非常緊俏,以辦公項目為主,且已出較為明顯的跳價現象。
伴隨自貿區概念的發酵,上海商業地產也進入了新一輪的熱銷期,尤其是與自貿區相關聯的臨港新城、外高橋、川沙等區域,商辦物業價格也水漲船高,近來成交十分活躍。
一手商業地產成交活躍
據德融地產市場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今,上海商業地產共計成交101.8萬平方米,而2013年前6個月的商業房源總成交量為185.1萬平方米,換言之,近3個月的月均成交面積已經高出前6個月月均水平的15.1%。其中,與自貿區相關聯的臨港新城、外高橋、川沙等區域的商辦物業價格更是水漲船高,近來的成交也十分活躍。
德融地產總經理惠凱認為,自貿區的落戶,無疑給上海樓市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但在自貿區內,普通投資者很難介入,因此臨近的臨港、外高橋、川沙等地的樓盤已然水漲船高。“以外高橋板塊的商住公寓樂非大廈為例,今年以來,該項目共計成交房源27套,其中的19套房源都是在7月以后成交的,占比超過七成,且出售價格最高已達26000元/平方米。”他同時指出,在利好于16號線年底即將運營的臨港新城區域,臨港泥城生活廣場及祥實金港大廈這兩個寫字樓項目近來也有不錯表現,7月以來的成交套數分別占到了今年總成交的74.6%及73.6%。
在自貿區內一手房源供應有限,而具體行政及經濟細則又未及落地的當下,自貿區外一些在7月后趕場入市的新項目反倒成為了市場交易的主力。
二手商辦房源同樣緊俏稀缺
另一方面,商報記者還了解到,在為數不多的一手商辦項目受寵的同時,目前自貿區內的二手商辦房源也非常緊俏,以辦公項目為主,且已出現較為明顯的跳價現象。
德融地產萬達分部B組經理章衛平向商報記者指出,目前,交能大廈有一些可售房源,但該項目的出售均價已上浮6000元/平方米,由原先的12000元/平方米上升至當前的18000元/平方米,漲幅高達50%。湯臣國貿大廈、外高橋商務大廈也有極少量房源在售,但售價也已普遍超過13000元/平方米。前者入市已久,于1995年建成使用,大樓位于保稅區管委會指定商貿區海關出入口,是外高橋保稅區內首幢投入使用的涉外甲級寫字樓,后者由外高橋集團開發。據悉,目前區域內大部分項目均為外高橋所持有。
此外,處于自貿區邊緣的一些項目也在近期遭到搶購,金橋中環大廈甚至出現了賣方坐地起價的情況,每平方米加價1000元。該項目雖然單套面積較小,但層高達到5.5米,可分割為兩層,當前出售均價已達21000元/平方米。
而不少投資者因外高橋保稅區供求比的嚴重失衡,已開始向自貿區四個組團中的另外三個,即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方向移動,但問題是這些區域的可售二手商辦房源同樣非常稀缺。
德融地產研究部經理錢寧羅指出,隨著自貿區內原有商用庫存得到快速消化,而短期內新建項目又無法入市銷售,且自貿區內土地儲備主要集中在外高橋的手中,供應類型以工業用地為主,因此預計自貿區內可交易房源不久即將見底,短期內其對交易的促進作用也將是有限的。但自貿區對整個國家經濟改革影響巨大,同時事關中國建立新的貿易聯盟體系,因此長遠來看,投資自貿區商業地產將擁有較大的升值前景。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上海商報
相關閱讀:
- ·寫字樓喜憂參半 投資仍是市場主線(10/21)
- ·瘋狂的寫字樓租金:香港全球最高 上海第(04/21)
- ·上海次中心寫字樓 倒逼傳統商務區租戶(05/07)
- ·上海寫字樓高位盤整 分化趨勢顯現(04/27)
- ·一季度上海浦東寫字樓空置率創新低 浦(04/22)
- ·“滬港通”利好上海寫字樓市場(04/18)
- ·上海外高橋寫字樓租金回落 較峰值回落(04/17)
- ·上海浦東寫字樓太搶手 核心區空置率創(04/16)
- ·上海寫字樓量跌價升 4月回暖性較小(04/11)
- ·斯文“應聘者”上海寫字樓內大肆行竊(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