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購物功能”洶涌 商業地產該怎么辦?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11/15 14:56:37
11月11日,網絡人狂歡的日子,地產人沉思的日子。
這一天,2013年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以支付寶成交350.19億元的業績收官,總成交筆數1.71億,物流單數1.67億。這個數字相當于9月中國日均零售總額的五成。2012年,這個數字是191億元,2011年則是62億元。
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64.7%;預計2013年全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則有望達到1.8萬億元。
網購的意氣風發背后,則是傳統商業地產的漠然。據媒體報道,2012年中國大型零售企業增速降至10%以下,而2011年的增速是20%。2013年,我們則不斷聽到傳統零售巨頭關店的消息,看到的則是購物中心、大型賣場、百貨商場日益空曠起來的空間。
熟悉的一切正在改變,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但面對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增長,這個速度還是令我們恐慌。
馬云說“如果真正要想做,我覺得未來幾年內,做到1000億也不是說做不到。”語氣輕松,神采飛揚。但從60億元的銷售額做到上千億元,地產界的龍頭老大萬科用了8年的時間。
去年,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曾與馬云打了一個世人皆知的賭。王健林稱,10年后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市場份額占50%,他將給馬云1個億,如果沒到,馬云則要給他1個億。面對這個日售350億元的業績,面對網絡電子商務如此發展速度,不知王健林是否還會如當初一樣堅定?
馬云說,“到2020年,如果王健林贏的話,那就是我們整個社會輸了,是我們這代年輕人輸了。如果說2020年房地產、商業地產依舊占領中國大半江山的話,說明我們的轉型升級沒有做好,說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不如他們上一代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必須贏。”
馬云的底氣來自什么?不僅僅是因為網絡代表更新的生產力,更因為傳統零售商業已經被高昂的地租成本、人力成本牢牢束縛住,而網購卻能從中輕盈地逃脫。
一個朋友剛剛放棄努力經營了4年之久的連鎖餐飲,“太辛苦,利潤太低,大部分利潤都給了房東,還不如繼續給人打工”。她重返職場的代價,則是幾十個員工需要重找工作。
作為一個地產相關行業從業者,我希望馬云能贏。因為只要房地產繼續如現在這樣一路狂奔而上,社會的未來實在無法樂觀。剛剛閉幕的三中全會核心思想是改革,傳統地產行業、商業地產行業,也需要改革,不改革,就沒有未來。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閱讀:
- ·國家積極推廣網絡發票 網購商品價格優(07/18)
- ·“馬云退休”是互聯網企業傳承必修課(09/11)
- ·遠洋集團上半年商業地產穩健突破 在營(08/29)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
- ·港資頻頻入局 杭州成高端商業綜合體新(08/19)
- ·多面承壓 商業地產面臨集體突圍(08/07)
- ·全國商業地產市場進入高度競爭期(07/24)
- ·2019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發布 研判(07/17)
- ·郭增利談中國商業地產的缺失和短版(07/15)
- ·7月第一周杭州商業地產成交下降3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