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面臨生產過剩 蘇州調控政策預警風險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3/13 11:07:33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十大在建購物中心規模最大的城市中8個在中國,成都、沈陽、天津等城市的商業地產過剩問題屢屢被業內提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蘇州市區范圍內(除吳江)已建成的購物廣場、專業市場、鄰里中心等各類商業體總量超過170個,還有一批在建項目和待建地塊將上市。2013年以來蘇州中心城區新建的20家購物中心中,有近半數經營情況不理想,不少商業項目“有場無市”,少部分還無法開業。最終,2014年1月底,蘇州出臺了針對商業地產的調控政策(《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商業房地產項目管理意見》)對分割型的商業地產項目進行限售,規定凍結商業項目30%的體量不得出售、抵押或者轉讓,被稱為蘇州史上最嚴厲的商業地產調控政策,3月1日起試行。
近幾年來,商業地產項目在二三線城市扎堆現象明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近日接受采訪時也稱,當前商業地產在局部地區的確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象。事實上,不僅是成都、蘇州、鄭州等城市,杭州也正在出現類似的情形。那么,商業地產供應量過大、同質化嚴重的尷尬局面如何破解?
陸則非(雙城國際營銷總監)
過剩是目前中國經濟的基調,無論哪個行業,只有過剩才能催生產業改革的深入。商業地產傳統的散售模式到了變革的轉彎口。散售對于商業氛圍的形成并不利,杭州歷史上也有若干典型的案例。蘇州政府出臺的政策,對投資者利益和商業生態的形成是種保障。融資模式的多元化,是解決商業地產發展的重要途徑,沒有能力的開發企業被淘汰,是市場深化的必然。
姜震宇(資深業內人士)
住宅從群雄逐鹿到現在寡頭出世,眾多公司或是戰略遠矚,或是敗退紅海,紛紛開始了商業地產的開發。媒體的鼓吹,政府的限購,投資管道的匱乏,都讓商業地產的發展態勢看起來很美?焖侔l展的背后卻是城市的規劃的不合理,政府監控滯后,殺雞取卵的開發商,拔苗助長起來的運營商,自我陶醉的投資者……接下去幾年脫離真實消費意愿基礎的商業一定會出現集體休克潮。杭州二線城市的屬性已經在住宅上體現了,希望不要在商業地產上再現。好運杭州。
高院生(中國指數研究院華東分院研究總監)
首先,選對城市是首要條件。選擇有政策導向的、高增長潛力的中心城市,并綜合考慮城市過去三年的商業的供應體量,規避存在供應過剩風險的城市。其次,要選擇具有城市發展主軸、成熟核心商圈的區域進行項目開發。再者,對于同區域的項目來說,項目本身必須具備資源稀缺、高排他性,因此產品定位前期必須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尋找自身項目的優勢,打造高排他性的項目。此外,項目招商工作需前置,建議采取出租方式或銷售返租的方式對項目后期進行運營,以培育項目前幾年的商業氛圍。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閱讀:
- ·遠洋集團上半年商業地產穩健突破 在營(08/29)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
- ·港資頻頻入局 杭州成高端商業綜合體新(08/19)
- ·多面承壓 商業地產面臨集體突圍(08/07)
- ·全國商業地產市場進入高度競爭期(07/24)
- ·2019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發布 研判(07/17)
- ·郭增利談中國商業地產的缺失和短版(07/15)
- ·7月第一周杭州商業地產成交下降3成(07/10)
- ·商改租遇冷 商業地產困境凸顯(06/25)
- ·存量房市場,一二手聯動成房地產經紀行(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