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區瞄準總部經濟、城市高端商貿和文化創意產業項目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7/21 17:28:27
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5年來最快!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創5年來新高!今年上半年的這兩個“最快”,讓人倍感鼓舞。
上半年我市多項經濟指標在全省排位靠前,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14.3%,出口增幅35.7%,全省排名躋身前三。
按照“干實事,抓落實”的工作總要求,我市上半年經濟發展基本實現“半年紅”。
“半年紅”,“紅”在加大投入,“紅”在轉型升級,“紅”在務實創新。
加大投入是實現“半年紅”的基本支撐
市委書記陳新在年初全市機關干部大會上特別指出,有效投資不足是一個大問題。市委市政府對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定下的目標是“確保增長16%,力爭30%”。到6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9.38億元,同比增長達24.7%,同比提高13.7個百分點,在全省排位也從上年同期的第10位升至第3位,走出了多年投資增速持續低位運行的態勢。
今天的投資力度,就是明天的發展速度。總投資12億元的浙江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的休閑食品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已完成;全球鈷生產規模第一、總投資18.4億元的衢州華友鈷業年產1萬噸鈷新材料項目,預計年內可投產;投資6.9億元的衢州杭氧公司4萬空分裝置生產線建成順利出氧;總投資近14億元的我市首座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浙江大唐國際江山新城熱電項目投產并網成功……一個個質量高、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在建或建成投產,增強了我市發展后勁。
衢州綠色發展集聚區和各縣(市、區)重點項目投資亮點紛呈,齊頭并進。全市326個重點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169億元,投資完成率為51.06%,同時累計新開工項目149個,開工率達80.1%。206個前期項目中,已有51個前期項目開工建設,為年度目標的47.7%。各項指標均走在全省前列,創歷史新高。而且投資結構漸趨合理,工業投資占一半以上,在市重點項目計劃中,產業項目投資占41%,體現了產業優先發展的導向,符合我市“工業立市”主戰略要求。
與此同時,我市平臺拓展的“主陣地”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工作也是成果驕人。新增建設用地3.75萬畝!全市試點區草簽協議面積4.22萬畝!
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園區承載平臺,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奮戰三百天,征地三萬畝”的任務超額完成,總征地面積3.16萬畝,已交付2.46萬畝,啟動土方平整1萬余畝,完成土方平整6403畝。低丘緩坡開發的快速推進,為集聚區轉型發展、加快發展做好了保駕護航。東擴,東擴!請看——在衢江經濟開發區東擴基礎配套設施項目現場,已是一馬平川,項目一期開發建設已基本完成,二期建設接近尾聲,完成征地6456畝,實現熟地儲備2658畝。
再請看——龍游縣6838畝低丘緩坡綜合開發穩步推進,新開發熟地600畝,目前儲備熟地近4000畝;江山逐步建成了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體,四都、峽口兩鎮功能區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工業平臺體系,完成土地征遷2600多畝,保障了重點項目用地;開化進一步明確工業園區和華埠、池淮、馬金等工業功能區建設,促進工業集聚發展;柯城集中力量推進“三大經濟主平臺”,東港工業園南拓工作有序推進,柯城—余杭山海協作產業園全面啟動,航埠工業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轉型升級是實現“半年紅”的基本路徑
在浙江樂葉光伏股份有限公司,電池片焊接工序實現“機器換人”后,組件生產基本實現了自動化。12臺機器只需24名操作工人,替代了近600名手工焊接工,全員勞動生產率4年提高了3倍,產品質量也更穩定。
“樂葉光伏”機器換人,是我市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浙江雷士燈具有限公司、浙江東飛輕紡公司等一批企業通過“機器換人”的轉型,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我市積極引導一批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開拓發展新空間。同時,積極推動“個轉企”,全市1028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助推我市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做精。
轉型升級不只在企業方面熱火朝天,更在于全方位的整合推進。衢州綠色集聚區在產城融合理念下,從工業園區向產業新城加快轉型。在規劃中,把高端科技孵化基地、高端商務中心等對高端人才具有重大吸引力的設施作為建設重點,彌補集聚區對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短板。在城市功能配套方面,突出服務業集聚點建設,東港中央商務區建設啟動,總投資42億元的碧桂園鳳凰城項目初具規模,實現集聚區功能優化提升。投入5000萬元改造建設的衢州慧谷工業設計基地,目前已有簽約企業22家,已正式入駐辦公8家,實現服務業總收入4206萬元,工業成果轉化總產值5億元,正在成為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
各縣(市、區)動作頻頻,亮點紛呈,好戲連臺——
柯城區按照“大產業融合、大景區創建”的要求,加快建設九華民俗文化基地、溝溪生態農業觀光帶和桃源七里國家4A級景區。
衢江區瞄準總部經濟、城市高端商貿和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成功引進總投資3億元的文化商務綜合體項目;謀劃推進節理石柱夢幻山谷等一批重點項目,啟動蓮花休閑農業旅游4A級景區創建,總投資30億元的大乘禪泉度假區項目簽訂投資協議。
開化縣轉型發展休閑旅游,錢江源旅游度假區通過省政府批準,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通過國家5A級景區景觀價值評估。
江山市以世界遺產旅游專項改革試點為契機,促進旅游提升發展,并啟動江山市國家休閑區提升規劃制定。
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加快轉型,龍游總投資5.5億元的道明光學項目已投入試生產,華飛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即將并網發電,巨鵬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與浙工大簽訂合作打造激光再制造中心項目投資協議。常山著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建設洛陽軸承研究院常山分院等科技創新平臺和富麗新材料等企業省級研發中心,激發工業轉型發展潛力。
“三農經濟”轉型發展也格外引人注目。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衢州家庭農場培育發展得到了高度重視,省農業廳已于今年5月將我市列為全省第一個家庭農場培育發展試點市。我市迅速啟動實施家庭農場培育發展專項工作,經過半年的努力,已初步構建了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柯城區專項安排500萬元用于家庭農場的政策補助和扶持,重點扶持土地流轉、基礎設施、設施裝備等10個方面的內容。衢江區出臺了家庭農場“5252”行動計劃,三年落實1000萬元用于扶持家庭農場建設,并率先在蓮花鎮試行了農業設施評估抵押貸款辦法,為破解農業貸款難問題做了有益探索。
在各方面重視推動下,至6月底全市經過工商登記的家庭農場已有972家。其中,不少家庭農場起點高,科技含量高,帶動性強。在柯城區溝溪鄉斗目垅村的時鮮園家庭農場,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用上了無土立體栽培,大棚內還安裝了空調,可以自動控溫、控濕、控光照。
務實創新是實現“半年紅”的基本保障
謀發展、抓投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對項目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比學趕超、爭先進位。春節剛過就開展的“互看互學”活動,在全市上下掀起了項目建設“抓開工”熱潮,促進項目“早謀劃、早開工、早實施”。
緊隨其后,3月底又在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開展全市“百億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會,106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30億元。
我市對全市重點項目實行“掛圖作戰”,將各地各單位項目的投資、進展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上墻、上圖,掛圖亮投資、比進度、顯成效、解難題。實行“掛圖作戰”,以“圖”管項目、抓項目、推項目,營造了項目推進的濃厚氛圍。
干實事、抓落實。全市結合領導干部走進項目、走進矛盾、走進村企“三走進”活動,建立市、縣兩級領導干部掛聯項目制度,大家紛紛走基層、看項目、解難題,“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瞄準項目干,一切依據項目看”。
一幅壯觀的“作戰圖”展現在衢州大地上——
柯城區扎實開展“項目攻堅百日會戰”活動,歌瑞新材等一批“十億元”以上在建項目得到有效推進,分別用了8天、50天和70天時間,提前完成巨化物流園區二期、市區快速通道、杭新景互通等省市重點項目征遷工作;
江山市全力以赴抓開工、搶進度、破難題、促落地,113個“四大百億”工程開建81個,開建率71.7%;
常山開展“重點項目十大攻堅”行動,兌現財政獎補資金4820萬元,累計為企業提供應急周轉金2.03億元;
西區管委會組成8個重點項目工作組,啟動征遷工作集中行動,恒大城市綜合體、中央商務區、鹿鳴公園等六大項目地塊相繼清表交地,半年時間完成征遷交地743畝,為全年任務的四分之三。
值得一提的是,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成立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企業辦事基本不出區,政府性投資項目審批,最快5個工作日就完成。開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進企業活動,實現區內企業全覆蓋,做到為企服務無“盲區”,形成“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中,事在網中”的服務管理新格局。
一項項進展,一件件實事,折射的是務實作風,是創新精神!
當然,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不諱言喜中有憂。
在7月初召開的縣(市、區)工作座談會上,市委書記陳新直言,從全市情況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但一些關鍵的經濟指標非常令人擔憂,工業增速呈逐月回落態勢,工業投入明顯不足,重大項目招商沒有突破,節能減排任務壓力大。
形勢逼人。上半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1.04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從上年同期的全省第二降到了全省第五。特別是二季度,我市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呈現較快回落態勢,化工、冶金、鋼材、水泥等主導產業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走低。重化工產業陷入周期性低迷中。二季度,全省主要工業增長指標上行,而我市則拐頭向下,這就跟我市以重化工為特征的產業結構有關。在新的形勢下,我市提出的堅持“工業立市”中心不動搖,更加突出產業轉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市長沈仁康在縣(市、區)工作座談會上部署大干下半年時說,要突出重點,圍繞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抓落實,圍繞“一個中心、兩大戰役”抓好落實,圍繞重大發展事項抓謀劃,圍繞重大活動抓好推進。
我們正處于爬坡過坎、負重前行的關鍵階段。相信,只要我們強化創新驅動、推進轉型升級,緊緊咬住目標,再加一把勁,大干下半年,就一定會實現“全年紅”!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衢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