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文化創意產業園漸成時尚新地標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2/6 15:54:47
以前說到溫州,人們只想到發達的經濟,很少提及溫州的文化,和溫州文化的影響力。
如今,溫州的文化產業,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順勢而為,累積經驗,結出了越來越多的果實。統計顯示,近4年來,我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超過21%,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逐步增加。
全市首家文化企業專營金融機構——溫州銀行文化支行正式揭牌成立;一個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成為“潮人”心目中的時尚地標;溫州文化創意學院專門培養本土文化創意人才;朱小杰工作室成為甌窯文化創意旅游基地……
溫州文化產業的這些變化,早已讓外界對溫州的看法有了改變。文化交流的“走出去”、“引進來”,也漸漸洗褪了外界對溫州的“土豪”印跡。
溫州銀行文化支行——讓文化企業融資多一條綠色通道
資本是文化的血脈,文化的氣質與容顏,有賴于血脈的通暢。
以前,因抵押物限制等難題,融資難是阻礙溫州文化企業發展壯大的一道坎。但今后,溫州文化企業融資多了一條“綠色通道”。
去年5月28日,我市首家文化企業專營金融機構——溫州銀行文化支行正式揭牌成立,專門為我市文化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溫州銀行鹿城管轄行行長周佩靜介紹,針對文化產業“投入大、周期長、輕資產”特點,溫州銀行文化支行“量身定制”了著作權(版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景區收費權質押等多種金融產品。企業可憑借版權、著作權、知識產權、軟件登記證書等,獲得50萬至500萬元的授信額度。未來五年內,文化支行擬提供不少于10億元的授信。
文化支行成立后,便有10余家企業向該行提出了貸款申請。去年7月,溫州正栩影視有限公司通過質押電視劇版權,拿到該行發放的第一單——500萬元貸款。
去年8月,溫州澳珀家具有限公司通過質押商標權及固定資產,拿到該行2000萬元的綜合貸款授信。這也是繼正栩影視后該行向文化企業提供的第二筆創新型專項貸款。
溫州文化創意產業園——老工業區老廠房華麗轉身追時尚
在溫州,獨具特色可供一站式玩樂的地方日漸增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文化創意產業園”。
近年來,隨著我市“退二進三”工作的推進,市區不少老工業區、閑置廠房倉庫紛紛華麗轉身,變身文化創意產業的時尚潮流地。
2009年11月,我市誕生第一家文化創意園——浙江創意園。短短幾年間,我市文化創意園數量激增,成效頗多。去年年初,我市命名6家市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去年5月,浙江創意園獲批國家廣告產業試點園區。
去年,我市著力推進43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文化產業項目(園區)建設。如今,一批溫州文化產業新品牌正在滋長,今年,一批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也即將亮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就有5家特色文創園區即將開園。
不久前舉行的2014溫州時尚文博會上,當各大媒體奔波于各大園區之間時,就有人感慨,溫州不知不覺間就擁有了這么多文化創意園,這讓溫州的文化氣息也越發濃厚。
溫州文化創意學院——專門培養本土文化創意人才
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明顯成效,但文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卻相對滯后,制約了產業發展。
為了重點培育面向市場的文化創意設計和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等實用型人才隊伍,去年5月28日,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和浙江工貿學院三方合作共同成立溫州文化創意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作為浙江工貿學院下屬的二級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同時引進中國傳媒大學為合作方,由其提供教學、科研和學科支持,并設立溫州文化發展研究院,開展各類文化創意專業人才培養、行業從業人員培訓、產業發展規劃和理論研究、對外文化交流等。
去年9月24日,溫州文化創意學院正式開學,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首次招生44人,學制三年。往后,學院還會根據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新形勢和溫州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要求,擬開設編導(影視制作)、表演(播音主持)兩大專業。
朱小杰工作室——成為甌窯文化創意旅游基地
當你走進朱小杰工作室,會發現一樓展示廳里有不少別具一格的甌窯產品,這里已成為溫州甌窯文化創意旅游基地。
近年來,溫州澳珀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小杰在研究龍泉青瓷時,發現盛于唐、宋而終衰于元代的溫州甌窯。于是,他請來了最好的龍泉工匠,希望把龍泉青瓷的技藝帶回溫州,讓絕燒了幾百年的甌窯得以重啟。
品牌甌瓷“甌窯兒女”做的是溫州本土品牌,作品意象很多取自尋常生活所見,可窺見濃濃的溫州生活文化氣息。旗下開發上市的甌瓷產品有名為“甌江水鳥”的家用調料罐,有外形像溫州特產白啄瓜的香瓜罐、老酒汗酒瓶等等。
注入文化元素,對產品附加值提升有著哪些意義?
作為溫州文化產業化的探索者,朱小杰說,他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當然設計也是在訴說著溫州。比如在做的甌窯,其重新點火是一件關乎文化傳承的事,如果能把已經絕燒的甌窯重新喚回人們的生活之中,是一件平凡而偉大的舉措。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