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2/15 13:58:33
官方:不動產統一登記,不是為了降房價和反腐敗
距3月1日僅有半個月,不動產登記條例正式實施已進入倒計時。
“目前,省級的不動產統一登記部門職責整合和登記機構建立工作大多已完成,‘不動產登記局’的牌子在部分省市也已掛出。”一位接近國土資源部的知情人士說,按照中央部署,不動產統一登記是今年國土部需要“全力推進”的一項工作,預計6月份之前,國家級試點城市都會完成不動產統一登記。
“從去年12月開始,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源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受不動產統一登記政策影響是比較重要的原因。”鏈家地產分析師張旭指出,尤其是一些二三線城市,因為對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政策內容并不完全清楚,對政策過分憂慮,出現高端二手房源集中拋售的情況。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不動產登記的實施將加速房地產稅立法,預計二手房拋售現象還會持續。
中央的隱形“軍令狀”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說,隨著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建立和投入使用,預計個人住房信息聯網也將提速。按照國土部的工作計劃,2015年下半年開始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服務,這將加速房地產稅及其他改革的推進。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工作雖然在近期推進較快,但落實到地方難免存在差異,需要一些因地制宜的具體辦法。雖然各地都在積極表態和行動,但這項工作具有很大難度。
“由于這項工作需要七八個部門一起完成,如果要信息互查就會顯得很困難,部門間需要反復溝通才能解決問題,這樣效率非常低,只能慢慢來。”上述市級國土局官員說。
“不是為了降房價和反腐敗”
在不動產登記的輿論解讀方面,外界一直存在著“反腐說”和“打壓房價說”兩大言論,但國土部門和一些法律學者幾次回應,不動產統一登記是為了制度完善,直接目的并非反腐和打壓房價。
專家認為,不動產登記旨在確認和保護產權,推進不動產信息的公開透明,并著力打造高質量的全國統一的不動產信息管理平臺,登記本身并不影響樓市供求基本面,反腐一說也是坊間過度演繹。
國土部地籍管理司司長、不動產登記局首任局長王廣華近日也說,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核心功能和目的,在于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有效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不是為了降房價和反腐敗。
“關于不動產登記信息公開查詢,《物權法》早就有了規定,將有權查詢的主體限定為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但不能以人查房,必須按照法定的原則開展查詢。不動產統一登記以后,登記信息公開查詢要繼續依法開展,但不會無條件、不受限制地全面公開,不會導致居民住址、身份等基本信息外泄。”王廣華說。
關于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保護和利用,《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的屬地原則、查詢主體及查詢范圍問題。規定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由具體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權利人、利害關系人、有關國家機關作為查詢主體,可以查詢法定范圍內的登記資料。
這也意味著,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以人查房”,進而去“反腐”。胡志剛指出,長久以來,各地住建部門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公民住房交易備案,真要反腐查房產,已有的住建交易系統完全能夠勝任。
王廣華認為,至于其他的,像房產稅,沒有不動產統一登記,這件事情照樣可以運轉,無非就是把資料從不同地方拿過來整合,或是登記機關已經整合好直接拿來用。所以,是否開征房地產稅、何時開征,與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沒有必然聯系。
“目前中央對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工作推進很快、抓得很緊,基本上每兩個月就會有新的文件下來,所以省里在這項工作上也是處于‘戰備’狀態,很多登記工作都已提前部署好了。”東部某省一位政府官員劉輝(化名)說。
國土資源部發布的消息顯示,2月5日,中央編辦、財政部、住建部等8家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國土部機關集中辦公,研究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等不動產登記工作推進中的重要事項。
“如果《實施細則》能盡快出臺,地方政府在登記工作中普遍遇到的‘標準’問題將得以解決。”劉輝說。有消息人士說,最理想的情況是,《實施細則》于3月1日與《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同步落地,以便于基層順利開展不動產統一登記業務。
一位市級國土局官員曾透露,在地方市縣的試點階段,不動產登記仍以基礎的信息統計錄入為主,部分房產權屬性質復雜、情況多樣,地方急需中央出臺實施細則以統一登記標準。
“中央加緊制定《實施細則》也是出于推進地方工作的考慮,不動產統一登記是今年的工作重點,雖然只是試點且沒有給地方政府硬性指標,但對這一工作的要求卻非常高,最終也要落到地方政府考核中去。”接近國土資源部的知情人士說。
各地正加快職責整合
實際上,今年年初,各地的不動產登記相關工作已經快速展開。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近20個省(區、市)明確由國土部門牽頭負責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整合工作。
2月11日,四川省國土資源廳不動產登記局正式掛牌。根據計劃,這一機構將主要負責指導監督不動產登記工作、牽頭起草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地方性法規、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基礎平臺建設。
“省級不動產登記局的班子搭建起來之后,下一步各地州市也將成立地市級不動產登記局。目前四川省的大部分市縣已完成了職責整合,有幾個設區市已建立不動產登記局。”當地一位開發商說。
此前,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魏成林也公開說,北京的不動產統一登記今年將完成市區兩級不動產登記機構職責的整合。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機構設置目前已有初步方案,正待市委市政府最后審定。
“神秘”業主低價售房
據記者調查,目前在幾個大的二手房交易網站上,標明“不動產登記急售”的房源越來越多,議價空間也相對較大。
“近期出現過不少‘神秘’業主,都要求房源信息不能登記上網,只供門店咨詢購買。”山東省濟南市一二手房中介門店店長說,這類業主一般都只留下手機號碼,而不登記其他個人信息,房源總價比周邊平均售價低大約10%。
“雖然不動產登記難以對市場及房價產生直接影響,但是這一政策將使房地產市場透明化,也給擁有多套住宅的房主帶來一種心理暗示。”張旭說,尤其是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官員,由于擔憂不動產登記后自己手中的房產信息被公開,因此選擇提前賣出部分房產。
就在今年年初,零點研究咨詢團公布了一項關于不動產登記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被調查者中兩成考慮拋售部分房產。二線城市居民因該政策出臺,考慮賣掉部分房產的比例為28.7%,遠高于一線城市的17.8%。二線城市居民打算延緩或放棄購買房產的比例為32.7%,略高于一線城市的29.6%。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不動產登記制度只是在信息系統方面的整合,不涉及房地產市場整體供求,即使登記引起少數“吐房”現象,也不會撼動市場基本面。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首席研究員李戰軍指出,不動產登記制度并不是直接瞄準房地產市場調控,更不能簡單理解為房屋登記,當前多數城市樓市呈供大于求態勢,“去庫存”已成共識。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也說,不動產統一登記短期內對樓市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因為市場已經過較長的消化期,政策效果已有所減弱。
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可能提速
“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推進,能否實現‘降房價’目的還不好說,但首先能讓不動產信息統計不再成為一本‘糊涂賬’。”某知名中介機構研究部人士認為,不動產登記制度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關于房產數量、空置率、土地使用情況等以往無法全面統計的數據有望摸清。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最大看點在于信息聯網。一旦相關不動產登記信息聯網成功,會搭建起全國統一的不動產信息管理平臺,將為完善房地產稅體系、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等一系列長效機制建設提供信息基礎。
返回頂部- 責編:8055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預計6月起統一辦理不動產權證(05/19)
-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公布(12/23)
- ·不動產登記試點工作啟動 明年有望全面(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