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老廠房逆襲記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3/19 9:04:59
高大的圍墻上雜草叢生,爬滿青藤的煙囪直刺高空。
老金華一定還記得金華西大門入口處的金華針織二廠,繁榮過后是一片蕭條,銹跡斑斑的門窗、設備,雜草叢生的院子。
如今再踏入,這里已經換了容顏,變身金華冠聯信息科技園。
外墻一刷,屋內麻繩一隔,再點綴幾棵綠色植物,就成了頗具藝術氣息的網絡創業公司。在噼里啪啦鍵盤聲中,這個老廠房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年輕人。
2013年至今,金華冠聯信息科技園引進了26家創業公司,全部項目完成后,園區可引進網絡經濟企業150家,從業人員上萬人,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00億元。
這樣的變身在金華不少。據相關統計,2014年,金華共盤活市區各類閑置房產53萬平方米,新建成10大網絡經濟產業園,吸引300多家網絡經濟企業入駐。
許多老樹發新芽的老廠房,涌入大批懷揣“互聯網+”創業夢想的年輕人。
森林里種房子
走進金華冠聯信息科技園,滿眼都是綠意盎然,老廠房統一刷成紅色,與綠樹相互掩 映,風格獨特。如果不是水塔、鍋爐房,第一次來,還真不相信這里原來是個舊廠房。
金華針織二廠的老廠房大約是上世紀70年代造的。
1992年,原金華針織二廠改制成金華市齊來針織有限公司,廠區占地約90畝。但多年來,大部分廠房閑置,土地產出率很低。
在政府“四破”和“騰籠換鳥”大環境中,老廠期待轉型。
最后企業負責人瞄準了金華“一號產業”網絡經濟,決定把老廠改造一個以電子商務產業為主導,集辦公、研發、孵化、培訓、會務接待及產品展示為一體的園區。
2013年6月正式啟動,總投資5億元。
“我們沒有拆除老廠房,而是把曾經留存的老廠房、鍋爐、煙囪、水塔以及部分老機器設備進行外科手術,注入時尚創意元素,通過在森林里‘種’房子,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展網絡經濟發展空間。”園區負責人溫婭青說,跟傳統產業相比,入園的企業人都很少,多的20多人,少的3~5人。但跟勞動密集型產業相比,信息產業的人產、畝產都是成倍增加。
比如一個酒店,200個員工一年產生3000萬營業額。現在園區里一個20多人公司,一年也是3000萬。人均產值是酒店的10倍。
“我們現在也不追求畝產,土地盡量拿來搞綠化。把園區打造生態有氧的辦公環境和功能齊全的園區產業鏈。”
時尚的創業區
湯高寵是金華人,從浙大研究生畢業以后,就在杭州創業,經營一家網絡公司,到2013年已經帶起了80多人一個團隊。
不過他一直有個回家鄉創業的想法。2013年的一天,他到原針織廠亂逛,這里散發的工業氣息和獨一無二的綠化環境,讓他感到親切。
幾個月以后,湯高寵的金華視界無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冠聯信息科技園第一家企業入駐。
湯高寵自己動手改裝了一個600多平米的舊倉庫。有悠閑區、健身區,辦公區寬敞明亮,明黃色基調,充滿活力。 公司主要為企業提供軟視頻會議、網絡互動培訓、移動端研發等。
兩年過去,公司與金字火腿、金華公交集團、美然食品等金華本地大企業都有合作。“每天都很忙,為了專注一些項目。有些單子只好推掉。”
從剛進來時,公司只有幾個人,一年多過去,他的公司已經有28個員工。
29歲的沈建軍是去年7月份來到園區的。
“一個80后帶領了一幫90后來金華創業。”他調侃道。
公司主要做工業設計。他們的辦公區也別具一格,老廠房的痕跡基本保留,水泥板直接暴露,鋼架樓梯,不刷油漆,張牙舞爪的自制蜘蛛燈,時尚又簡潔。
老廠房轉身的背后
是政府清除低效用地
以改造“工業遺產”為切入點,對園區低效閑置廠房進行改造,注入時尚、創意元素,聯冠信息科技產業園,被認為是金華開發區舊廠房改造的典型。
這樣的轉型案例還有不少。
位于開發區的棒棒門業是金華老牌企業,現有舊廠房改造后,總辦公面積達到6萬平方米。
2013年正式開園,目前園區入駐企業30多家,包含以電子商務、軟件開發、生物工程為主的新興項目。
轉型以后的網絡信息產業,也帶動了大量從業人員。
據統計,去年,金華全年新增網絡經濟市場主體近1.5萬戶,增長260%。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就活躍在遍布金華各地的、重新利用的舊廠房里。
老廠房轉身的背后,是政府破除“僵尸”企業、低效用地清理的行動。
一邊喊著沒有發展空間,缺地;一邊卻讓入一些風水寶地變成垃圾堆。如何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促進企業和城市雙轉型,亟待破題。
2014年開始,這項工作在金華全面鋪開,全市超萬畝征而未用或閑置多年的土地將被回收。
僅開發區在2014年,通過專項整治,開發區收回各類土地1616.08畝,盤活土地3849.24畝。
金華要在
品位上做文章
浙江師范大學區域經濟學教授、博士 朱華友
這些老廠房拆了可惜,留著又沒價值,作為工業遺產進行重新改造利用,也是一種產業生命的延伸。
這兩年,金華涌現出不少網絡科技園、電子商務園,都是老廠房“騰籠換鳥”就地轉型而來的。聚集了一大批對土地要求不高的網絡經濟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些產業園區對人才培養和新興企業的扶持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老廠房變身以后,不可能回到傳統產業的老路上,發展什么怎么發展,政府應該有一個全盤規劃,要綜合考慮當地的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和增長潛力進行總體定位和規劃。金華是歷史文化名城、生態環境良好,應該結合自己特色,走一條適合自身的道路,不能和一線大城市一個步調。應該在品位上面多做文章。不要簡單地模仿,風險也很大。
返回頂部- 責編:8055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房地產業“轉型”之辯:橫跨“新賽道”(08/05)
- ·杭州良渚新城全力加快項目推進 體現良(06/05)
- ·杭州余杭街道: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上“(06/03)
- ·緊抓“兩區”建設契機 甌海打造溫州城(06/03)
- ·紹興新昌到浙大紫金眾創小鎮建“飛地”(05/29)
- ·“北上廣深”流出的數字人才第一目的地(05/29)
- ·春潮涌動 壯闊前行——杭州玉皇山南基(05/27)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