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社區底商“滯銷” 一鋪難求局面不復存在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6/18 13:56:43
5月后,住宅成交一周好過一周,但與住宅同時標價出售的社區底商卻遭遇寒流。記者發現,不少在售盤住宅幾乎售罄,而社區底商卻普遍成交寥寥,往年常見的“一鋪難求”局面不復存在。
城東某樓盤銷售經理也表示了對這一現象的困惑:該樓盤住宅只剩下數十套,雖然朝向不大好,樓層不理想,但每天過來看盤的購房者還是絡繹不絕,而幾十套社區商鋪卻幾乎沒有賣出多少,論價格也是相當合理,就是看的人少,這和往年溫州動輒出現搶鋪景象大相徑庭。
社區商鋪越來越難賣
社區底商,是指住宅的第一層、第二層的底層商鋪。一般住宅特別是高層住宅的第一層、第二層銷售都較為困難,其價位也較其他層位低,開發商通過轉向做底商促進銷售,同時小區的商業配套也得以解決,服務了小區住戶。因客戶基礎相對穩定,住宅底層商鋪長期以來都是市場頗為關注的物業類型、投資者熱衷的商鋪投資形式。然而,現在情況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不管從市中區域、甌海中心區還是龍灣中心區,在售的現房及期房社區底商,眼下似乎都面臨著有價無市的窘境。記者從溫州透明售房網了解到,從今年已開盤的包括翡翠公館、香緹華府、壹品國際等樓盤成交數據來看,底層商鋪數量多數在50套以上,數量僅為住宅的兩成,個別甚至更低,但成交情況不理想,多數成交僅為個位數。有樓盤銷售人員說,在日常接觸中,能很明顯地感覺到,投資商鋪的客戶數量快速下降,因此也影響到了最終成交量。
一般而言,目前出讓地塊多數有商業配比要求,比例約為總量的10%左右,而各房企的定價策略多數為住宅的兩倍或稍高,由于溫州人對商鋪投資的喜愛,該類房源之前都處于不愁賣的狀態。直到2012年后,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從位置不好的鋪子難賣,變成位置比較好的底商也難賣,滯銷現象逐漸成為普遍,但由于底商數量較少,多數房企采取不降價走量處置,導致情況越演越烈。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這種現象,目前不少房企采用的通行做法是減少商鋪的占比,盡量增加住宅的數量,把多數小區商業配套集中在會所等公用空間內。從統計來看,不少樓盤的二三期開盤就已無社區底商的售賣公示。
底商拍賣屢屢受挫
除在售商品房底商成交遭遇困局外,近期部分頭頂“高性價比”標簽的拍賣二手底商也屢屢受挫。比如近期正式進入拍賣公示流程的溫州市矮凳橋228號2、3幢、高樂大廈111~116號等部分底商房源在短期內經歷了幾輪流拍,目前即使是低于市場價也遭遇無人應拍的窘境。
中潤商業地產趙克表示,雖然在售盤和二手拍賣社區底商的定位及購買客戶群體存在差異,但部分房源近期不約而同遭市場冷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商鋪風光無限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
但他也表示,底商滯銷一說也需要區別化看待,總價百萬元左右,面積偏小的成熟店鋪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稀缺貨,市場的接受程度就比較高。而許多在售盤處于郊區,周邊沒有成熟的生活配套,即客流量是阻礙成交的一大硬傷。但總體而言,商鋪投資普遍具有門檻高、過戶稅費高等準入限制。
底商如何贏回市場
受電商沖擊,實體商業應聲下滑成為近年來底商滯銷一個老生常談的原因,但有商鋪投資者表示多數底商產品還是可以投資的,主要看商鋪的投入產出比,高溢價率商鋪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高總價必須高租金才能維持高回報,反之低租金低總價的鋪子也被一些投資者接受。
這樣的案例,在去年溫州碧桂園等項目的底商銷售上可見一斑。當時溫州碧桂園以約等于住宅的價格發售商鋪,甩開競爭對手,在短期內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房企在項目實景樣板區設置了水果店、飯店、便利店等商業形態,來實地考察的投資者在計算過租售比后,就下單了。而且該項目的商鋪屬于面積集中在80~100平方米的單層鋪,可以適應多種經營業態,能最大程度保證租金。
有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商鋪配比多或少,應該根據樓盤自身特點和地段考慮,不再高溢價率,不盲目隨便配置,這樣的底商產品才更受市場歡迎。但目前樓市,這類案例還相對較少,很多項目還沒有達到在開發階段預先細化考慮商鋪設置的程度,社區底商“滯銷”現象不排除會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溫州都市報
相關閱讀:
- ·溫州寫字樓租賃市場呈現下滑趨勢(03/30)
- ·商鋪再成溫州市場投資熱點(10/09)
- ·溫州今年熱拍商鋪廠房 但成交率不理想(07/14)
- ·節后溫州寫字樓不溫不火商鋪有價無市(03/01)
- ·溫州節后寫字樓租賃不溫不火(02/28)
- ·溫州商業地產意外紅火 商鋪租金熱漲(09/23)
- ·新政下溫州商鋪需求增加但好鋪難求(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