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賣文創的書店不是好綜合體?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6/3/1 14:50:17
誠品書店去年年底在蘇州開了大陸首家分店, 相當于20多個誠品臺北敦南店的體量,以及配套投資的兩幢寫字樓,都成為蘇州誠品引人關注的原因。過了幾個月,誠品的魅力是否能夠吸引足夠的人流量呢?
周末的中午,位于金雞湖邊的誠品書店里面已經擠滿了人。從來往的人群來看,里面像我這樣的游客并不在少數。特意設立的,從誠品書店成立開始到現在的一年一本書的書墻邊成為很多人合照的好地方。大開間的中庭設計,延綿往上的臺階都顯得有種視覺上的開闊感。
百貨商店即視感,這是逛誠品的最大感受。B1層和大型綜合體一樣,就是美食區域,只不過加了不少小創意品牌的店面,大部分并沒有聽說過名字。即使在書店里,也是逛著逛著就看到販售書之外的商品陳列。比如,在一堆賣美食的書旁邊,突然出現了一堆食品,在介紹藝術類書籍的柜臺邊,出現了一批五月天的唱片。各種餐飲項目自然不用說,還專門有一個展覽區域,這個周末,韓寒的“The One”展覽正要結束一個月的展覽,只花一元錢的展覽,里面有各種裝置藝術,還是吸引很多讀者。
這種裙帶式的消費,其實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消費引導作用——這對于書店布局還是很有考究的,這在杭州的各類書店中,似乎也不太能找到同類者。與文創產品的結合,是誠品的最大特點和賣點之一。
從分類來說,這也有一家老牌書店的磅礴感,堅持自己的選擇一向來是誠品保持高品質的原因。大部分書籍都是人文社科類圖書,分類非常細致,有專門的兒童館提供各個年齡層的選擇,同時也把兒童讀者和成年讀者相應的隔開,互不干擾。沒有教輔也沒有太多的網絡文學類書籍,主題性展區和類型性展區的設計也符合不少現代年輕人的品位相符。
當時很多人期待的大量臺版書的情況,并沒有出現,開業至今從統計數字來看,只占到了5%。這顯然是政策所決定的,不過,偶爾出現的臺版書還是讓人有眼前一亮的驚喜。比如說,在比較關心的電影分區里,就看到了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的劇本、劇照、訪談同名書。由于這本電影的票房并不好,并沒有出版商愿意接受出這本書,能夠在誠品看到,實在是一種意外。
百貨風這種特點的確值得本土的文創產業學習,我們現在很多的文創項目還處于各自為戰的局面,在大型展會上往往能看到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可平時偶爾逛街想找,就有點大海撈針的感覺。杭州還沒有像誠品這樣風格和體量的項目能在平時匯集大量文創產品和項目,并吸引人群來駐足和消費。
這也是個兩難的話題,即便是誠品,在一樓和B1樓的大量文創品牌店里,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一些服裝和眼鏡品牌感覺人氣不旺,走馬觀花多,駐足停留少。這也和大量綜合體一樣,賺錢和吸引觀眾的永遠是餐飲和娛樂環節,沒有好的切入點,似乎很難將人流轉現。
火到帶動周圍房價上升的誠品風給了很多發展文創產業的企業一個信號,小而美固然重要,但形成日常的集群效益,似乎更會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2010中國杭州•城市綜合體發展峰(07/28)
- ·杭州TOD的“未來模式” TOD項目陸續崛(09/27)
- ·杭州土地市場供應密集 勾莊新增大型商(09/25)
- ·9月第三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09/25)
- ·寧波梅山兩家綜合體入選市產業創新服務(09/20)
- ·玉環2家創新綜合體捧回“臺州牌”(09/20)
- ·杭州拱墅區新增首家市級產業創新服務綜(09/18)
- ·9月第二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09/18)
- ·慈溪市一綜合體列入寧波市年度產業創新(09/16)
- ·錢塘新區2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獲杭州(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