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籠換鳥”大挪移 蕭山舊廠房“生”出新經濟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6/7/1 13:50:36
放眼蕭山,通過“騰籠換鳥”,騰出空間培育“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好“鳥”,蕭然大地萬木吐翠,百鳥翔集。
來自蕭山區經信局關于《全區工業企業“騰籠換鳥”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調查統計,自2014年以來,全區共完成“騰籠換鳥”項目88個,騰出土地2361畝、廠房125萬平方米。其中,實施整體企業“騰籠換鳥”80個,再利用土地2229畝、廠房108萬平方米。
區經信局負責人解釋說,這里的“騰籠換鳥”實質上是一“騰”一“換”的過程,其中,“騰”是指騰出空間、用能等發展要素,“換”則指更新產業結構,以高端產業代替低端產業。“數據更側重于‘換’的統計。”該負責人表示。
舊廠房變身新園區 身價倍增
位于北干街道風情大道的杭州潮錦文化創意產業園,是蕭山利用閑置工業廠房發展文創產業的認定項目之一,如今其更知名的身份是創意企業集聚地,吸引了“中國3D打印第一股”先臨三維股份有限公司在此設立生產交付中心。某種意義上說,先臨三維研發生產的所有3D打印設備全部在潮錦文創園內“誕生”。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潮錦文創園前身是杭州忠積家紡有限公司、杭州忠達絎縫繡品有限公司、杭州忠澳絎縫制品有限公司三家紡織企業。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劇上升和產業環境的變化,勞動密集型的紡織產業出現下滑趨勢,這三家企業也無法幸免。
經過一番籌劃之后,2014年杭州潮錦科創園應運而生,三家企業的50多畝舊廠房開始了大變身,改建筑、種綠化、建道路……經過重新設計裝修,曾經破舊的工業廠區煥然一新。隨后,園區大力引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信息軟件、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企業陸續入駐。
特別是,從舊廠房到新園區,潮錦文創園早已身價倍增。據悉,企業不僅填平了傳統企業以前的虧損,還實現了很大的盈利,目前各項業務勢頭良好。同時,園區的入駐企業還形成了集聚效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顯然,舊廠房改造也是“騰籠換鳥”的重要內容,而上述這個案例充分表明了“騰籠換鳥”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一方面企業逐步擺脫傳統經營模式,發展動力出現新變化,真正把提質增效落到了實處;另一方面,部分此前處于虧損邊緣的企業,也借此迎來新生,經濟效益得到提高,甚至開創了發展的新階段。
區經信局的調查報告也印證了這種說法。從騰換前后經濟數據上看,全區騰出企業前一年總的銷售產值為34.7億元,利潤4807萬元,貢獻稅收4285萬元,引進企業(項目)總的銷售產值為39.2億元,利潤1.6億元,貢獻稅收1.1億元,較騰出企業分別增加13.0%、232.8%、156.7%。
不但如此,通過“騰籠換鳥”,企業加大了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的投入。統計數據顯示,全區“騰籠換鳥”的88個項目計劃新投入資金33億元。實際上,通過加快生產環節的信息化、自動化改造,企業生產效率出現質的提升。
據了解,2015年全區規上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上年的17.5萬元/人提升至18.5萬元/人,四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比上年削減5.58%,7.14%,5.8%,6.8%。
事實上,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經濟結構的轉型,曾經代表城市工業文明的工廠及工廠群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包括蕭山在內,許多地區都囤積起越來越多的閑置廠房。然而,拆除重建舊廠房,不僅會產生揚塵、噪聲、建筑垃圾等環境污染,而且閑置的舊廠房大部分未到設計使用年限,拆除重建成本較高,還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如何有效、合理改造舊廠房,讓改造后的廠房發揮出凝聚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區經信局負責人說,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不僅僅是提升原有生產廠房的用途,還實現工業用地的再開發,提高使用效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以畝產論英雄 加快淘汰騰空間
在蕭山,由于經濟起步較早,空間資源十分緊張,甚至淪為工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有專家表示,作為典型的縣域經濟代表,像以往一樣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換取工業增長,靠低成本、低價格、低效益拓展市場空間,這樣的經濟發展路子只會越走越窄。而“騰籠換鳥”則開辟了一條新路,成為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也成為歷屆蕭山區委、區政府的不懈追求。
最近幾年,站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蕭山多個傳統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由此引發的行業陣痛讓人深思。土地指標緊張、發展資源短缺,以工業稱雄的蕭山,因此主動選擇逐劣扶優之路,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為發展騰出資源、騰出空間。這也是“騰籠換鳥”第一步:騰。
區經信局負責人介紹,蕭山不斷強化倒逼機制,高標準實施落后產能淘汰和“低小散”行業整治。“我區不斷完善產業導向目錄,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園一批、合理轉移一批、關停淘汰一批’要求,出臺了《蕭山區淘汰落后產能和產業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意見》。”該負責人說,重抓產業退出,對水泥、印染、造紙、磚瓦、蓄電池等不符合蕭山發展導向的行業開展集中淘汰。
同時,蕭山重抓產業整治,對高污染、高耗能的化工、鑄造、印染等行業實施整治提升。據悉,2014年到2015年,全區共關停“低小散”行業企業758家,淘汰落后設備1800余臺(套),實施整治提升企業1537家,共節能22.2萬噸標煤、騰出空間80.5萬平方米。
從去年開始,蕭山實施工業企業效益綜合評價改革,引導企業以畝產論英雄的導向機制,實施電價、自來水價、污水處理費和土地續期等生產要素分配相掛鉤的差別化聯動機制,推進資源要素向優勢產業、先進企業和重大項目集聚,進一步形成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科學發展機制。
據悉,2014年度蕭山對1453家10畝以上企業進行了評價,2015年度又對1435家10畝以上企業進行了評價,并根據實施意見要求對企業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管理和差別化用能政策。有專家指出,倒逼轉型發展的機制進一步完善,企業投資發展更加重視畝均產出效益。
比如說,對2014年度工業企業效益評價為D類的117家企業,在今年按行業進行分門別類,列入了淘汰、關停名單;對C類企業按企業全部用電的30%執行電價每千瓦時提高0.1元、對D類企業按企業全部用電的100%執行電價每千瓦時提高0.1元。
此外,蕭山還加強監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快推進“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工作。據悉,2014年到2015年,全區共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24323畝,清理處置供而未用土地3745畝,不斷為新興產業騰出空間、騰出能耗、騰出環境容量。
“換”明天 高標準引進一批好“鳥”
資料顯示,2014年10月,蕭山被列入全省綜合性“騰籠換鳥”省級試點縣(市、區),化工行業列入全省第一批傳統塊狀行業“騰籠換鳥”試點。2014年到2015年連續兩年,蕭山作為杭州地區唯一一個區縣市被評為全省“騰籠換鳥”先進單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騰籠換鳥”的關鍵不僅在于“騰”,更重要的是“換”,以高標準引進一批“高產鳥”、“高新鳥”、“生態鳥”。實際上,近年來,蕭山利用騰出的空間,已經培育和引進一批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好項目。
比如說,靖江街道云峰紡織有限公司通過舊廠房改造,引進投資8000萬元的杭州賽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發展信息經濟;河上鎮的費爾過濾技術有限公司積極推進高端裝備制造,通過盤活存量引入亞洲第二大過濾膜生產商科百特過濾設備有限公司,積極發展總部經濟;戴村鎮盤活通和機械鑄造公司,引進杭州聚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已嘗到甜頭。
實際上,按照“建鏈、延鏈、補鏈”要求精準招商,蕭山制定騰退土地招商指南,高標準引進一批“高產鳥”、“高新鳥”、“生態鳥”。2014到2015年,全區共引進浙江卓尚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等落地重點工業項目20個,計劃總投資3.03億美元。
再從騰換企業的行業上看,騰出企業多為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如造紙行業13家,化工行業8家,橡膠皮革行業6家鍛壓,鑄造行業4家。引進企業多為新興產業,如高端裝備制造業9家,新材料新能源行業7家,孵化器、科創園5家。這是一過程實際上就是低行業出新行業進。
特別是,日前蕭山下發了《2016年度千企轉型升級騰籠換鳥項目的通知》,明確了今年要完成的35個“騰籠換鳥”項目,涉及盤活土地2217.09畝。據悉,這是蕭山首次以企業為主體下發“騰籠換鳥”相關文件。截至目前,這35個項目已經完成7個,再利用土地112.99畝,還有12個項目正在實施之中。
當然,做好服務工作也很重要。目前,蕭山將加大力度,鼓勵企業通過盤活自身或其它企業閑置存量土地、廠房,新建或擴建符合鼓勵類產業導向的工業投資項目,對完成存量盤活土地上的新建工業投資項目,在享受區級工業投資扶持資金同時,扶持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
同時,當地出臺《蕭山區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實施辦法》,加強項目指導,實行提前介入,加快審批速度。截至2016年4月底,全區共受理“零土地”技改項目備案151個,其中設備類備案136個,基建類備案15個。建立重大“騰籠換鳥”企業“一對一”精準服務機制和大企業大集團會商機制,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和問題,2015年已協調解決企業發展問題20個。(原標題:“騰籠換鳥”大挪移 舊廠房“生”出新經濟 文/首席記者:姚潮龍 通訊員:王勇)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蕭山日報
相關閱讀:
- ·蕭山舊廠房轉營新業態 “三改一拆”改(03/16)
- ·蕭山區今年要改造舊廠區85萬方(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