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新發展理念的浙江創新實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6/11/18 13:17:24
小鎮,是很多人成長的故鄉。中國共有20000多個鎮,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空間的維度看,小鎮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將具有持續和深遠的影響。浙江的特色小鎮突破了建制鎮的范疇,是一種新型的具有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綜合功能的產業集聚區概念。從2015年開始,浙江全面啟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創建特色小鎮,是五大發展理念在浙江的創新實踐,把它作為推進浙江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必然對浙江改革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一定能夠成為浙江走在全國前列的嶄新名片。
創建特色小鎮是浙江把握新常態、引領新發展的創舉,具有發展邏輯的必然性。
經濟新常態的三個特點是: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經濟動力從主要依靠物質要素驅動轉為創新要素驅動。改革開放以后,浙江經過持續的改革創新發展,從一個資源小省躍升為全國經濟強省,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但是,浙江確實也正在面臨發展的新問題、新困惑、新煩惱。
一是破解浙江空間資源瓶頸問題。浙江發展空間狹小、人口密度高。改革開放以后,從塊狀經濟、縣域經濟,到工業區、開發區、高新區,再到集聚區、科技城,都是浙江試圖用最小的空間資源達到生產力的最優化布局探索實踐。浙江主要在城鄉接合部建“小而精”的特色小鎮,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間里充分融合特色小鎮的產業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區功能,在構筑產業生態圈的同時,形成令人向往的優美風景、宜居環境和創業氛圍。破解發展空間的瓶頸。
二是破解浙江有效供給不足問題。浙江過去幾十年形成的塊狀經濟、縣域經濟等,面臨業態落后、產能過剩、效益低下等問題,還沒有從“微笑曲線”底端走出來,產業轉型升級滯后于市場升級和消費升級,導致有效供給不足和消費需求外溢。特色小鎮定位聚焦支撐浙江長遠發展八大產業,以及歷史經典產業,通過產業結構的高端化推動浙江制造供給能力的提升,通過發展載體的升級推動歷史經典產業煥發青春、再創優勢。
三是破解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夠問題。硅谷之所以源源不斷誕生諸如蘋果、谷歌、甲骨文這樣的世界級企業,秘訣就是優越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對高端要素資源、特別是高端人才資源的強大吸引力。特色小鎮試圖通過制度創新,通過“創建制”“期權激勵制”以及“追懲制”打造政務生態,通過強化社區功能打造社會生態,集聚創業者、風投資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耦合,使一批小鎮成為類似瑞士達沃斯小鎮、美國格林威治對沖基金小鎮、法國普羅旺斯小鎮、希臘圣多里尼小鎮等集聚高端要素孵化創新型企業的高地。
小鎮是一種全新發展載體,不同于傳統建制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重復。
1、夢想小鎮是特色小鎮的靈感源泉。
2014年3月28日,杭州夢想小鎮揭牌。時任浙江省政府主要領導對夢想小鎮愿景是:一個新型的‘眾創空間’、一個巨型的孵化器、一個創業青年的社區、一個信息經濟的新馬達、一個互聯網創業的生態圈,政府做好“制度供給”,讓資本、技術和信息更好地彌漫在這個空間的空氣。目標是三年集聚創業項目2000個、大學生創業者10000名、落戶機構300家。從夢想小鎮,到把培育100個左右寫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創建特色小鎮快速從想法、試點轉化為政府決策和行動。
2、特色小鎮是一個發展模式的全新創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形態新。“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區”,而是企業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企業社區。面積大致3平方公里左右,鄉村、城郊只要有條件都可能成為特色小鎮的建設對象。通過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產業、小載體大創新”,從而形成全新的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平臺。
二是業態新。特色小鎮產業著眼經濟轉型升級主攻方向,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文化等八大萬億產業及茶葉、絲綢、黃酒、中藥、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寶劍等傳統經典產業。培育浙江新一輪發展的新增長極,具備巨大潛力和活力。
三是功能新。投資拉動功能,三年拉動5000億元新增投資;消費拉動功能,引領消費新時尚;生活社區功能,形成具備獨特生活品質的新型生活社區;生態治理功能,大多特色小鎮選址城郊、鄉村,通過特色小鎮建設,有效提高區域的環境品質和生態品質;旅游功能,每個特色小鎮,同時是一個獨特的旅游景區,等級達到4A甚至5A;文化功能,特色小鎮促進文化的挖掘、整理、利用和傳承。
四是形象新。特色小鎮強調“小而美”、“小而特”、“小而活”,小鎮選址獨特、功能布局講究、建筑形態別致、綠化景觀優美,呈現生產、生產、生態、文化有機生長的融合之美。
特色小鎮創建要遵循自身規律,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創建始終。
浙江先后兩批共79家被列為省級特色小鎮創建(第一批37、第二批42),還有51家培育名單。全省興起創建特色小鎮熱潮。國家發改委也在牽頭,創建全國1000個國家級特色小鎮。杭州灣花田小鎮成功進入第二批創建名單,我在創建工作中體會到,特色小鎮的創建培育,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產業發展、社區培育、文化導入、生態養成等自身規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一哄而上。只有真正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創建始終,特色小鎮建設才有持久生命力。以杭州灣花田小鎮為例:
創新。特色小鎮定位要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彰顯比較優勢上進行定位。比如,花田小鎮定位打造全國第一的花卉產業種植、加工、科研、流通、旅游、養生、會展、度假、養老基地。規劃理念新,我們邀請同濟大學、北京巔峰編制小鎮規劃,規劃23平方公里,其中3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世界最美花田、最美小鎮。產業業態新,打破一二三產邊界,形成農業、花卉加工、技術研發、時尚美容、休閑養生、交易流通、會議會展、養老養生、文化創意等融合發展業態;運營模式新,前期運行做平臺,中期導入做產業,后期退出做資本,滾動開發、良性運行、模式復制;制度供給新,就是在土地取得、產業培育、人才引進上,政策要有比較優勢。特色小鎮創建成敗的核心是能否集聚有特色的、有活力、有效益的產業、項目,形成小鎮的核心競爭力。
協調。特色小鎮產業和功能布局要協調,如花田小鎮布局了占地最大面積的花卉種植區,提供鮮切花、鮮花生加工、花卉種苗等原料,同時形成萬頃四季花海的壯麗景色,成為旅游核心吸引物,也為養老養生地產開發修整好環境基底;布局了海上花田、歡樂世界、花仙子樂園、汽車露營公園等休閑度假區,作為游客休閑度假的核心區;布局了花卉科研、鮮花深加工、交易流通、鮮花養生、文化創意、會議會展作為花卉創業園區;布局了鮮花為基底的休閑養老養生地產,作為小鎮社區培育、人口集聚區域。這些功能布局有機聯系、缺一不可的,小鎮風情、建筑風格、環境風貌的協調,小鎮創業者、居住者、游客的文化和諧。
綠色。綠色發展是特色小鎮的重要內容和客觀要求。導入環境友好的項目和產業,實現綠色生產;保護、修復、改善小鎮地勢地貌、水系、植被,形成小鎮優良生態和優美環境;從公共服務、社區管理、從業人員居民游客文化養成等方面,培育綠色生活方式。如花田小鎮提出了“享田園、慢生活”的小鎮生活理念,建設綠色生活社區。
開放。開放才能保持活力永續。特色小鎮應該通過爭取政策制度供給,實現產業的開放,不斷吸納新項目、新業態、新資本;實現交通的開放,創造條件可進入便捷化;實現大數據開放,建設智慧小鎮,與全球的數據無縫對接;實現人才政策的開放,吸納各路人才到小鎮創業、就業、旅游、居住。
共享。共享是凸顯魅力實現小鎮和諧的需要。要通過做大共享的公共資源、公共服務,優化共享分配和管理,提高小鎮參與者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如花田小鎮未來萬頃花田將全面對游客免費開放,正在建設的3800畝濱海新城中心公園全面免費開放,正在申報全國綠化博覽會和全國花卉博覽會,永久性會址全面免費開放,使所有來小鎮的人共享杭州灣畔無限風光;建設小鎮鄰里中心,讓小鎮所以參與者享受小鎮優質的衛生、保健、文化等公共服務;引進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讓居民享受高品質的學生教育和醫療服務保障。(原標題:特色小鎮:新發展理念的浙江創新實踐 浙江省農村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浙江農發瀾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傅德榮)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西湖區兩個特色小鎮被正式命名為省(09/27)
- ·浙江打造2.0版特色小鎮:特色仍然是重中(09/27)
- ·嘉興南湖區開出省級特色小鎮“并蒂花”(09/27)
- ·小鎮撬動發展大局 浙江高質量推進特色(09/25)
- ·紹興重大項目勾勒藍圖 特色小鎮深植厚(09/25)
- ·杭州云棲小鎮:逐夢“數字之巔” 打造“(09/24)
- ·杭州余杭區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09/20)
- ·杭州打造“特色小鎮聯盟” 推動長三角(09/16)
- ·充分發揮特色小鎮主陣地作用為杭州西湖(09/04)
- ·寧波鎮海物鏈港特色小鎮蓄勢待發(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