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房企外來大鱷紛紛布局三四線城市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1/12 13:29:32
2016年,浙江省“去庫存”任務全面完成。雖然各個城市的庫存有所差別,但目前消化周期基本在合理區間。
與此同時,一些品牌房企也不再對三四線城市“談虎色變”,在杭州地價高企之時,為了維持企業發展,他們選擇去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錯峰”拿地。這些城市的購房者們,就像兩年前的蕭山一樣,突然發現多了不少外來房企的面孔。
浙江房企、外來大鱷
紛紛布局三四線城市
當杭州的土地市場幾乎成為外來大鱷的囊中物時,一些浙江本土房企也在省內其他城市大肆拿地。
去年12月28日,德信成功競得臺州黃巖區兩宗商住地,至此,2016年全年,德信已經在省內12座城市成功競得19宗地塊,在溫州、寧波、麗水、衢州、德清、義烏等城市,德信均有所涉獵。據悉,目前德信土地儲備已經超過350億元貨值。
與德信一樣,2016年在省內三四線城市頻繁拿地的房企不在少數。另一家浙系房企中梁地產,也是“小步快跑”,在三四線城市不斷充實土地儲備。僅2016年上半年,中梁地產就在17個城市獲取28個項目,投資金額逾百億元,其中浙江省內城市(除杭州外)占80%以上,在主戰場溫州拿了6宗地,并首次進入嘉興、舟山、衢州等三四線城市。
而一些外來房企,同樣在浙江除杭州以外的城市掠食。擅長做中高端產品的融創,2016年在寧波拿下兩宗商住地,一宗宅地,樓面價均在12000元/㎡以上,2016年2月拿的東部新城宅地已經亮相,售價在3萬元/㎡以上。
有著“三四線城市之王”稱號的碧桂園,產品已經覆蓋浙江省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重點布局了溫州、臺州、金華、衢州等城市。其浙江區域2016年銷售額在150億元左右,溫州、衢州各占近1/3。在碧桂園看來,溫州、衢州、嘉興、麗水這些城市仍有不少潛力可挖。
在杭州主城區拿塊地的錢
可以在三四線城市拿多宗地
對于這些到浙江三四線城市拿地的房企來說,一是為了對沖杭州高價拿地的風險,二是擴大銷售額,維持企業發展,再者,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投資可能有更高的利潤空間。
相比杭州,省內大部分城市的地價相對便宜。一位品牌房企前期投資部的負責人說,在杭州主城區范圍拿一宗地,可以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拿兩三宗,甚至更多的地。
而作為副省級的城市,寧波去年出讓的土地樓面價大部分都在1萬元/㎡以下。甚至像鄞州區部分地塊樓面價都在4000元/㎡左右。相比之下,杭州連余杭大部分區域的樓面價都不止這個價格。
“三四線城市有個好處,就是標桿企業未必看得上,這樣樓面價往往不高,有些甚至底價成交;再加上一二線城市需求的溢出效應,三四線城市的需求量也不小。我們放在一二線可能是中偏上的產品,到了這些城市,可能就是標桿了。”中梁地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尤其是調控周期下,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放緩,這個時候曲線進入一些性價比更高的二線或三四線城市,不失為一種良策。
德信集團相關負責人列舉了溫州、寧波、麗水、衢州、義烏等優質的城市,“這些城市往往是經過反復調研的,他們的經濟具有活力,市場供需關系健康,客戶改善型需求比較旺盛,購買力也很強勁。”
德信2016年在全國銷售超過150億元,而它在溫州的年銷售額就超過50億元,占集團總銷售額的30%。
也有城市因2016年投資客的興起,而火了一把。上海為主的投資客蜂擁而至,使得嘉興不少樓盤的均價增長40%以上,成交量也驟增。與此同時,不少開發商重點布局嘉興,像中梁、祥生、金地、中鐵建紛紛進駐。
“作為上海經濟圈的城市,嘉興到上海高鐵20分鐘,房價差距懸殊,這種城市是有機會的。還有像全年總銷售額在50億元以上并保持增長的三四線城市,也是有機會的。”祥生地產執行總裁趙紅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投資客推動漲價的城市,到了調控周期,已經進入的開發商還是要把控風險。”
因城施策,不再盲目做產品
三四線城市改善需求釋放
過去,浙江房企也曾誕生過一波進軍三四線城市的熱潮,綠城、濱江都在列。然而,不少房企都踩到了坑里。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因地制宜,要么拿的地太大,導致供應量過多,要么做的產品太高端,超出了當地市場的承受能力,房地產調控之后,供應量就變成了庫存量,吞噬了所有利潤,甚至深套其中。
也因為如此,在去庫存之前,房企一度談三四線城市色變,唯恐避之不及。
如今,當房企再度進軍三四線城市,就顯得謹慎多了,不再盲目做產品,而是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我們對每個三四線城市都進行調研,根據他們的購買力以及當地實際需求,來設計產品。事實上,我們也更愿意做些改善類產品。品牌溢價、產品附加值加上不高的土地成本,這類產品的想象空間更大。”一位已經在三四線城市有所斬獲的本土房企負責人透露。
近兩年杭州樓市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改善型需求的爆發。而在三四線城市,同樣有這樣的需求存在,他們也希望住更好的房子,享受更好的服務,但同時又具有性價比。
在采訪中,許多品牌房企紛紛選擇在三四線城市做些改善類產品。
“寧波市場正在從原來的剛需和改善型混合市場,轉變到以改善型為主的市場。”融創寧波府營銷總監龍文軍說。
德信在寧波的首個項目寧波德信東宸,戶型面積也基本都在110㎡以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三四線城市的庫存,主要集中在剛需樓盤上,改善型樓盤的供應量相對來說并不大。
如此一來,具有產品優勢的品牌房企就有了更大的優勢。“寧波市場對品牌房企的接受程度很高,像萬科、融創、龍湖以及德信這樣的品牌,產品做得稍微高端點,基本不愁賣。我們選擇的核心區,庫存銷售周期基本都在3~6個月。”龍文軍坦言。
而一些三四線城市,對品牌房企的熱衷度也非常高。“像綠城在舟山開發的產品,每一次都是熱銷的,我自己就有一套,均價也才1萬多元/㎡。”一位常住舟山的余先生是典型的“綠粉”。
趙紅衛說:“把在一二線城市經歷市場考驗的、口碑好的產品,拿到三四線城市,讓他們享受更好的生活配套,對房企來說,溢價更高,還能保證占有率。”
數據顯示,2016年的寧波市場,銷售前六位的分別是萬科、榮安、中海、信達、雅戈爾、中國金茂。非當地的品牌房企已經占據了市場主流。(原標題:品牌房企進軍,改寫三四線樓市格局 記者:孫晨)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6個商業地產項目將陸續交付(06/14)
- ·杭州余杭召開2019年土地招商發布會(03/13)
- ·3·15杭州最值得信賴房企名單出爐,他們(03/15)
- ·2018蕭山春季房交會3月17日開幕(03/06)
- ·杭州開發商“變身”三四線城市的龍頭標(02/01)
- ·時隔10個月浙江樓市恢復健康(01/12)
- ·浙江樓市半年報:成交活躍、庫存回落、(08/23)
- ·2014年中國(杭州)年度品牌房企(12/25)
- ·寧波等浙江四地樓市連續數月領跌全國(12/20)
- ·“試住體驗”或成為房產營銷新趨勢(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