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杭州市區商業項目成交占比超過住宅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4/20 9:56:12
3月28日,杭州住宅限購再度升級。在住宅投資受阻后,資金并未偃旗息鼓,大量涌向不限購的商業項目。
3.28新政以來,杭州市區(除富陽)成交套數排名前十的有一半以上都是商業項目,且成交占比超過50%,取代住宅成為市場主力軍。
4月以來商業成交超住宅
低總價是熱門項目特點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3月,杭州市區(不含富陽)商業項目共成交7101套,是去年1月以來,單月商業項目成交量最高的一個月。而今年4月以來,商業項目已經成交4143套,占比高達52.7%。其中4月3日那天,商業項目的成交占比竟然達到75.3%。
目前的限購政策以“堵”為主,不過在樓市預期發生改變之前,投資需求依舊旺盛,不限購的商業地產逆勢成為市場亮點。其實,今年以來,杭州商業項目的占比就一直維持在高位,平均占比達到40%。
細分業態,酒店式公寓在新政頻出的這段時間,一直表現搶眼。3月,市區共成交酒店式公寓4834套,同樣創了去年1月以來的新高。
低總價產品是商業項目成交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市區成交量排名前十的樓盤中,商業項目占六席,其中,排名第一的久久鑫尚匯成交545套,套均面積只有14㎡,大部分為小面積的商鋪。
此外,排名前十的商業項目中,大部分為酒店式公寓項目,套均面積在60㎡以下,總價基本都在120萬元以內。商鋪總價在50萬元以內的項目也很好賣。這也是目前成交火爆的商業項目的特點。
“從目前來看,市場上主流成交的還是酒店式公寓,其次是小面積商鋪,而寫字樓相對來說銷售周期更長。”世邦魏理仕杭州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馬英樞告訴錢報記者。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成交排名前十的項目中,有5個是酒店式公寓。
“眼看酒店式公寓總價低、易出租,許多原來寫字樓項目改規劃,把項目變成酒店式公寓。”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3.28新政后
不少購房者轉買商業項目
3.28新政,讓不少投資住宅受挫的購房者轉而購買商業項目。
“其實受新政影響最大的這群人,手頭資金有限,因而新政后首付提高兩成,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缺口,不得不放棄購買。但他們又擔心錢留在手上貶值,于是商業項目成為投資替代品。比起住宅,這些商業項目總價低,投資門檻也低,退而求其次,投資商業項目也不失為一種資產保值手段,特別是一些地段好的酒店式公寓項目,年投資回報率在5%左右,甚至更高。而本身物業還有可能增值。”一位商業項目專家分析道。
柳女士就是因為受到新政影響,最后選擇了資金門檻更低的商業項目。“現在市區地段好點的住宅總價都要300萬元以上,而且還沒有小面積的,總價動輒500萬元,二套改善首付就要300萬元,現階段承受不起。”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終極目標仍然是改善,買酒店式公寓就是用來過渡,“我的設想是,現在地段好的商業租金高,像濱江一些區域的酒店式公寓,租金高的有6000元/月,所以付個首付,就可以靠租金還貸,沒什么壓力。等到過幾年限購限貸松動了,再去買套改善房。”
杭州商業項目走俏,也令其庫存不斷減少。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年底,杭州市(不含富陽)商業項目庫存高達69401套,按照當年每月的平均去化速度,去化周期更是達到恐怖的37個月。而目前杭州商業項目可售房源50685套,如果按照今年前四個月平均成交4071套的情況看,這些房源一年也就賣完了。
3%的商業大盤
占了商業總成交的35%
仔細研究發現,目前可售量在500套以上的商業項目僅21個,占所有市區商業項目的3%;而他們的成交總量占商業總成交量的35%,換句話說,目前市區商業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幾個大盤身上。
總結這些熱銷項目,馬英樞表示不能只圖價格便宜,“要從交通便利程度、區域規劃、供求關系、出租情況以及租金漲跌這幾個方面做判斷。”
現在有一類商業投資的熱點,就是跟著創業集群走,一來不愁租不出去,二來這些白領對租金的接受程度普遍較高。
還有一些商業項目,性價比很高,這不單因為總價低,往往這些項目有地鐵上蓋綜合體概念,體量較大,作為區域的運營服務商,它的吸附能力極強,本身就自帶很多配套項目。(原標題:3.28新政以來,杭州市區商業項目成交占比超過住宅 記者:孫晨)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拿地六年的商業項目終于亮相 杭州商業(08/25)
- ·杭州土地新規后首次拍賣 開發商投報自(04/27)
- ·4月第三周杭州商業項目持續熱銷 寫字樓(04/26)
- ·杭州實體商業日子到底過得如何?(05/10)
- ·杭州每賣7套房僅1套是商業地產(04/07)
- ·杭州商業綜合體要吸引消費者 必須有自(07/30)
- ·童玩業態真的是杭州商業項目的救命稻草(07/22)
- ·2年內杭州將新建近百個商業項目 招商成(07/14)
- ·紅五月杭州三類商業地產均價全線大挫(06/03)
- ·杭州商業綜合體紛紛亮相 多中心商業格(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