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房產中介市場亂象及爭端解決機制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5/8 14:03:15
在英國,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房產中介這一職業,不需要官方許可或證書。這個行業本身也沒有任何政府機構直接監管,全靠行業協會管理和行業自律。
自2014年1月1日起,英國政府委托國家貿易標準地產中介團隊負責評估英國的個人或企業是否適合在《地產中介法》的條款下從事中介工作。這個協會性質的組織實質上就是目前英國房地產中介的最大監管機構。它的職權范圍包括發布對中介的禁令或警告等。
在相對完善的市場規則和法規制約下,房產中介大多情況下是沒有辦法鉆空子的,只能在一些灰色區域打一些擦邊球。消費者在發現自己利益受損時,可以向公司和行業協會投訴或者向法院起訴,維護其合法權益。
記者調查發現,英國目前存在以下幾種房產中介打擦邊球的情況:
一是安排集中看房和投暗標。《英國房產與投資周報》主編范慧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介通常利用周末開放日的時間,安排幾十人輪流看一套房子,看完之后安排大家投暗標報價。由于消費者通常是看到其他大量競爭者的存在,而且每一套房總有幾個人對它感到滿意,因此暗標這種形式會導致買者自動抬高房價。這種方法是不違反任何法規的,但抬高了房價,對消費者不利。
二是中介伙同一些熟人欺詐壓價。一些中介通常會認識一些專門購房出租的人,如果他們串通好了,就有可能故意壓低房價,造成房屋賣不出去的假象,最終迫使房主低價把房子賣給這些中介的熟人。
三是把同一套房源反復當作新房源掛到網站上。數據表明,房屋在市場上宣傳的時間與購買者愿意支付的價格之間存在著直接的相關性,掛的時間越短,越容易賣出高價。根據英國房地產咨詢公司Hometrack的數據,在倫敦,一套房產往往在幾周內被買走,幾乎有二分之一的買家支付原價或更高價格。而在威爾士,中介經常將房子在市場上掛幾個月,但只有18%的買家支付原價或更高價格。
四是中介為客戶介紹抵押貸款經紀人或律師,以獲取額外傭金。英國房主聯盟警告說,這種做法“出于追求利潤的目的被普遍濫用”。
房主聯盟首席執行官保拉·希金斯指出,房地產經紀人本來是為賣方服務的(賣方出中介費),然而,通過向客戶提供抵押貸款等金融服務,導致中介為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是賣方的利益行事。
事實上,英國最大的房產中介商Country Wide也是英國最大的單一抵押貸款發放機構。
近年來,房主聯盟等組織一直呼吁政府出臺法規禁止中介商為潛在買家提供金融服務,但一直沒有下文。
英國買房人、賣房人如果與中介發生爭執,消費者可以向中介公司、監察專員或中介公司所屬的行業協會投訴。如果仍然不能解決,消費者也可以尋求法院仲裁或判決,這是房地產領域具有強制執行權力的僅有的兩個渠道。
為了解決房地產中介市場存在的問題,英國主要依靠1979年出臺的《地產中介法》和2008年出臺的《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公平交易條例》這兩部法規。
范慧勇說:“英國房地產中介通常是自愿加入行業協會,如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全國房地產中介協會等,以提高自身的信用資質。這些協會,包括國家貿易標準地產中介團隊,都沒有執法權及行政權。所有涉及房地產中介的終極爭端解決方案就是仲裁和法庭判決。”
目前,英國房地產中介市場仍然存在監管不足的問題。部分業內人士呼吁進一步加強監管,但被政府以擔心影響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權益為由拒絕。英國政府認為,如果所有的中介商都需要政府監管并核發執照,就可能導致交易手續費用提高,最終將使消費者權益受損,得不償失。(原標題:英國房產中介市場亂象及爭端解決機制 記者:梁希之、溫希強)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新華社
相關閱讀:
- ·未依承諾發放購房款 兩房產中介被抵押(09/04)
- ·百余家房產經紀公司成立全國性聯盟 專(08/26)
- ·房產中介花式包裝消費貸入房市 稱“資(07/29)
- ·寧波1.8萬余名房產中介職工有了“娘家(07/22)
- ·起底房產黑中介套路 租客需謹防低價騙(07/17)
- ·要么退款要么離職 58、安居客“封殺令(06/24)
- ·存量房市場,一二手聯動成房地產經紀行(06/21)
- ·寧波房產經紀服務迎來新變局(05/17)
- ·警惕房產中介非法集資三個套路(04/03)
- ·多家互聯網房產中介消亡 鏈家貝殼模式(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