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國企要撤出房地產行業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5/10 9:31:05
又一家浙江國企將退出房地產行業?
根據浙江產權交易所5月8日預公告信息顯示,浙江省農發集團將轉讓浙江潤和房產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
像潤和這樣直接轉讓股權來剝離地產業務的并不是首例。去年9月份,物產中大就以股權資產包方式公開掛牌轉讓15家全資子公司,最終由陽光城集團接手。
陸續有房企退出
根據掛牌公告顯示,潤和房產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由浙江省農村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省農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占股88.75%和11.25%。
針對此次轉讓,農發集團對受讓方資格條件如下:
1、受讓方應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合法注冊的企業。
2、受讓方為境外投資者的,應當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負面清單管理要求,以及外商投資安全審查有關規定。
3、受讓方須為合法存續的企業法人,不得為兩個或以上法人組成的聯合體;應已列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與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榜單”,或中國企業聯合會與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16中國企業500強”或“2016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為其本級或控股企業。
潤和方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鳳凰房產采訪時稱,此次股權掛牌出讓的主要原因是去年開始浙江省國資委出臺意見,房地產業務不再作為省屬國有企業主業,要求3-5年平穩有序剝離房地產業務,屬于政策性退出。
這也是繼嘉凱城、物產中大、浙江城建等之后,浙江又一家省級國有房企撤離房地產行業。而在這之前,上市房企萊茵置業和浙江廣廈也先后宣布退出房地產業務,萊茵置業更名為萊茵體育。杭州本土房企金成也逐漸淡出房地產行業,把發展重心集中在教育和養老上。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雖說潤和的擬退出,政策性要求是主因之一。不過從實際市場發展來看,近幾年隨著房地產行業由高速增長逐漸進入平穩發展綜合的“新常態”背景下,行業集中度也進一步提高。
杭州市場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非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或本土房地產企業,被動或主動退出房地產行業。而以萬科、恒大、融信等為代表的一批品牌實力房企則加速擴張,除了在一級土地市場上拿地外,還通過股權收購、入股等形式獲取土地和項目。
梳理發現,近兩年來,杭州市場上“一地多主”的項目已成常態,特別是在熱門板塊的項目上,更是普遍。細心的購房者可能也已經發現,自去年以來,杭州市場上新亮相項目的案名,前綴都會冠上兩個房企的名字。
目前來看,杭州市場上房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在前期拿地時即以聯合體的形式加入,二是房企在單獨拿地或操盤后再引入合作股東。
從土地招拍掛現場看,開發商之間以抱團、聯合的形式出現并不新奇。同時,后期引入合作伙伴的形式,也逐漸開始“流行”。
近期剛對外亮相的萬科融信·西雅圖、濱江新城·東方名府、信達濱江·壹品等項目都是典型之一。以信達濱江·壹品為例,該地塊即由信達地產拿下,之后引入濱江房產合作開發。
土地價格大幅增長、開發難度增加等都是這些品牌房企“抱團取暖”的原因之一。
“對于房企來說,由之前的純競爭轉為合作,可以相互借力,一定程度上規避投資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一位曾與多家房企合作的業內人士分析。“而且合作還可以發揮各家所長,把產品做到最好。”(原標題:又一家國企要撤出房地產行業 記者:章嵐)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第九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9月啟幕(08/02)
- ·147家房企上半年銷售額超50億(07/02)
- ·房企拿地節奏放緩,土地市場回歸平穩(06/14)
- ·樓市告別“黃金時代” 房企堅持“現金(04/22)
- ·今年房企多元化布局或將提速(04/22)
- ·房企多元化 玩“跟風”還是創新(04/15)
- ·超三成百強房企布局文旅地產 尋求轉型(04/12)
- ·行業下行期 房企的糧草儲備戰(04/11)
- ·房企三個新趨勢日漸清晰(04/10)
- ·70%房企2018年利潤上漲 多元化貢獻率仍(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