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背景下 杭州商鋪正成樓市香餑餑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6/20 18:36:08
“萬元戶”這個詞,是上世紀70年代末產生的。那個年代,“萬元戶”是個相當了不得的人家。現在,要有多少財富才相當于以前的“萬元戶”?北師大教授鐘偉在他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給出了他的答案:255萬。
鐘偉教授的答案是否精準姑且不論,但是,三十多年的時光過去之后,“萬元戶”已經成為一種歷史記憶,卻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在經濟學意義上,適度的通貨膨脹,是伴隨著經濟增長的必然產物。我們也許應該關心的是,現在的255萬,再過去30多年,又會相當于值多少?
人們的收入在提升
物價的漲幅也在攀升
30多年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奇跡,與此同時,人們的收入也在高速增長,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過上了30多年前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伴隨著經濟和收入的增長,物價也開始不斷攀升。不僅僅30多年前的“萬元戶”已經成為歷史的記憶,幾分錢一斤的大白菜,一毛多錢一斤的大米,不到1元錢一斤的豬肉,同樣也成為了歷史的記憶。
假定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成為了“萬元戶”,采取5年定期儲蓄不斷滾動定存,即便考慮到保值貼補,當年存入銀行的1萬元,30多年過后,今天充其量也難超過10萬元。
即便30多年前的1萬元,存銀行現在變成了10萬元,但是依然遠遠趕不上許多商品價格的漲幅。
雖然這樣的對比也許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伴隨著經濟增長同時帶來的物價上漲,可能是很難避免的。而物價上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貨幣的慢慢貶值。
去年四季度末,一年期存款平均利率為1.93%,較基準利率1.5%上浮28.7%,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1月CPI同比上漲2.5%。
這意味著什么呢?打個比方,去年底你有10萬元錢,能夠買某件物品。你把這10萬元存銀行一年,一年后本息為101930元,然而這時候,這件物品的價格已經漲到了102500元,比銀行的利息要漲得快。
存錢、買理財產品還是買房?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假如你有先見之明,30多年前的1萬元不是存銀行,而是用來投資資產,那么回報率可能會超乎你的想象。
在各類資產價格上漲的故事中,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要算房子。如果你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在其后的幾年里,能買下幾套房子且一直持有,現在基本衣食無憂了。
當年城西綠城桂花城,每平方米也就3000多元,如今單價直逼4萬元,不到20年,漲了10多倍。錢江新城綠城春江花月,當年每平方米4000多元,如今也差不多4萬元,漲了10倍左右。文三西路的紫金庭園,2003年單價在6000元左右,如今3.5萬左右,漲了大約6倍左右。
我曾經碰到過一位拆遷戶,60多歲了,去買房子,說是要留給孫子用。老人的拆遷補償款,被人忽悠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結果利息沒拿幾個月,公司的負責人就跑了。他現在覺得,還是房子靠得住。
限購背景下
商鋪正成樓市香餑餑
要買房,那到底要買什么樣的房子呢?
現在國內熱點城市的房價已經到了高位,為了房地產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少城市都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嚴厲調控政策。
住宅曾經是許多購房者的首選,但現在不僅價格在高位,而且好多人都被限購限貸了。酒店式公寓呢,很多人曾把它當作住宅的替代品,但這類產品不少都在政策的灰色地帶,很多人也不敢再跟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商鋪或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段時間,有些地段商鋪銷售行情正一路看漲。
商鋪旺,中間有住宅受限的因素,但本質還是市場的選擇。一方面,實體商業正在回歸,連阿里巴巴也開始大力布局線下商業,控股或入股銀泰百貨、三江超市、世紀聯華等線下零售實體。
另一方面,社區商業正崛起成為下一個風口。這種只做方圓500-800米范圍內日常生意的商業模式,距離一般控制在步行范圍內,吃喝玩樂,甚至學、游等都一站式解決,正受到越來越多居民的歡迎。
當然,還有一點是,隨著住宅價格的野蠻攀升,過往覺得價格高高在上的商鋪,如今已具備了非常強的價格優勢。像金色黎明的二手房,住宅單價要賣到4萬元了,便宜的商鋪單價才2.2萬元左右。商鋪競爭力已遠超住宅。(原標題:限購背景下 商鋪正成樓市香餑餑)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9月第三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09/25)
- ·9月第二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09/18)
- ·9月第一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09/11)
- ·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交環比微降(09/04)
- ·7月第一周杭州商業地產成交下降3成(07/10)
- ·6月最后一周杭州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07/04)
- ·6月第二周杭州寫字樓商鋪成交量有所回(06/19)
- ·受端午假期影響 6月第一周杭州寫字樓商(06/12)
- ·5月第四周杭州寫字樓成交量上漲 商鋪成(05/29)
- ·5月第三周杭州寫字樓成交量下降,商鋪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