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文創園紅而不火在于“創勁”不足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8/28 10:32:19
短短幾年,紹興越城區冒出一批文化創意園,一邊是招租招商熱火朝天,一邊卻是生存狀況不容樂觀,一些文創店遭遇經營之困,不得不中途退場或改行另就,繁榮與困局并存并生。
忽如一夜春風來,文化創意園突然間遍地開花,預示著文創行業正站在發展的風口上,加上政府的鼓勵與扶持,讓人感覺紅利的釋放似乎就在眼前。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看上去一片紅火,骨子里卻紅而不火,這不是市場有變,實是行業有病。把脈一些地方的文創產業,三種病態已經顯現。
定位不清,這是文創園的病態之一。有著文創的殼,并無文創的核,這是當前不少文創園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招商而招商,為了人氣而改變初衷,將文化視為筐,什么都往里裝,結果文創園成了大雜燴,成了就餐品茶喝咖啡的新去處。不同的只是店面的裝修更具文藝范,店名更有小資味,文創園不像是文化產業的集聚地,更像是打著文化招牌的新商圈。定位不清,業態雜亂,缺少靈魂與旗幟,缺少特色與新意,掛羊頭賣狗肉式的園區焉能出創意之彩?
創勁不足,這是文創園的病態之二。文創,貴在創意;創意,重在創新。從當前文創園發展現狀來看,行業涵蓋雖廣泛,但參與的新業態并不多,一些傳統的文化項目,產品形態并沒有實質突破,文化與創意的融合更無從談起。一個文創園如果僅僅依靠展廳、商鋪、藝吧等立足,導致文創產品長期缺失,或者文化產品無法創新換代,那么這個園區必然生存堪憂。
標桿不高,這是文創園的病態之三。有的文創園是抱著時尚的念想“補上情懷的課”,有的文創園則是原有產業被淘汰后轉型“趕鴨子上架”。有情懷未必有理想與追求,有轉型未必有標桿與藍圖,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支柱產品是什么,如何融合紹興文化特色,怎么與滬杭等文創前沿城市比拼等等一系列問題,幾乎都沒有找到清晰的答案。至少從目前業態來看,能夠拉高標桿繪藍圖的文創園似乎還很欠缺。
文創園不是“拿來主義”,也不是文化雜貨鋪,文創園需要有準確的理念與追求,更要有創新的產品與文化的特色。鄰城杭州的文創之路起步早發展快,除了十大各有定位各具特色的文創園區外,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已舉辦了十屆,博覽會除了高峰論壇,最重要的無疑是產品展示,每年都要有新的文創產品亮相,并通過該平臺促成交易,這對于文化產品的創新有著很大的推動力。當然,作為一個文創高地,杭州還在知識產權保護、內容生產支持、人才保障計劃、園區品牌建設等方面著力提高,打造一個成熟的集群式發展的創意產業鏈。
由此及彼,尋找差距,我們的文創園首先要在精準定位的基礎上堅持個性與特色,整合資源,優化業態,創建品牌,依靠產品做市場,圍繞“創”字做文章,打造“越字號”的文創名品。當然,紹興的文創產業正在起步階段,而且不少園區有著工業企業轉型而來的背景,轉變理念調整思路自然有一個過程,明晰規劃引進人才當是重要抓手。眼下,要著力消除文創園孤軍作戰的后顧之憂,通過政府力量搭建好平臺,引導好方向,并創造更多機會通過政策紅利讓外地文創企業爭相落戶,以內優外引、政策保障、集聚優勢的模式真正讓文創業紅火起來。(原標題:文創園紅而不火在于“創勁”不足 錢科峰)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紹興日報、紹興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樂富·智匯園步入“4.0時代”(03/10)
- ·溫州部分文化創意園租金堪比甲級寫字樓(06/26)
- ·產業轉型升級 央視采訪之江創意園(03/11)
- ·發展文創產業推進文創西進(10/23)
- ·臺州舊廠房變身文化創意園(11/08)
- ·杭州北部軟件園文化創意產業之作(05/30)
- ·老廠房再利用 蝶變文化創意園區(05/16)
- ·寧波十大文化產業園平臺效應凸顯(05/09)
- ·廣州不缺寫字樓缺文化創意園(03/29)
- ·溫州圍繞創意做大文化產業文章(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