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區謀劃特色小鎮與望江金融科技城“三組團”格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9/19 13:35:30
沿著錢塘江岸一路前行,從錢江一橋到錢江三橋,長達8公里的江岸線,就是上城區推進“擁江發展”戰略最寶貴的地段和資源。
為了“擁抱”蜿蜒壯麗的錢塘江,上城已經畫下了“擁江帶湖”的藍圖,謀劃出“一軸三組團”的擁江格局——
“一軸”,指的就是錢江一橋至錢江三橋內的這條江岸線。
計劃參照上海黃浦江兩岸建設標準,以景觀提升為手段,加快地下空間統一開發利用,打造沿江景觀長廊和經濟發展帶。
“三組團”,即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南宋皇城小鎮、望江金融科技城這三個擁江區塊。
南宋皇城小鎮北起西湖大道,南至萬松嶺路,西接南山路,東抵江城路,總規劃面積3.1平方公里。自2015年9月起,上城區整合周邊南宋歷史文化資源,計劃3年投資40多億元,打造杭州又一張旅游“金名片”。
望江金融科技城和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作為上城擁江發展的“主陣地”,將全面對接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努力打造成“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的高地。

望江新城
曾經承包了杭州人的“菜籃子”
如今正在進行大規模舊城改造
“望江門外菜擔兒”,說的就是望江門一帶的歷史。
明中葉以后,由于望江門外江岸淤沙日增,江涂田野,農民便在此墾荒,以種菜為業,然后挑到城里售賣。清末以后,城磚多被居民拆毀,很多菜農便直接在城墻上種起菜來,一時間,破損墻頭上到處可見菜農搭的棚子。
老杭州人回憶起望江門,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吃的。肉聯廠的香腸、露天菜場的千張包、近江海鮮市場的皮皮蝦、胡雪巖故居旁的小龍蝦……罐頭廠、面粉廠、食品廠等都落戶這里,望江地塊不折不扣地承包了杭州人的“菜籃子”。
然而,作為杭州最有煙火氣的老城區,曾經的望江老城也是違章建筑、破舊房屋、棚戶區的“代名詞”。
從2006年開始,上城區就開始陸續對這里進行舊城改造。今年2月初,上城區又舉行了全面推進“四個全域化”暨望江新城攻堅大會,會上明確了上城區將在2017年全域化完成危舊房治理,2018年全域化完成城中村改造,2018年全域化完成“無違建區”創建以及全域化推進“五水共治”,正式將“望江新城”的建設推到“加速期”。
這必定是一場攻堅克難的改造。一片片城中村在歷史塵煙中被推倒拆除,一座座城市新地標在現代化建設中拔地而起。望江新城的改造,幾乎是杭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舊城改造。
今年以來,望江已完成6500余戶的征遷改造,涉及居民35000余人,面積1.8平方公里。
今后望江將形成“兩軸兩帶三區三片”——
以婺江路、海潮路為主軸;優化貼沙河、新開河兩條公園景觀帶;打造現代城站東樞紐創新區、古風禪意海潮寺文化休閑街區、清江路創新孵化區等三塊特色產業街區,以及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宜居生活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的始版橋公園。它的“前身”是始版橋直街。這條長不過2公里的小巷子,一年多前還被認為是“城市中心的邊緣地帶”:成片的農民房、頭頂亂拉的電線、違章搭建的出租屋……
但現在的始版橋公園,搖身一變成了貼沙河畔漂亮的游步道。“不敢相信,始版橋公園現在這么漂亮!”始版橋直街120―4號的老住戶范財有說。
上城區擁江發展的主陣地
連接西湖時代和錢塘江時代的重要1公里
上城面積不大,但“小宇宙”里也能迸發出大能量。
就拿望江新城來說,如果你留意,近年,處處都在發生著變化——
曾經交通擁堵、消防安全隱患叢生的清江路被改造成為電子商務創意產業園;
婺江路從小吃一條街蛻變成杭州首家青創大街——婺江路杭州青創大街,入孵企業200余家,獲得融資項目100余個,與幼發拉底杭州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千億級產業平臺——望江智慧產業園,集聚了思科(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鐵塔浙江分公司、浙能資本控股、Google ADwords杭州體驗中心等,經濟年均增長率超20%,共入駐各類智慧信息和金融類產業4000余家,實現總產值80億元。
而今后,上城還有更大的謀劃——
今年6月閉幕的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上,首次提出了建設“大灣區”的發展戰略。
上城區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望江區塊為依托,認真謀劃上城區融入灣區經濟、擁江發展的總體思路,提出了打造“望江金融科技城”的概念。
未來,望江新城不僅是上城區擁江發展的主陣地、城市建設主戰場和經濟發展主平臺,更是連接西湖時代和錢塘江時代的重要一公里紐帶。
玉皇山南基金小鎮
譜寫中國的財富神話
錢塘江畔,玉皇山間,就是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以下簡稱“基金小鎮”)的所在地。
那里曾是陳舊雜亂的城中村和舊倉庫、舊廠房,而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對沖基金公司和金融巨子匯集的天堂。
這個云集了各路金融大咖的小鎮,用了短短幾年時間,以美國格林威治小鎮為標桿,從無到有,從誕生到繁華,譜寫出一個屬于中國的財富神話。
杭州,已成為繼上海、深圳、北京之后的中國第四大私募之城。
根據相關報道,杭州目前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已超過500家,已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006家,備案私募基金2844支,管理基金規模3000多億元,占據浙江省的半壁江山。
而基金小鎮,作為杭州的“私募天堂”,在總占地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經過3年時間一步一腳印打拼,也交出了一張優秀的成績單——
截至今年8月,基金小鎮累計入駐金融機構1935家,總資產管理規模9100億,投向實體經濟3356億,成功扶持培育了98家公司上市,今年1-8月已實現稅收14.5億元,同比增長71%,地方財政收入6.19億元,同比增長62%。
一年前,在杭州從事金融業14年的羅松,把自己新的資產管理公司開在了基金小鎮,原因很簡單:“這里風水好”,“特色小鎮在全國很多,經驗可以復制,但地理位置和區位條件卻難以復制”。
這里曾是中國金融文化和商幫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和集聚地,除了是南宋皇家挑選的籍田所在地,也是最早的由國家發行的紙幣——“會子”的印制地,據基金小鎮工作人員介紹,“800多年前,這里就是杭城金融業的‘風水寶地。’”也難怪作家莫言在來訪后為基金小鎮留下一句話:“背靠玉皇,面對錢塘,杭城風水,此地為上。”
如今,基金小鎮離上海僅40分鐘高鐵車程,能承接金融中心的輻射效應;小鎮背靠西湖和玉皇山,南望寬闊的錢塘江;更重要的是,浙江民營資本發達,杭州又是電商之都與互聯網之城,眾多新經濟形態正從這里起步。
不過,小鎮吸引人才,靠的可不僅是“顏值”。
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鎮長萬建華表示,在吸引人才方面,他們花了一番心思和功夫:“2014年以來,我們大刀闊斧地推進小鎮鐵路宿舍、舊倉庫、舊廠房、舊民居改造,如今小鎮內分布著各具特色的中式辦公院落。不僅如此,我們積極當好‘店小二’,扎實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到辦事不出小鎮,完善了基金經理人之家、路演中心、5G網絡試點等基礎設施,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健康管理中心等配套服務也一應俱全。”
目前,基金小鎮里一座座白墻黛瓦的中式古院落鱗次櫛比,未來還將沿山、沿湖、沿江拓展,打造全國首個“金融+旅游”的4A級景區小鎮。
小鎮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基金小鎮還將以浙江省打造“錢塘江金融港灣”為契機,進一步推進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的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原標題:謀劃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南宋皇城小鎮、望江金融科技城“三組團”格局 記者:陳淑芝 通訊員:呂嘯、許劍群、樓鐘飛 圖片由上城區提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閱讀:
- ·杭州上城區盤活存量地 從“棚戶區”到(08/14)
- ·望江布局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篇(12/06)
- ·華東首家禮品市場將搬遷 將建望江金融(11/20)
- ·望江金融科技城將打造千億級金融科技產(10/30)
- ·望江會否成為下一個錢江新城?(10/26)
- ·杭州望江地區將打造成金融科技城(10/25)
- ·杭州上城區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10/10)
- ·杭州上城區多措并舉打造“產城融合”發(05/16)
- ·杭州城站東廣場將建80萬方商業空間 婺(03/16)
- ·杭州望江新城吹響建設沖鋒號(03/15)